天天看點

碳纖維氫能可抗暴雨和10級大風,冬殘奧火炬在滬投入量産

碳纖維氫能可抗暴雨和10級大風,冬殘奧火炬在滬投入量産

本文圖檔 上海石化供圖

“冰雪為媒,共赴冬奧之約”,2月4日晚,北京2022年冬奧會開幕式在北京鳥巢舉行。世界上首次以碳纖維複合材料制成的冬奧會火炬“飛揚”成為萬衆矚目的焦點。

2022年2月2日至4日,上海石化火炬組裝團隊、火炬服務保障團隊為火炬傳遞提供現場服務保障,順利完成冬奧火炬量産任務。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5日獲悉,上海石化在圓滿完成第一階段任務後,将馬上組織力量,投入冬殘奧火炬的量産、重裝、檢測和現場服務工作。

碳纖維氫能可抗暴雨和10級大風,冬殘奧火炬在滬投入量産

外觀旋轉上升如絲帶飄舞,兼具動感與活力,具有“輕、固、美”的特點;内部采用氫氣燃燒系統,燃燒過程零碳排放,展現綠色奧運和科技奧運理念——“飛揚”火炬閃耀世界的背後,是上海石化負責火炬外殼研發和火炬量産的團隊不斷創新、追求卓越的故事。

為打造世界首創的碳纖維火炬,中國石化主動請纓,并在北京冬奧組委大力支援下,由旗下公司上海石化牽頭相關團隊,于2020年6月先期開展研制碳纖維火炬外殼。

碳纖維氫能可抗暴雨和10級大風,冬殘奧火炬在滬投入量産

2020年9月底,随着命名為“飛揚”的冬奧火炬樣品正式出爐,蘊含高科技的火炬同時也蘊藏着世界性難題:外飄帶形狀不規則,碳纖維如何編織成型?普通樹脂材料在500℃溫度即燒成灰燼,如何耐800℃的氫氣火焰?火炬内外飄帶結構精巧,如何安置一套由氫能為燃料的燃燒系統?

面對這些挑戰,兩路人馬擺開戰場。

一路,由上海石化總牽頭,組織合作團隊開展攻關,形成了從碳纖維生産、複合材料制備到産品終端應用的一站式解決方案,解決了碳纖維複合材料耐高溫、耐燃燒的難題;另一路,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航天科工集團抽調集團内部研發機關,解決了燃燒系統難題。

碳纖維氫能可抗暴雨和10級大風,冬殘奧火炬在滬投入量産

經專家和實踐鑒定,碳纖維氫能火炬,安全可靠性高,可抗10級大風和暴雨,能在極寒天氣中使用,減壓比高達幾百倍。在解決複雜難題的同時,兼顧了輕量化、小型化、外形比對要求。

2021年2月4日,兼具中華民族傳統特色和現代科技含量的冬奧火炬“飛揚”一揭開神秘面紗,就赢得世界矚目。随後,火炬進入量産階段。

在上海石化牽頭組織下,一個集火炬外殼-内飄帶-燃燒系統-火種燈-終端檢測-傳遞産品為一體的總流程,在上海、北京、江蘇、廣東、河北等五大基地迅速建立并快速運轉起來。至2021年12月底,1200支火炬量産任務按期完成。

碳纖維氫能可抗暴雨和10級大風,冬殘奧火炬在滬投入量産

2022年1月上旬,1200支冬奧火炬在上海石化完成組裝,18日抵達北京。1月21日,中國石化上海石化火炬組裝和傳遞保障團隊出征北京,開展火炬氫氣充裝、檢測及組裝工作,同時為火炬傳遞提供現場服務保障。27日,1200支冬奧會碳纖維火炬“飛揚”正式傳遞北京冬奧組委。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