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愛的五種語言

有一次我跟幾個西班牙老師一起吃午飯,當時離聖誕節還有兩個星期,大家都忙着買禮物的事情。一個新婚不久的西班牙語老師說,我老公真的很難買,他對禮物不上心,辛辛苦苦挑個貴重的禮物給他,還不如平時多誇誇他。這時候一個老師說,對他來說,愛的語言估計不是禮物,是誇獎啊!另一個老師說,對症下藥,你可以做一個卡片或者視訊,收集所有他在乎的人對他的誇獎,肯定受用!我想起剛借的那本書《愛的五種語言》,就問她們:你們說的是愛的五種語言嗎?你們都看過這本書啊?我正準備看呢!她們說,書沒看過,但是裡面說的五種語言還挺有道理的。然後大家就開始讨論起自己和家裡人主要說什麼語言。

等女兒睡下了,我忍不住邊看書邊跟我老公分享這本書裡說的五種語言,讨論下來恍然大悟!不管你覺得你多愛一個人,你不用他擅長的語言去愛他,他就感受不到,你這裡辛辛苦苦,他那裡滿腹牢騷。化用黃曉明的話就是,我不要你覺得你愛我,我要我覺得你愛我。話雖然有點繞,看了書裡面那些夫妻的案例,還真的是那麼回事。

這本書大概的意思就是說,我們表達和接受愛的方式大概有這樣五種:

第一是身體接觸(physical touch)。

第二是誇獎(words of affirmation)。

第三是陪伴(quality time)。

第四是禮物(gifts)。

第五是服務(acts of service)。

就像語言,當我們還是小孩子的時候,我們什麼語言都可以接受,學什麼語言都學得來,慢慢地,我們确定了自己的第一語言,說中文的就覺得中文才能說到心坎裡,說英文的就覺得還是說英文順口順心,當然一輩子都是雙語或者多語的人也有。愛的語言也差不多,不知不覺我們大部分人都确定了第一語言,可能會有第二、第三甚至更多語言,别人用外語或者你不熟悉的語言跟你交流的時候,你就會覺得是雞同鴨講。

讨論下來,我的第一語言是陪伴,需要的時候你不在其他都是虛的。我的第二語言是服務,我愛你我就給你做個荷包蛋吃,你愛我你就幫我遞杯水來喝。我老公的第一語言是身體接觸,每次我和我女兒要掙脫他的熊抱的時候,他特别難過,有事沒事捧着我女兒左親右親。他們一大家子現在一見面還是先抱後吻,有事沒事突然就抱一抱。有一次聚會,我看到他爸爸和他姑姑突然深情地擁抱了好幾分鐘,我問我老公,他們怎麼了?家裡出什麼事了嗎?他淡淡地說,沒事啊,就突然想擁抱呗!第二語言他覺得是陪伴,我覺得是禮物,聖誕節一過,我就想把所有的禮物都歸總放起來,他說,要不把禮物都先放到樹下吧,剩下這聖誕樹多孤單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