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熱熱鬧鬧看大戲~
我們一歲多的時候,剛開始學走路,走路跌跌撞撞很容易摔跤,即使摔跤了哭幾嗓子就好了,并沒有放在心上,一轉眼就忘記了這件事情;等我們長大一些的時候,被老師責罵了,被同學嘲笑了,被朋友欺騙了,我們很容易感受到深深的挫折,這種難受的滋味沉澱在我們心裡,空落落的感覺漸漸地成為了揮之不去的心情陰霾。
等我們長大了才知道,原來這樣難受的情緒叫做“挫折”。有些人遇到挫折,會聽聽音樂唱唱歌,很容易擺脫挫折帶來的情緒低谷;有些人遇到挫折,會難受地把自己的情緒包裹起來,藏在心裡面,久而久之會讓自己大病一場,讓情緒更加抑郁。
抗挫力是現代孩子們需要學會的一種技能,如何讓孩子正視生活中遇到的挫折,如何用自己的力量來化解挫折,同時讓挫折轉化成為自己的人生力量,成為走向遠方的墊腳石。這些都是亟待孩子們來學習和消化的。
《看不見的大戲》
在著名作家曹文軒的筆下就有這樣一則挫折故事——《曹文軒最美雙語童話:笨笨驢不笨》之《看不見的大戲》,裡面的主人公小毛驢遭遇了很多事情,也遇到了人生中第一堂挫折課,讓它非常傷心。這樣有共鳴的故事,希望孩子們都能夠了解“什麼是挫折”和“挫折後該如何化解”,提高自己的抗挫力。
《看不見的大戲》是一個很有意思的故事,裡面有我們中國的傳統文化戲曲元素,也讓現在并不太了解戲曲的孩子們能夠從故事中有所了解。每到逢年過節或者是家有喜事的時候,村裡都會辦大戲,大大小小的村民期盼着看大戲,裡裡外外圍個水洩不通,足以證明在當時那個年代,戲曲的受歡迎程度可見一斑。
《看不見的大戲》的故事就是從看大戲開始,楓林渡有一場大戲即将上演,毛驢爸爸和小毛驢都想去看大戲,可是主人家今晚要碾麥子,隻能讓一個毛驢去看大戲。推來推去,後來主人用抛硬币的方法定了小毛驢去看戲。毛驢爸爸讓小毛驢看完戲之後,回來講給它聽。
禮讓的小毛驢~
小毛驢雖不舍得爸爸,但還是開開心心地往前趕去。很多人都上了渡船,小毛驢也趕上了,但是它後來讓給了父女三人,一個人往前飛奔。跑到橋上的時候,它看見一位拉大車的老奶奶,它奮力幫老奶奶拉車過橋,耽誤了不少時間。
等到了楓林渡,已經是人山人海了。小毛驢沖不過去,分外着急。同樣着急的還有一位沖不進人牆的小男孩,小男孩看到小毛驢後想起一個妙計,踩在小毛驢身上去看戲,說看完戲後跟小毛驢說戲。可是戲散場了之後,小男孩也不見了。這坎坷的一路,讓小毛驢心懷歉疚,回家之後看到辛苦的毛驢爸爸,爸爸讓它說戲給它聽,小毛驢說不出來,氣哼哼地替爸爸去碾磨了。
小毛驢有着一副熱心腸,它樂于助人,總是用自己的一片熱忱對待他人。它把開渡船的位置讓給父女三人,幫助老奶奶推一輛特别沉的車,還馱着小男孩看大戲,最後自己卻因為這些事情被耽誤了時間,沒有占據一個有利的地理位置沒有看到大戲,内心是十分遺憾的。
怒氣沖沖的小毛驢~
毛驢爸爸想聽大戲,但是小毛驢什麼也講不出來,它既羞愧又難受,最後把心裡的怒氣以碾磨的形式發洩了出來。小毛驢遭遇了人生第一堂重大的挫折課,它内心一定深受震蕩,不知道是做錯了還是做對了,但是這種深深的遺憾永遠烙印在了它的心裡。
我們的生活酸甜苦辣都有,是以并不是每一天都是順順利利的,有時候挫折會讓我們很氣憤,也會産生懷疑自我的感覺,但是這些奇妙的情緒都是正常的,都會讓孩子感受到起伏的心理活動,也能夠感受情緒的正向或負向輸出。在這個時候,作為家長需要給予孩子正确的引導,讓孩子正視挫折,正确了解“什麼是挫折”,和“如何處理挫折”并且化解它,讓孩子把這種能力轉化為自己的力量,以後面對挫折的時候不會再像小毛驢那樣怒氣沖沖,無力化解。
沒有占到好的地理位置的小毛驢~
人生并非一帆風順,這個世界也并非總是美好和善良,要讓孩子了解這個世界也是存在邪惡和醜陋的,世界是多面性、多元化的,同樣人也是如此,有被幫忙認為理所應當的人,也有伸出援手謝絕錢财的人,孩子們在認識世界的時候,也需要用多元化的眼睛來看待,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同時家長要幫助孩子樹立正确的抗挫力,像小毛驢最後碾磨發洩内心的郁悶是可取的,但是事後需要爸爸告訴它,它做的事情非常對,幫助他人比看大戲要重要得多。内心的精神建設比眼前的精彩浮雲更重要,這樣更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長。
人越長大,生活裡遭受的挫折會越來越多,也希望所有的孩子能夠用正确的态度面對挫折,不要害怕,要勇敢面對,用自己的力量去化解它,成為情緒的主人,主導和引領它。也希望所有孩子能夠順順利利地面對人生第一堂挫折課,去正視生活裡的酸甜苦辣,擁有強大的抗挫力!
我是@海藍蒲雨,歡迎關注我,一位熱愛閱讀、酷愛童書的四歲萌娃的寶媽,會推薦最優秀的個人精進書籍,也會推薦最好看的童書,一起走進美麗的閱讀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