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立春|一年之際在于春 一切美好将漸次綻放

一年之計在于春

2022年2月4日

不僅是北京冬奧會開幕的日子

還是中國農曆傳統二十四節氣立春

立春|一年之際在于春 一切美好将漸次綻放

立春

意味着新的輪回已經開啟

與冬奧會口号“一起向未來”完美融合

當春雨來臨

冰雪之約,如約而至!

立春節氣有哪些奧秘?

歡迎觀看

《漫談二十四節氣》

系列科普視訊之立春

《漫談二十四節氣》系列科普視訊之立春。 江蘇省氣象服務中心x中國氣象報社 聯合出品

自古以來立春就是一個傳統節日

立春之日迎春已有三千多年曆史

立春時天子親率臣子去東郊迎春

祈求豐收

戰國成書的《呂氏春秋》“十二月紀”中

就有了立春、春分、立夏、夏至

立秋、秋分、立冬、冬至等八個節氣名稱

二十四節氣小課堂

二十四節氣,這一镌刻着農耕文明印記、跳動着傳統文化之脈的精神符碼,将天文、物候、農事、民俗完美結合,千百年來被大陸人民所沿用。

2016年11月30日,中國申報的“二十四節氣”正式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引産代表作名錄。作為中國人特有的時間知識體系,該遺産項目深刻影響着人們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準則,是中華民族文化認同的重要載體。

立春|一年之際在于春 一切美好将漸次綻放

在古代,二十四節氣,是人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最實用的曆法,在沒有星期概念的日子裡,人們在一個又一個節氣裡,準确地感受着季節的交替;在當代,二十四節氣在中國人的生活世界中依然具有多方面的文化意義和社會功能。關于二十四節氣的詩詞、諺語、歌謠以及配合節氣的民俗節慶活動,都是傳統文化的一部分。不但如此,一些重要節氣已經升華為中華民族的重要傳統節日,内化為中國人靈魂的一部分。

二十四節氣鮮明地展現了中國人尊重自然、順應自然規律和适應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彰顯出中國人對宇宙和自然界認知的獨特性及其實踐活動的豐富性,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智慧和創造力,也是人類文化多樣性的生動見證。

立春是二十四節氣之首

歲月不居

時節如流

一個嶄新的輪回

來到了我們身邊

曆經冬日的蟄伏

萬物都将重新煥發生機

一切美好也将漸次綻放

立春|一年之際在于春 一切美好将漸次綻放

依據古代曆法

五日為一候

三候為一氣

那麼立春三候都是什麼?

1

一候東風解凍

東風輕拂、乍暖還寒,一汪江水如凝眸,滋養了山川的靈秀。

立春|一年之際在于春 一切美好将漸次綻放

2

二候蟄蟲始振

殘雪消融滋養大地,蟄居的蟲類在洞中蘇醒。一進制複始,萬象更新,偉大的生命,将重新裝扮美麗的大地。

立春|一年之際在于春 一切美好将漸次綻放

3

三候魚陟負冰

水底的魚群,仿佛要破冰而出,一覽這春日景色。

立春|一年之際在于春 一切美好将漸次綻放

立春是一個略帶轉折色彩的節氣

立春後白天漸長

最嚴寒的時期基本過去

天氣開始逐漸回暖

但立春并不代表入春

該節氣大陸天氣氣候有何特點?

一起來看

——

立春節氣是六九的第一天,即“春打六九頭”。此時天雖未暖,心已向暖。

但同時,立春後的天氣也開始變得“調皮”。人們常說立春後的天氣就像“孩兒面”一樣多變,一會兒哭(下雨),一會兒笑(晴天)。王安石也曾經用“春日春風有時好,春日春風有時惡。不得春風花不開,花開又被風吹落”的詩詞來描述春日天氣變化多端,反複無常。

立春|一年之際在于春 一切美好将漸次綻放

氣象專家解釋,立春後正是氣壓場轉換時,冷暖氣團你來我往,互相交彙,盡管氣溫回升,但冷暖變化明顯,雨水增多,天氣變化較大,經常“乍暖還寒”,陰晴不定。有時降下“随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溫柔”細雨,有時出現大風、暴雨、沙塵、雷暴、陰雨寡照等各種災害性天氣,甚至出現倒春寒現象。

值得一提的是,立春不等于入春。氣象統計資料顯示,立春是所有節氣中,寒冷程度排在第三位的。

總體而言,大陸北方入春晚,南方入春早:東北、西北地區通常在清明節氣前後入春,華北地區在春分節氣前後入春,長江中下遊地區在驚蟄前後入春,西南地區在雨水節氣前後入春,隻有在華南地區,立春節氣可以作為春天的開始。

立春|一年之際在于春 一切美好将漸次綻放

氣象學對入春有嚴格的标準,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氣象行業标準《氣候季節劃分》規定:基于當年氣溫序列計算5天滑動平均氣溫構成滑動平均氣溫序列,當滑動平均氣溫序列連續5天大于或等于10℃,則以其所對應的當年氣溫序列中第一個大于或等于10℃的日期作為春季起始日,如果初次判斷的起始日期比常年偏早15天以上,需進行起始日的二次判斷。

據史書記載

從周代開始

就将立春作為重要節日

舉行種種迎春的慶祝活動

除此之外

立春還有哪些習俗?

該如何養生?

立春之日有許多傳統風俗。舊俗立春前一日,有兩名藝人頂冠飾帶,稱春吏,沿街高喊:“春來了”,俗稱“報春”。無論士農工商,見春官都要作揖禮谒。

“立春曆日自當新,正月春幡底須故。”婦女用彩色绫羅,剪出花鳥等簪在發髻上,名“春燕”。春燕又名幡勝、彩勝、春書。

立春這一天,民間還有吃春餅、春卷一俗。據《四時寶鑒》說:“立春日春餅、生菜,号春盤。”春餅是以麥面烙制或蒸制的薄餅,以豆芽、韭黃等作餡兒包着食用。

晉北地區講究縫小布袋,裝豆、谷等雜糧,挂在耕牛角上,取意六畜興旺,五谷豐登,一年四季,平安吉祥。

立春的到來代表了春天的開始,雖然有春的意思,但是此時乍暖還寒,不宜過早減衣服,仍要"春捂"。

立春|一年之際在于春 一切美好将漸次綻放

要謹防“倒春寒”的侵擾,在飲食上可增吃大蒜、洋蔥等“味沖”食物,對預防傷寒感冒等大有益處。

在養生上主要是護肝。在作息時間上,人們也應順應自然界的規律,早睡早起。在精神養生方面,要力戒暴怒,更忌憂郁,做到心胸開闊,保持心境愉悅。同時,經曆冬季的收斂藏伏,春季也正是運動養生的最佳時機。

立春|一年之際在于春 一切美好将漸次綻放

飲食要清淡,不要過度食用辛辣的食物。同時,因為此時陽氣上升容易傷陰,是以要特别注重養陰。可以多選用百合、山藥、蓮子等食物。

願你不負春光

不負夢想

迎着春的氣息

一起向未來!

中國氣象報社 出品

資料來源:中國氣象報 新華社

視訊制作:江蘇省氣象服務中心x中國氣象報社

編輯:刷克

稽核:段昊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