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正月初四,我們還有這些民俗

春節期間,内黃縣各地都有豐富多彩的民俗,這些民俗是每一個内黃人心目中難以磨滅的記憶。“年”對于内黃人來說,既神聖而又充滿歡樂,每一天都有着不同的講究,每個鎮、村都有獨特的習俗。那你知道在内黃,我們大年初四,都有什麼民俗嗎?

正月初四,是女娲創世神話的“羊日”,故常說的“三羊開泰”乃是吉祥的象征,也是恭迎竈神回民間的日子。

迎竈神

傳統的正月初四是迎神的日子,而年前臘月二十四是送神的日子。俗諺說:“送神早,接神遲”,是以,按習俗,送神要在大清早,接神卻要在16時左右。過去家家戶戶備牲禮果菜,并焚香、燒金紙、放鞭炮以示恭迎。

還有個傳說:初四竈王爺要“查戶口”,是以也不宜離家,家家戶戶都要守在家裡,準備豐富的果品,焚香點燭并施放鞭炮,以示恭迎。

正月初四,我們還有這些民俗

接五路

在大年初四的晚上,一般商家還會接請五路财神,初五開市,以圖吉利。按說,接五路是在初五,可為什麼又說在初四晚上呢?原來,初五才是俗傳财神的生日,由于大家求利心切,都想自己比人家早一點迎到财神,于是,這時間就一點點提前了,甚至提前到初四的晚上,名為“搶路頭”,又稱“接财神”。

正月初四,我們還有這些民俗

吃“折羅”

此外,在大年初四這一天,全家人還要在一起吃“折羅”。所謂折羅,就是把幾天剩下的飯菜合在一起的大雜燴,打掃年貨。

正月初四,我們還有這些民俗

如今這些傳統民俗都已成為過去。部分民間習俗包含了提倡孝道,結合時令合理安排膳食,注重尊老愛幼等積極合理的因素,但也有一些封建迷信民俗。作為現代人,我們應該客觀理性地看待這些民間習俗,繼承和發揚積極成分,摒棄封建迷信思想,讓民俗傳統在現代生活中得到健康地發揚,真正為我們所用。

資料來源:中國民俗學網,《春節與除夕》陳秀伶,董勝著

圖檔來源:視覺中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