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揭秘2022年北京冬奧會開幕式六大看點:創多項世界之最

作者:Beiqing.com

新京報快訊(記者 張建林 馬瑾倩 劉鑫)繼北京2008年奧運會後,奧林匹克會旗時隔14年再次在國家體育場“鳥巢”升起。

相比2008年北京奧運會,剛剛結束的2022年北京冬奧會開幕式時間縮短,演員數量也大幅減少,講述角度由“我”轉變為“我們”。考慮到氣溫、防疫等因素,北京冬奧會開幕式将文藝表演與儀式環節融為一體。

揭秘2022年北京冬奧會開幕式六大看點:創多項世界之最

北京冬奧會開幕式現場。新京報記者 馬駿 攝

開幕式亮點紛呈,擁有創造吉尼斯世界紀錄的LED地面顯示系統、基于人工智能的運動分析實時捕捉呈現等高科技手段,也有吉祥物“冰墩墩”、融入街舞元素的輪滑表演等靈動展示。

393棵“小草”随風擺動,經曆嚴寒,冬奧随着立春一起到來。

揭秘2022年北京冬奧會開幕式六大看點:創多項世界之最

393棵“小草”随風擺動。新京報記者 陶冉 攝

揭秘1:4萬塊LED地面顯示系統線纜超20公裡,創多個世界之最

2月4日晚,國家體育場鳥巢的地面巨型LED顯示螢幕精彩奪目。“整場晚會最驚豔的顯示系統,就是目前創造了吉尼斯世界紀錄的這個LED地面顯示系統。”據北京冬奧會開幕式服務保障人員于超介紹,整個顯示系統占地面積11000平方米,由4萬塊LED屏組成,全場的地面線纜總長超過20公裡。

據了解,整個地面顯示系統從研發到現場施工保障曆時近2年。于超告訴記者,這也是全世界規模最大、系統控制最複雜、可靠性最高的産品,整個LED地面顯示系統堪稱“殿堂級”的水準。

揭秘2022年北京冬奧會開幕式六大看點:創多項世界之最

“從産品性能上來講,我們做了特殊的設計,讓這個産品抗低溫、抗沖擊,并且抗長時間的演練,是以我們做了一個‘主備雙系統’。”于超稱,在系統規模上,這個産品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組網LED顯示,是以針對網絡控制采用了兩套獨立的系統,把控電,包括控制信号做了一定的分離。

于超說,如果主系統出現了問題,備份系統将在第一時間被啟動,來保障顯示系統的正常運作,而這一過程的操作也是無縫切換的。“目前在整個系統中,無論是燈珠還是控制晶片,無論是控制方案、控制協定的制定還是各個線路的搭建,整體都是中國制造。”

于超表示,LED地面顯示系統的建造,展現了科技工作者對2022北京冬奧會圓滿舉辦的貢獻和責任。

揭秘2:輪滑表演與上屆平昌冬奧會銜接,動作融入街舞元素

在地面巨型LED顯示屏上,24名輪滑運動員伴着音樂,表演速滑。随後,腳下的輪滑開始在顯示螢幕上拉出奧林匹克格言:更快(Faster)、更高(Higher)、更強(Stronger)、更團結(Together)。

開幕式現場“緻敬人民”第二部分,24名輪滑運動員給人留下深刻印象。這不禁讓人想起,在2018年2月25日晚,南韓平昌冬奧會閉幕式上,“北京8分鐘”中上台參與表演的24名輪滑運動員。這次特殊的設計也是對上屆平昌冬奧會中國運動員參與表演的銜接。

作為最早一批進入輪滑組的演員,21歲的賀玉博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自己之前從事田徑項目,到了大學後就改為了短道速滑。從排練到演出有2個多月的時間,作為一名運動員,雖然此次是以演員的身份站在奧運會上,但也感到特别興奮。

“因為在制定的環節上,産生了一些新的想法,我們在表演中加入了24個輪滑。他們的專業技術特别過硬,是以就調到這個組來表演輪滑的部分。” 北京冬奧會開幕式分場導演田晴說。

