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海澱區冬奧文化廣場開園 三大亮點不容錯過

伴随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的臨近和“帶動3億人參與冰雪”目标的達成,全國各地冰雪體驗項目百花齊放,以“冬奧”為主題的文化廣場也如雨後春筍般陸續開園。在全國共襄的冰雪盛事中,坐落于海澱公園的冬奧文化廣場正式對外開放。廣場内部設定有觀衆及舞台區、冬奧展覽展示區、冬奧特許産品專賣區、志願者服務區、冰雪體驗區五大功能區域以及安保服務站、醫療服務站和防疫服務站等站點,為市民朋友提供獨具特色、精彩紛呈的冬奧主題活動。

海澱區冬奧文化廣場開園 三大亮點不容錯過

挖掘區域資源 打造冬奧廣場的“文化味”

作為當今中國最具活力與創新精神的地區之一,海澱區擁有深厚的曆史底蘊、優美的生态環境、濃郁的文化氛圍、密集的高素質人才和發達的現代科技産業。在冬奧文化廣場的建設中,海澱區充分挖掘區域文化底蘊、文化資源,将海澱文化特色與冬奧精神、冰雪運動相結合,設定了高水準的展覽展示和生動有趣的互動體驗,充分展現海澱的文化軟實力。

走進冬奧文化廣場,大紅燈籠、中國結、老虎剪紙等營造的濃郁“年味兒”撲面而來。在“藝術展區”,迎冬奧冰雪藝術展以“冰雪”為元素,通過攝影、繪畫、雕塑等形式,展現現代冰雪藝術,傳播冰雪自然之美、藝術之美、人文之美,獨具匠心、别有韻味。在“傳統文化展區”,市民在欣賞“印言冬奧——大衆篆刻作品展”時,還能使用智能雷射篆刻體驗機親手制作屬于自己的篆刻作品,體驗篆刻的樂趣和魅力。在“非遺體驗區”,市民可以現場體驗彩塑臉譜、剪紙、面塑、絨布唐等手工技藝,感受優秀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在“舞台表演區”,優美動聽的歌曲、輕盈歡快的舞蹈、風趣幽默的獨幕喜劇相聲等專業文藝演出,讓市民流連忘返。

發揮海澱優勢,打造冬奧廣場的 “科技風”

作為北京國際科技創新中心核心區,海澱區冬奧文化廣場在各功能區建設中凸顯濃郁的“科技風”,讓冰雪運動在畫面中“活”起來,生動形象地呈現冰雪激情。科學城新使命——海澱城市規劃展通過展闆文字、圖檔、視訊方式展示海澱城市形象,突出“一村三山五園”建設成果,展示海澱區文化科技融合成果。室内冰雪體驗區突出冰雪與科技融合主題,設定VR滑雪機、滑冰遊戲機兩類高科技體感互動體驗器材,讓市民朋友可以通過科技手段體驗到冰雪運動的速度與激情;使用“液态仿真冰”這一科技專利産品,搭配滿足不同年齡段觀衆使用的冰壺,讓市民朋友切身感受冰壺運動的魅力。

海澱區冬奧文化廣場開園 三大亮點不容錯過

不僅如此,在海澱區冬奧文化廣場中随處可見科技的蹤迹:智能測溫驗碼機器人伫立入口處,将5G與大資料融合,精準識别入園觀衆的身份、行程、健康碼等資訊,無接觸的操作既可有效減少疫情傳播風險,智能識别的便捷性也大大縮減通過時間,避免人員集聚,做好第一道疫情防護;智能消殺機器人,每天按時在各功能區巡回噴灑消毒噴霧,確定及時殺菌,守衛防疫二道崗;智能接待機器人等智能應用,有效減少“接觸服務”,讓市民朋友來海澱區冬奧文化廣場玩得舒心、放心、安心。

講好“雙奧”故事 形成冬奧廣場的“海澱表達”

海澱區冬奧廣場是在原2008年夏季奧運會廣場的基礎上提升運作,舞台、大螢幕等均為夏季奧運會遺産;奮戰在冬奧廣場一線團隊成員中,區文旅局公共服務科科長秦赤兵、歌華公司項目負責人王猛等,均是2008年奧運會海澱區奧運文化廣場的策劃者、建設者、運作者;在2008年奧運文化廣場跳過廣場舞的大姐,一路堅持,跳上了冬奧會開幕式的舞台……場地的可持續利用、從業人員的接續奮鬥、運作經驗的代代傳承,均是奧運遺産的重要組成部分,書寫着海澱的“雙奧”魅力。

與此同時,圍繞冬奧、春節兩個重點,突出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展現海澱深厚文化底蘊的“海之春”新春文化季正在海澱區展開。22項近百場文化活動讓來到海澱的市民朋友在沉浸式傳統文化體驗中度過一個歡樂祥和的中國年。

多年以來,海澱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文化建設,秉承“最好的文化屬于人民”的宗旨,成功建成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以海之春新春文化季等為平台,深化供給側改革,持續提供高品質公共文化活動,切實提升海澱人民的獲得感和幸福感。以“海之春”新春文化季為主要平台的海澱冬奧城市文化活動,傳承并弘揚中華傳統優秀文化,多場景、多角度、多方式展示海澱多元文化融合發展的特色,必将在冬奧大舞台中書寫獨特的海澱表達。

北京商報記者 關子辰 葛婷婷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