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公共交通确實挺友善,飛機、高鐵、火車都可以滿足回家的需求。但是我覺得在能開車的前提下還是開車回家過年更友善、自在。理由如下:

1、不受時間限制,說走就走
如果坐火車或者坐飛機回家,最完美的時間安排當然是今天放假,收拾完東西以後剛好能趕上今晚的火車或者飛機。但有些機關放假時間不确定,你買完票還擔心到日期能不能順利走人。還有些機關雖然放假時間确定了,但是買不到最近日期的車票,這也就意味着雖然放假了但是你沒辦法立馬回家,隻能等。看着親戚朋友都在家忙着籌備過年,自己還要再等幾天,那心情别提多郁悶了。
而自己開車就完全沒有這些不愉快,如果距離幾百公裡,那麼公司宣布明天開始放假,我可能下班後直接開車上高速一路殺回去,到家剛好趕上吃晚飯,這感覺多爽。
2、自己開車友善、舒适
如果你在春運期間坐過火車,那絕對是一次難忘的經曆。上大學時過完年回學校,買的硬座,還不是始發站。當時費勁千辛萬苦總算進站并檢票,來到了月台。火車到了以後沒一個下車的,全是上車的。硬座車廂已經爆滿,根本上不去人,後來還是站台從業人員在後面推着硬把人塞了進去。當時我買的是有座位的,但是車廂裡已經沒有一絲空餘的地方了,腳都挨不住地,都是踩着别人的腳,動一下都難,更别提到車廂中部去找座位了。至于上廁所什麼的那完全是奢望,且不說你根本走不到廁所,就算你站在廁所旁邊也沒辦法,因為廁所裡也擠滿了人。
如今火車上可能沒那麼擠了,但是坐火車仍然很熬人。特别是你帶的行李多,背着大包小包非常不友善,光是火車站廣場到檢票口那段距離就能累垮很多人。而自己開車就友善多了,行李往後備箱一塞,油箱加滿,保溫杯裡裝滿開水,開上車直接走人,一路上邊走邊看風景,困了喝口熱水,累了進服務區舒展一下腰身,越走離家越近,離家越近越感覺不到累,那感覺多惬意啊。
3、有些地方公共交通工具不如汽車友善
如果工作地在市區,家也在市區,那過年回家坐火車高鐵或者飛機還行,不用倒車。但是有些地方比較偏僻,不管是坐火車還是坐飛機都非常不友善。
比如我同學在某建設機關,修高鐵,項目部在荒山野嶺,春節回家得讓項目部給送到鎮上,然後坐小中巴到縣城,再坐城鄉公交到市區火車站,由于中巴車和公共汽車發車頻率低,是以經常要等很長時間才有車,非常麻煩。有這轉車的時間,如果自己開車的話起碼高速上也跑幾百公裡了。
4、回家用車友善
如今過年走親戚沒車确實很不友善,特别是農村地區,公共汽車也沒,計程車也沒,平時一兩個人出門還能騎個電動車,但是春節天冷,又是全家出動,有輛車肯定會非常友善。
5、沒地方停車
有些人剛參加工作,租房,沒固定車位,平時停車都是随遇而安,哪裡有地方就停哪裡。畢竟天天上下班都要用,也不長時間停,影響不大。但是春節回家時間長,如果不開車的話還真不好找到相對安全的地方停車,還不如直接開回家放心。
總的來說隻要路程不是太遠,自己開車回家過年肯定比坐火車、坐高鐵更友善和舒适。雖然飛機更快、更舒服,但是有些城市之間還沒有直達的航班,隻能坐到臨近的城市,然後再倒車,這樣一來一回其實也特别麻煩。隻有在那些有直達航班的城市之間坐飛機才是最佳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