根據節奏,要在地面巨型LED顯示屏上把每一個既定的動作都完成好,也并非易事。田晴介紹,該輪滑節目的演員本身都是學冰刀專業、速滑專業的。需要具備一定的專業基礎,才能被選拔進節目裡,以便能快速地直接上手進行排練。

田晴稱,演員們最開始是表演速滑動作,經過一些調整後,又重新加入了街舞的元素,最後呈現的形式是一邊輪滑一邊用街舞表演。

揭秘3:人工智能實時捕捉,實作近700人腳下雪花如影随形

小演員們雙手舉着“和平鴿”,随着腳步的移動,腳下盛開出一朵朵晶瑩潔白的雪花。當晚開幕式現場“和平鴿”的表演中,依賴新的技術手段,在超過一萬平方米的場地上,對将近700個演員,進行實時捕捉和實時效果的跟蹤和呈現,這種嘗試在大規模的文藝演出的開閉幕式場合下,還是世界首創。

揭秘2022年北京冬奧會開幕式六大看點:創多項世界之最

近700人腳下雪花如影随形。新京報記者 馬駿 攝

演員随意走動,腳下螢幕的效果就會随他互動起來,而這種所謂“如影随形”的效果離不開兩個系統的完美配合。據北京電影學院教務處處長兼任聲音學院院長童雷介紹,一個是基于人工智能的運動員運動分析的實時捕捉技術,一個是實作實時渲染的互動引擎。

據了解,前者通過視訊錄影機實時捕捉場上演員所在的位置和形狀姿态,識别完後,會将該演員的相關資訊傳遞給下一個系統,也就是互動引擎系統。“我們采用的實時互動的引擎,就是擷取演員資訊後,按照導演或者美術創意的需求,給它生成一個需要的效果,類似于腳下雪花的綻放、推開等。并且實時、無延時地重制在演員腳下。”童雷說。

為了實作“冰面倒影”的效果,童雷和其團隊成員們先從形成倒影的實體性出發,做了大量程式設計和算法的論證,并在這一過程中做出了更多、更好看的效果。

童雷稱,各自的技術原本多應用于各自的領域,比如捕捉技術是運用在運動員的運動分析上,實時渲染技術多用在大型遊戲領域中,而這次創意是把這兩種技術完美地結合在了一起,形成了從捕捉到識别,再到呈現渲染一整套的鍊路,保證了互動效果實時完美地呈現給觀衆。

揭秘4:春天的“小草”是近10米高的柔性長杆,由平均16歲武校生控制

随着開幕式倒計時,二十四節氣倒排而來,經曆過“小寒”“大寒”,終于迎來“立春”。開幕式中央,一叢叢嫩綠小草随風擺動,象征着生生不息的春天和希望破寒而來。

揭秘2022年北京冬奧會開幕式六大看點:創多項世界之最

一棵棵“青草”由一群國術學校學生控制。新京報記者 陶冉 攝

鳥巢場上,一棵棵“青草”由一群國術學校學生控制,他們的平均年齡隻有16歲。中華武校教練員劉曉東介紹,小演員每天訓練7小時左右,訓練四個多月手上已經磨出厚厚的繭。

“小草”并不小,在演員手中是一根根近10米的長杆,為了能表現小草随風擺動的柔美,長杆選用了釣魚竿材質。

這也是孩子們頭一次碰上如此巨型、又具有柔性的道具,山東宋江國術學校教練羅大海介紹,為了不讓杆子晃動、顫抖,這群小演員在山東煙台的海邊手舉長杆頂風練習,提高穩定性。“現在孩子們舉着釣魚竿甩下去,能控制得像直杆一樣,絕對不會顫抖晃動,也不會互相碰到。”

為保證整齊劃一,每位小演員都佩戴了耳返,并用膠布條固定,耳返裡有導演上下場指令,有現場音樂和節奏,393人齊刷刷“随風擺動”。

“小草”的綠色白色如何實作?記者了解到,在每個道具杆上都有兩個開關,一個總開關,一個控制發出白色和綠色的燈光,上場前經過嚴格調試檢查,上場後演員手動開啟。

揭秘5:“冰墩墩”扮演者是20歲舞蹈學生,表演結束渾身濕透

2月4日,北京冬奧會開幕式在國家體育場舉行。開幕式上,走起路來盡顯憨厚可愛的“冰墩墩”讓人眼前一亮。這個看起來有點像“太空熊貓”的北京冬奧會吉祥物“冰墩墩”,以熊貓為原型進行設計創作,将熊貓形象與冰晶外殼相結合,展現了冬季冰雪運動特點。

