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年味的裡非遺丨用心“秀”出幸福生活

新華網西甯2月4日電(魚昊)左手拿着繡品,右手拿着針,陳秀花将兩片畫有老虎的繡樣填充上棉花,快速地将繡樣縫合在一起,再加點裝飾品,緊接着繡出老虎的胡須和眼睛……一個栩栩如生的老虎香包就新鮮“出爐”了。

年味的裡非遺丨用心“秀”出幸福生活

青繡手工作品。新華網發(謝青玉 攝)

在青海,土族盤繡、湟中堆繡、丹葛爾皮繡、門源回繡等民間刺繡工藝品被統稱為“青繡”。在西甯市城中區青海達尼坤文旅有限責任公司青繡工作室内,60歲的非遺傳承人陳秀花飛針走線,專注地制作着繡品。

“虎年就要繡老虎,各式各樣的老虎我都能繡出來。我繡了一輩子了,以前這就是打發時間的活,沒事做點鞋墊、香包,在衣服上繡些花樣等。現在能跟很多姐妹一起,大家一起交流,創作繡樣,還能掙到錢,這是以前從沒想過的事。我感覺這樣的日子很幸福。”陳秀花說,近年來,通過保護、傳承與發展,青繡成為獨具青海特色的文化符号。

年味的裡非遺丨用心“秀”出幸福生活

陳秀花向記者展示土族傳統服飾。新華網發(謝青玉 攝)

陳秀花向記者展示珍藏多年的土族服飾。她介紹,土族服飾上的繡花不僅僅是手工刺繡,還有很多機繡。“機繡和手工繡的差別還是很大的,也比較好分辨。機繡平整、齊整、有線頭,手工刺繡則更加立體,針法豐富、繡工細膩。”

年味的裡非遺丨用心“秀”出幸福生活

青繡手工作品。(新華網發 謝青玉 攝)

青海達尼坤文旅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張丹介紹,随着虎年的到來,訂單量也越來越多,内容基本都是與老虎相關的香包、抱枕、挂件等文創産品,産品銷往北京、上海、廣州、江蘇等地。

年味的裡非遺丨用心“秀”出幸福生活

單永武正在繡青繡文創産品。新華網 魚昊 攝

與陳秀花一樣從事非遺傳承的單永武,一年前在西甯市城北區大堡子鎮陶北村開了一間非遺剪紙工作室。這間工作室面積不大,裡面擺滿了單永武的青繡和剪紙作品。“我們省的青繡作品突出了濃濃的地方特色,村民們對這些也很感興趣,我就帶着他們一起繡,這些都出自他們之手。”單永武指着身旁的青繡作品說。

記者從青海省文化和旅遊廳了解到,近年來,青海省立足非遺資源禀賦優勢,創新實踐非遺扶貧工作,通過完善政策體系、加大資金扶持、強化服務保障、創新教育訓練模式、持續宣傳推介等措施,區域特色文化品牌影響力不斷增強。截至目前,青海省認定15家青繡扶貧就業工坊和60家青繡培育企業,33家非遺工坊帶動15萬人就業,産值達1.1億元。

“在文化旅遊産業發展中,青海省文化和旅遊廳選取從業人員較多、适宜帶動就業、有市場潛力的傳統技藝類非遺項目,引導各地政府、企業、院校、行業協會、設計師等各方力量,共同推進設立非遺就業工坊、非遺傳習中心等。目前,青海省各市州建成以熱貢藝術、土族盤繡、貴南藏繡、湟中堆繡、河湟刺繡、藏毯、玉雕、石雕、手工藝品制作等為主體的文化旅遊産業集聚區。”青海省文化和旅遊廳非物質文化遺産處處長朱桂英說。(完)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