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美國服軟了!前腳還幹涉内政,後腳就遵守公約,美帝還真是紙老虎

作者:淡然小司

随着土耳其總統雷傑普·塔伊普·埃爾多安(Recep Tayyip Erdogan)于21日釋出驅逐令,包括美國,德國在内的10名西方大使作為"最不受歡迎的人",要求在最後期限内離開該國。它還使世界關注土耳其與西方世界之間的對抗。不過,我以為西方世界會集體圍攻這個"扁頭兄弟",沒想到是頭顱兄弟或者玩弄不死的精神,直接驅逐了這十個西方國家的大使。土耳其的做法一直出人意料,但沒想到會帶領美國老大哥的做法更是出人意料,美國居然在軟實力上率先出手!

美國服軟了!前腳還幹涉内政,後腳就遵守公約,美帝還真是紙老虎

土耳其總統雷傑普·塔伊普·埃爾多安

10月25日,以第一個美國為首的加拿大、紐西蘭、荷蘭、挪威、芬蘭、瑞典和丹麥大使館發表聲明,表示将遵守《維也納外交關系公約》第41條和"不幹涉内政"。另一方面,《維也納外交關系公約》第41條明确規定,"任何享有外交特權和豁免的人,在不損害接受國法律和條例的情況下,均有義務尊重接受國的法律和條例。這些人還有義務不幹涉國家内政。這意味着美國是第一個軟化的,這是什麼原因呢?

美國服軟了!前腳還幹涉内政,後腳就遵守公約,美帝還真是紙老虎

以美國為首的10個西方國家18日發表聯合聲明,要求土耳其當局加快對在押奧斯曼·卡瓦拉的審判,但也試圖幹涉土耳其政府和司法系統的工作,以追求"公平正義"。奧斯曼·卡瓦拉(Osman Kavala)是一位所謂的"藝術慈善家",于2016年7月被捕入獄,罪名是參與"未遂政變",未經審判未被土耳其當局拘留。以美國為首的10個西方國家重新打上了人權和自由的旗号,煽動輿論,加大對土耳其政府的壓力,幹涉土耳其内政,是以以卡瓦拉事件為借口對土耳其實施了一定制裁。

美國服軟了!前腳還幹涉内政,後腳就遵守公約,美帝還真是紙老虎

奧斯曼·卡瓦拉

正是美國的這種幹預激怒了土耳其總統,并導緻了小宇宙的直接爆發。2016年美國在土耳其支援的明顯軍事政變引起了美國的不滿,土耳其随後選擇瞄準俄羅斯,甚至購買了俄羅斯的s400防空飛彈系統,激怒了美國對土耳其的做法,甚至将其踢出了F35計劃。正是由于雙方的多重沖突,土耳其和美國近年來一直争執不休。顯然,這一次美國是企圖以人權為借口,對土耳其進行國際圍困和制裁,但沒想到這個不怕穿鞋的赤腳埃爾多安,竟然直接采取了殘忍的舉動。

美國服軟了!前腳還幹涉内政,後腳就遵守公約,美帝還真是紙老虎

既然美國要以此為借口幹涉土耳其内政,埃爾多安顯然不會讓美國動搖其主導地位,反擊是必然的選擇。隻是全世界都不認為埃爾多安的脾氣真的很好,他驅逐了以美國為首的10個西方國家的大使。這也讓整個西方和世界都目瞪口呆,國家也是如此,這難道不是在外交行動破裂之前嗎?看到如此憤怒的土耳其,美國是第一個軟化的。美帝國是怎麼說要下跪的?美國對土耳其有什麼恐懼?

美國服軟了!前腳還幹涉内政,後腳就遵守公約,美帝還真是紙老虎

首先,美國不想與土耳其斷絕外交關系,這涉及整個中東地區的地緣政治。

美國不敢深得罪土耳其,畢竟土耳其在中東的影響力不容小觑。除了軍事力量是中東頭号國家外,土耳其也是伊斯蘭世界的重要國家,這可能會對美國的中東政策産生重大影響。如果土耳其呼籲整個伊斯蘭世界不要與美國的中東政策合作,像伊朗這樣的國家将很難在中東包圍叙利亞。為了不影響地緣政治在整個中東地區對美國戰略構成的地緣政治威脅,土耳其隻能軟化,而不能與土耳其隔絕。

其次,美國不希望土耳其進入俄羅斯的懷抱,這不符合美國遏制圍困的戰略利益。

美國對土耳其的戰略地位至關重要,土耳其擁有整個地中海和黑海航道,這是俄羅斯黑海艦隊的唯一途徑。一旦土耳其不允許俄羅斯的黑海艦隊通過,這意味着俄羅斯的南部大門将被完全關閉。如果土耳其被推得太緊,埃爾多安被扔進普京的懷裡,美國想要包圍俄羅斯的南方大門将被完全打開。美國當然不想失去土耳其作為天然屏障,是以它不能對土耳其過于僵化,自然也不應該切斷兩國的聯系。

第三,由于這件小事,美國無法影響其主要目标。

美國顯然試圖通過奧斯曼·卡瓦拉事件向土耳其政府施壓,要求其按照美國的意圖行事。美國也隻是在為人權找借口,試圖把土耳其趕出去,讓埃爾多安在未來更順從一點。我隻是不認為埃爾多安太脾氣暴躁,無法通過驅逐大使來反擊。美國不能與土耳其糾纏不清,因為它現在幾乎把所有的精力都集中在東方大國身上,很明顯,美國不能因為一些小事而改變其重要的遏制目标。

美國服軟了!前腳還幹涉内政,後腳就遵守公約,美帝還真是紙老虎

是以,我們看到美國率先表現出軟弱,那麼,其他弟弟自然也要聽大哥的态度。美國是否說它不會幹涉土耳其的内政,這是否意味着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再次失敗了?美迪隻是一隻紙老虎,遇到了像平頭兄弟這樣的國家,也讓美國發脾氣了。埃爾多安的"逐客訂單"是美國主導的西方緊身褲的完全接手,原來的美國會跪得這麼快,這不僅僅是法國的傳統。(本文來自網際網路)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