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明明唐時月,應見楚臣心,陝西古稀老人千裡迢迢馳到汨羅江故道,向屈原道歉

“屈大夫,秦人來道歉了”

——陝西古稀老人千裡來湘祭屈記

湖南日報·新湖南用戶端記者 徐亞平 通訊員 周建祥

一曲離騷一碗茶,個中真味更何加。2月3日,農曆正月初三下午,嶽陽市屈原管理區作家協會一行人相約去鳳凰鄉河泊潭村拜會屈學專家王勇先生,共商屈原文化研究會籌備事宜。

老作家彭麥穗、詞奴先到。剛将車停在河泊潭村委會廣場,突然一輛陝西牌照的小車曳然停在詞奴車旁,一位國字臉的年輕人探出頭來焦急地問道:“師傅,請問屈原投江的河泊潭是在這裡嗎?”

年入古稀的彭麥穗先生當即朗聲一笑:“哈哈,那你問對人了,我就是河泊潭的導遊。”

話音剛落,隻見副駕駛出來一位老先生,大約70多歲,精神得很,邊招呼同行的老伴、兒女、孫子下車,邊緊緊握着彭麥穗的手道:“那太好了、太好了!終于找到了。”

萬古汨羅深,騷人道不沉。彭麥穗引路,來訪的5位客人緩緩走向汨羅江故道河泊潭。

邊走邊聊中,得知老先生是陝西人(也就是戰國時的秦國),幾十年來,他一直有一個揮之不去的情結,那就是一定要在有生之年來看看汨羅江,看看那個當秦軍攻破楚都時屈大夫淚流滿面踉跄投江殉國的河泊潭!為此,他做了4年功課,收集了大量關于屈原和汨羅江的資料。他說:“我昨天就到了汨羅市屈子文化園,但感覺與我腦海裡的資訊不對,一來到屈原管理區河泊潭,心潮便格外起伏澎湃,根本是兩種不同的心境。”

明明唐時月,應見楚臣心。祭拜中,陝西老先生拍了很多照片,并久久撫着“河泊潭”碑石喃喃自語:“屈大夫,秦人來道歉了……”

“老先生還想到哪裡看看?”彭麥穗問客人。

“我想去看看磊石山、洞庭湖。”

千載英魂招不得,楚江如練楚山青。彭麥穗連忙手繪了一張山河圖:“北走不遠就是磊石山。攀上磊石山頂,洞庭湖可以盡收眼底。”

分手時,老先生表示回陝後會組織有很多有同樣情結的老鄉再過來,并和當地作家、屈學專家互相留了電話。當得知老先生姓帥時,彭麥穗馬上豎起大拇指,笑道:“你是個帥老頭!”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