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ITIL V3 服務轉換篇 之 資産和配置管理

為了定義和控制服務和基礎設施元件。維持目前計劃中、曆史的服務和基礎設施狀況配置資訊的準确性

一、先介紹幾個基本概念

1、配置項(CI)

      配置項是正在或将要在配置管理控制下的資産、服務元件或其他。配置項在複雜性、大小、種類有很大不同,從整個服務或系統包括硬體、軟體、文檔、支援人員到單獨軟體子產品或硬體元件。配置項可以集中或分組管理。配置項可以選擇使用既定的選擇标準、分組、分類和識别方式在整個生命周期中管理和追溯。其包括:

    A) 服務CI項:服務能力資産、服務資源資産、服務模式、服務包、釋出包、驗收标準等

    B) 組織CI項

    C) 内部CI項

    D) 外部CI項:包括外部客戶需求和協定、供應商釋出、分包商及對外服務。

    E) 接口CI項:端到端的服務,跨越服務提供者的接口

2、配置管理系統(CMS)

        為了管理大型複雜的IT服務和基礎設施,資産和配置管理需要使用配置管理系統CMS。在指定範圍内CMS掌握着所有配置項資訊。CMS為所有服務元件與相關事故、問題、已知錯誤、變更釋出、文檔、公司資料、供應商、客戶資訊做關聯。

       在資料層面CMS能使資料庫存在多個實體CMDB中而後共同組成一個聯合的CMDB。其他資料來源也可以加入CMS中。

3、配置管理資料庫(CMDB)

       所有配置項的資訊都包括在配置管理資料庫(CMDB)中。配置管理資料庫(CMDB)對所有IT 元件、元件的不同版本和狀态以及元件之間的互相關系進行跟蹤。在其最基本的形式下,配置管理資料庫(CMDB)可能僅由一些紙質表格或一套電子表格(Spreadsheets)組成。

4、最終媒體庫(DML)

       DML是用來存儲和保護所有已授權的被确認版本媒體配置項。他們存儲經過質檢的主拷貝版本。這個庫可以有一個或多個軟體庫或存放區來存放開發、測試和實時存儲檔案。他們包含組織所有軟體的主拷貝、購買軟體的副本及受控檔案的電子版。DML包含實體的拷貝存儲,DML是釋出管理的基礎。

二、配置管理的目的:

     1. 确定、控制、記錄、報告、審計、驗證服務資産和配置項包括版本、基線、組成成分、屬性和相關關系。

     2.通過服務生命周期管理保護資産完整、配置項等賬戶。確定隻有已授權的元件被使用和已授權變更被執行。

     3.通過服務生命周期保護服務資産、配置項的完整性。為了建立和維持一個準确和完整的配置管理系統,確定資産和控制服務、IT基礎設施的配置需求的完整性。

三、資産、配置管理的活動

ITIL V3 服務轉換篇 之 資産和配置管理

1、規劃

2、識别

       配置項識别過程:

         A) 定義和制定标準檔案來選擇配置項和他們的元件構成

         B) 依據标準選擇配置項及其元件并記錄他們

         C) 給配置項配置設定唯一的辨別符

         D) 指定每個配置項相關屬性

         E) 确認每個配置項是受配置項管理來管理

         F) 确定每個配置項的責任人

3、控制

      必須有效控制資訊以維持配置管理資料庫(CMDB)的及時更新。一旦某項活動改變了配置項已記錄的特征或配置項之間的關系,則必須在配置管理資料庫(CMDB)中記錄該項變動。需注意的是:隻有變更管理才有權準許對配置項的特征進行變動,事件管理隻能改變某個現有的配置項的狀态來反映現實狀況。

      配置管理負責控制組織接收到的所有IT 元件并需確定這些元件被記錄在系統中。硬體可在其已訂購或已傳遞時進行記錄,而軟體則通常在其被納入DML時進行記錄。

4、記錄

      元件的生命周期可被劃分成多個階段,每個階段都可以配置設定一個狀态代碼,但具體分成幾個階段則取決于公希望記錄IT 基礎設施的哪些特征。保持對每次狀态變化日期的記錄可以提供關于一個産品的生命周期的有用資訊,如訂購時間、安裝時間以及所需的維護和支援。元件的狀态決定了可以對其進行操作的餘地。

5、稽核和報告

      執行審計是為了核實配置管理資料庫(CMDB)中記錄的資訊是否仍然反映了目前的現實狀況。這些資訊可用來檢查和更新配置管理資料庫(CMDB)。

      在下列情形下需要執行審計:

            A) 在建立了新的配置管理資料庫(CMDB)之後;

            B) 建立配置管理資料庫(CMDB)一段時間之後;

            C) 重大變更之前或之後;

            D) 災難恢複之後;

            E) 其他任何友善的時候。

      審計也可以随機地或在配置經理認為配置管理資料庫(CMDB)中的資訊不正确時進行。如果配置管理系統與審計工具之間存在關聯,則可以每天生成針對某個相關領域的審計報告。在發現差異時,不應該允許審計工具自動更新配置管理資料庫(CMDB)。所有的差異都表明變更管理流程可能被忽視了,是以應該對這些差異進行調查并通過變更管理對這些差異進行追溯性處理。

三、配置管理管理報告

      配置管理流程的管理報告可能包括下列資訊:

            a) 有關流程品質的資訊;

            b) 在審計中發現的記錄與實際情形不符的次數;

            c) 發現未經準許的配置的次數;

            d) 出現已記錄的配置不能被找到情形的次數;

            e) 審計中發現的有關配置項屬性詳細程度方面的差異;

            f) 處理資訊記錄請求所需的時間;

            g) 超過給定事件或變更次數的配置項的清單;

            h) 有關 IT 基礎設施的結構群組成的統計資訊;

            i)  有關 IT 基礎設施發展情況及其他方面的資訊;

            j) 有關改進措施的總結、報告和建議,例如,針對由于業務、技術、市場價格和其他相關變化所導緻的配置管理追蹤記錄的配置項的範圍和詳細程度的變更所提出建議;

            k) 有關實施流程所耗費的人力成本的清單。

四、配置管理的績效名額名額

           a) 閑置許可數量;

           b) CMDB錯誤導緻變更失敗的數量;

           c) 未授權配置數量;

           d) 配置項文檔錯誤導緻變更失敗所引起的事故數量;

           e) 因為CMDB錯誤導緻違反SLA的數量;

           f) 無相應配置項重新整理的變更請求數量;

           g) 不精确配置項百分比;

           h) 客戶滿意度 ;

五、與其他流程的關系

ITIL V3 服務轉換篇 之 資産和配置管理

   其他相關文章

ITIL V3 服務轉換篇 之 開發部署管理

ITIL V3 服務轉換篇 之 資産和配置管理

ITIL V3 服務轉換篇 之 變更管理 下篇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