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新郎“賺到了”“晉江的婚嫁習俗是非常煩瑣的,其實每個鄉鎮,甚至是鄰村之間的習俗都可能不太一樣,我也隻能講個大體上的。”洪

作者:定居火星的馬丁

新郎“賺到了”

“晉江的婚嫁習俗是非常煩瑣的,其實每個鄉鎮,甚至是鄰村之間的習俗都可能不太一樣,我也隻能講個大體上的。”洪阿婆如果覺得男女比較合适,她就會到男方家裡(一般找男方的母親)告知女方的大概情況,詢問是否要看一看。如果男方家庭同意,媒婆會再到女方家中,如果女方也同意就約定相見時間,地點一般選在女方家中。

約定時間到了,媒婆便會帶着男方(一般由未婚男子及其母親組成)到女方家中,未婚女子需先進房回避,待男方坐定之後,再由媒婆告知女方家人可以出來相見了。相親的結果并不當場直接說出,而用各種暗示來表現。很多地方都是女方父母先給小夥子倒上一杯熱茶,小夥子看了姑娘覺得中意,就把這杯茶一口飲幹。然後姑娘的父母同姑娘一起商量,如同意結親,就留男方和媒人吃飯,不同意就任由男方告辭回家。“現在社會發展了,大都沒有這個習俗了,而是在相見時雙方家長簡單聊聊男女的基本情況後互留電話便起身離開。”洪阿婆說,之後如果男方覺得合适,就要主動聯系女方。

那麼,媒婆怎麼知道雙方的感覺怎麼樣呢?洪阿婆說,通常在相親的3天後,她會打電話給男方詢問是否合适,如果合适再問女方家,雙方都願意的話,便開始“合八字”,即由媒婆将女方的生辰年月用天幹地支“八字”寫于紅紙上送到男家,壓置于廳堂神龛香爐底下。3天之後,若男家平安無事,碗碟無損,視為“三日圓”,再通過明察暗訪女方人品,認可後,即将男方“八字”交媒婆送女家,女方重複男方做法。這期間,若有一方沒有“三日圓”,這門親事仍可能失敗。

如果雙方到此都沒有問題,男女雙方再“走”一階段便開始談婚論嫁,一般男方會通知媒婆要結婚了,看一個好日子後,由男方先提一隻雞到女方家中。再接下去便到了訂婚結婚階段,這一階段的習俗是最煩瑣的。

媒婆舉例細說 訂婚結婚“流程”

現在晉江人大都訂婚結婚連着辦。她舉了個例子,比如一對相親成功的新人選好了日子要在初一訂婚,初三結婚。

那麼,初一當天,一般是男方送戒指給女方表示确定親事,男方還要準備“盤擔”,也稱“轎前盤”,即男方在結婚前夕(女方上轎之前)用大盤小盤,将花包、茶葉、水果、全豬、雞、面線、鮮花、蠟燭等送到女方家中。女方由一名請來的“老人婆”負責接收,當天媒婆能收到一份由女方家包的紅包(金額不固定)。女方再将嫁妝寫在一張紅紙上,裱入相框,同時還要準備一點水果、糖果、姜母、芋胚和鮮花等讓男方帶回,男方在家中宴請親堂。

初二則為男方“破柴頭”的日子,通常女方這一天不需要做什麼,媒婆到男方家中吃飯,男方還需再一次宴請親堂。

初三為結婚當日,一般上午10時左右,媒婆會陪同新郎及新郎的親朋(親朋人數各地不一)到新娘家中,新郎手持鮮花迎接新娘回男方家中。結婚當日,新郎、新娘均要請福壽俱全的長輩用木梳在頭上梳三下,稱為“上頭”。新娘上轎(車)一般要哭别,一路上,媒婆要為新娘撒小鉛片,俗稱鉛錢(閩南語鉛與緣同音),意為有緣分。新娘入門,男方親人要回避,以免沖克,然後新郎出迎“踢”開轎(車)門,并由新郎的年紀小的弟、侄輩“請(新娘)出轎(車)”,新娘在新郎的嫂輩牽扶下,跨過爐火,走進大門,送媒婆将篾笠米篩遮蓋新娘頭上直入新房,新郎挑下罩在新娘頭上的烏巾,一起吃紅圓。

之後,新娘出新房給新郎的親堂一一請茶,男方家在當天中午和晚上擺桌宴請村民及雙方的親朋好友。

而在婚後第二天早晨,女方得派人(一般為新娘哥哥或弟弟)接新娘回娘家。男方應煮點心、送紅包給來接者。當天下午,新郎及其陪同朋友前往女方,女方要設宴請女婿;新郎應備紅包、香煙等送女方至親。當日傍晚新婚夫婦雙雙回家。女方家還得讓他們帶上兩條帶有尾葉的甘蔗(表示甜到尾)和一對公母雞(“引路雞”)雙雙對對一起同行到男方家。

在結婚七日之内,無論輩分皆可鬧洞房,這叫“七日之内不分大小”等。

福州習俗是男方除了聘禮另外要給女方至少打1萬元的首飾,首飾歸女方,至于嫁妝多少,那看女方的家境,返還更貴重的嫁妝一般是閩南晉江石獅那邊的風俗,跟連江完全不一樣。

女方嫁妝:

皮箱(個數一般2個,取好事成雙之意)皮箱裡裝些常用衣物及女方父母辦給女兒的嫁妝物)

娃娃,一男一女娃娃一對,讨吉利的說法,多子多福之意。

辦些新家需要的電器(根據個人情況,按需辦理)

塑膠桶,塑膠花和花瓶(布置新房用):塑膠花要用白色和紅色2種顔色,代表男性和女性,出門前新娘手上要拿一束鮮花

“晉江傳統婚俗雖然煩瑣,但煩瑣中也有它的好處,展現文化的傳承。”晉江民俗專家曾閱老先生說,去年兒子結婚前,他轉了青陽許多家請柬制作店,遺憾的是沒能找到一家帖式印刷正确的制作店。

随着社會的發展,傳統婚俗有些改變,融入現代元素,曾閱認為這也是正常的,比如新中國成立前,小夥娶親都是用轎子将新娘娶進門,到了上世紀50年代,花轎換成了自行車,有的還用獨輪車;到了上世紀70年代後,自行車又換成機車、小轎車。

新郎“賺到了”“晉江的婚嫁習俗是非常煩瑣的,其實每個鄉鎮,甚至是鄰村之間的習俗都可能不太一樣,我也隻能講個大體上的。”洪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