熊貓的頭部還裝飾了彩色光環,其靈感源自北京冬奧會的國家速滑館——“冰絲帶”,流動的明亮色彩線條象征着冰雪運動的賽道和5G高科技;頭部外殼造型取自冰雪運動頭盔。據了解,熊貓是北京亞運會吉祥物,也是北京2008年奧運會福娃5個吉祥物家族中的一員(福娃晶晶),這次又成為2022年冬奧會的吉祥物,傳承着北京從亞運會到奧運會再到冬奧會迄今近三十年的精彩與輝煌。

在開幕式彩排間隙,記者遇見冰墩墩的扮演者之一,來自北京舞蹈學院的學生曾文麒。彩排結束從場上下來時,兩名從業人員連忙幫他解開演出服裡綁住腳的帶子。曾文麒稱在冰墩墩的演出服内完成動作并不累,不過演出服包裹着身體感覺比較悶。“沒費多大的體力,就是衣服會被汗浸濕。”曾文麒說。

作為一名舞蹈演員,20歲的曾文麒告訴記者,自己很榮幸能在開幕式扮演吉祥物,對于自己來說,既是一個難得的機會,也是一次非常好的曆練。而完成這個任務,實際上也屬于職業操守,職業正常。

曾文麒說,父母隻知道自己參加了冬奧會開幕式的這個活動,但并不知道自己是在開幕式扮演吉祥物,但他會告訴父母,自己很光榮能演繹“冰墩墩”這個形象。“我會在全球人民面前演繹好這次北京冬奧會的吉祥物,也要把我們的國寶熊貓展示好。”

揭秘6:“雪花”引導牌通過手腕電池供電,上場前至少檢查五次

各代表團入場是奧運會開幕式上的必備環節,這一環節中引導牌等細節設計往往也能凸顯舉辦國的文化特色。北京冬奧會開幕式上,各代表團引導員手持的引導牌就極具中國傳統文化特色。

引導牌是中國結流線型組成的雪花形狀,由金銀兩色組成。進場後一個個獨立的引導牌上亮起代表團名稱,它的秘密就掌握在引導員手中。

引導員手上纏繞一排手腕電池,充分保證入場退場期間亮燈。引導牌上裝有極具隐藏性的調光器和開關,通過一條可拆裝線路連接配接,實作引導員自控。點亮後,淡黃色中國結組成雪花形邊框和中間藍色雙語代表團名稱。

“雪花”引導牌被整齊放置在定做的航空箱内,服務保障從業人員王興凱介紹,為保障萬無一失,每次上場前引導牌都需要在各流程中檢查至少五次。

充滿活力的引導員總能給觀衆留下印象。妝發保障的從業人員窦智介紹,由于此次開幕式燈光以展現冰雪元素的藍色為主,引導員的妝容主色系最終選擇了與之疊加相和諧的大地色。“引導員妝容要幹淨、大氣、陽光,展現出咱們中國女孩的美”,窦智介紹,用眼影簡單勾勒眼型,展現引導員幹淨明朗的形象。

引導員佩戴口罩上場,呼出的水蒸氣可能導緻妝容暈開,為了防止這一情況出現,此次引導員化妝品尤其眼影等均單獨做新的調配,讓顔色保持更持久。窦智介紹,每位服務人員負責多名引導員的妝發,是以每個人造型時間要求不到半小時完成。

引導員申一丹告訴記者,2021年10月1日起,她們在首都體育大學訓練場開始進行體能訓練,進行基本步态、站姿、手舉位置等練習,“能作為引導員參加冬奧開幕式,自己感到無比自豪。”申一丹說。

新京報記者 張建林 馬瑾倩 劉鑫

攝影記者 馬駿 陶冉

編輯 劉茜賢 校對 付春愔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