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冬奧榮耀屬于每一個普通中國人 | 新京報社論

冬奧榮耀屬于每一個普通中國人 | 新京報社論

2月4日晚上,第二十四屆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開幕式将在國家體育場舉行。這屆令國人翹首期待的“家門口”的盛會,成為中國體育代表團史上參賽規模最大的一屆冬奧會。

據了解,将有一百多個國家和地區的運動員參賽。這是中國奧林匹克史上的重要時刻,也是世界冰雪運動發展的裡程碑。

從2008年的“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到2022年的“一起向未來”,14年間,中國連續舉辦兩場奧林匹克運動會,北京成為唯一的“雙奧之城”,這是了不起的大成就。

而本屆冬奧會從籌備到正式舉辦,曆時6年半的時間。這是一場由時間與汗水凝結而成的盛會,冰雪激情屬于場上運動員,而冬奧榮耀,則歸于每一個普通中國人。

從申辦之時,中國就提出,此次辦奧的目标之一,就是“帶動三億人上冰雪”。

借着這次冬奧會,冰雪運動迅速在大衆中間普及、流行。北京延慶的“羊倌”變身滑雪隊長,上海黃浦江的商圈建起室内冰場,新疆阿勒泰的遊客踩着“毛皮滑雪闆”出行,貴州六盤水滑雪場人聲鼎沸……

而到今天,“帶動三億人上冰雪”的願景已經實作。就在春節假期,滑冰、滑雪成為不少人的過節選擇。冰雪運動正在成為普通中國人的生活娛樂方式,這正是此次冬奧會帶給大衆的紅利。

從2月2日開始的冬奧火炬接力,也處處展現着普通人的足迹。這些火炬手中,有抗疫醫生,有環保人士,有鄉村工作者,也有基層郵政從業者,他們大部分是紮根生産和工作一線,作出突出貢獻的“不平凡的普通人”。

普通勞動者參與冬奧火炬接力,這充分說明北京冬奧會是面向大衆、面向基層的,其不隻是運動員的盛宴,也不限于社會名流,人人皆有機會參與,共享這一場奧林匹克盛事。

除此之外,本屆冬奧會,盡管運動員是場上的主角,但在賽場之下,還有大量從業人員和志願者,在默默無聞地保障着冬奧會的有序運轉。

而志願者中既有首都高校師生,也有企事業機關職工,還有普通熱心市民,他們在齊心協力中,為運動員的比賽與生活解除後顧之憂。

“一起向未來”,意味着大家是一個共同體,所有人“一起向未來”。與其說普通人的參與,為本屆冬奧會增光添彩,毋甯說一屆成功的冬奧會,正是離不開全民的熱情加持。

《奧林匹克憲章》關于“奧林匹克主義的原則”條款中早已明确:“每一個人都應享有從事體育運動的可能性,而不受任何形式的歧視,并展現互相了解、友誼、團結和公平競争的奧林匹克精神”。這強調的就是奧林匹克的平等與公平,每個人都能置身其中的奧林匹克,才是真正的奧林匹克。

之于每個普通人,共襄冬奧盛舉,也是在參與中感受激情、勇敢、公平、榮譽、樂趣、活力等人類美好的價值與品質。

奧林匹克是全人類的共同遺産,也是對個體人格的強烈召喚,隻有充分融入其中,才能充分領略它的魅力,進而提升自我。

在疫情仍未結束的今天,積極參與冬奧會,也是凝聚人與人關系、強化溝通與協作的重要契機。在一種共同願望、共同期待的引領下,全社會将進一步增進愛與了解、友誼與團結,幫助我們戰勝疫情,共克時艱。奧林匹克成為社會進步的助推器,這本身就是奧林匹克的經典奧義。

世界期待中國,中國做好了準備。北京冬奧會開幕式已經進入倒計時,所有中國人期盼的這一刻即将到來。這是中國面向世界的一場盛事,也是給予所有普通中國人的一份大禮。

編輯 | 馬小龍

校對 | 楊許麗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