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胎頭都出來了卻生不出來,接生過程讓助産護士差點腿軟,太不容易

作者:福娃談育兒

通常情況下,在分娩過程中,如果胎頭出來了,那麼接下來的分娩過程就會比較順利,因為40周左右的胎寶寶,全身腦袋次元是最大的,是以隻要胎兒頭部出來之後,腦袋以下的部位就很容易出來了,但其實也有些例外情況。

胎頭都出來了卻生不出來,接生過程讓助産護士差點腿軟,太不容易

01 胎頭都出來了卻生不出來,接生過程讓助産護士差點腿軟,太不容易

前段時間,在和一位朋友聊天時,聽到了一個較為驚訝的事情,朋友是一名助産護士,她說她負責助産快要十年的時間裡,沒有見過這麼危急的情況。當時那名産婦的情況屬于骨盆較為狹窄,再加上胎兒有點超重,出生時差不多快9斤了。

分娩過程中就顯得很困難了,原本醫生都打算讓她順轉剖了,但是她執意說再試試,後來在胎兒頭部出來之後,大家都松了一口氣,原本以為接下來就順利了,但是讓在場的醫生和護士都沒有想到的是,胎頭分娩出來了,寶寶的肩膀卻卡在恥骨聯合處了,也就是所謂的“肩難産”。

胎頭都出來了卻生不出來,接生過程讓助産護士差點腿軟,太不容易

醫生嘗試了很多辦法,都沒能讓胎兒成功分娩,時間一點一滴過去,胎兒的臉色都開始快變紫了,這種情況也不能再轉為剖腹産了,而且産婦的産力也開始變得不足。當時朋友看到寶寶發紫的臉色,腿都差點軟了,就怕出現意外。

好在之後趕來了一位專業處理肩難産的醫生,在調整之下,好不容易才把寶寶分娩了出來,寶寶哭的很響亮,這下大家才真正放松下來,畢竟整個過程實在太危急了。

胎頭都出來了卻生不出來,接生過程讓助産護士差點腿軟,太不容易

02 什麼是“肩難産”?誘發因素有哪些?

所謂的“肩難産”,其實就是産婦在分娩過程中,好不容易将胎兒的頭部分娩出來了,結果胎兒的頭部卡在恥骨聯合部位,這時胎兒頭部不能回縮,醫生利用正常的助産方法也無法将胎寶寶順利分娩出來。

要知道,随着“肩難産”的持續時間越久,胎兒和産婦的風險也就越來越大,胎兒可能會出現缺氧或者是窒息的情況,而産婦則會出現體力衰竭的症狀,嚴重時還可能會出現腸脹氣、代謝異常等症狀。

胎頭都出來了卻生不出來,接生過程讓助産護士差點腿軟,太不容易

一般來說,如果胎兒的體重越重,那麼出現肩難産的機率也就更高。醫學統計網上指出,5~8斤的胎兒出現肩難産的機率為0.3%~1%,而8斤到9斤的胎兒出現肩難産的機率為15%以上,10斤以上胎兒出現肩難産的機率為20%以上。可以看出,對于巨大兒來說,危險性還是很大的。

當然,如果産婦自身過于肥胖,或是身材過于矮小,亦或者是骨盆條件不佳,較為狹窄,以及一些超高年齡産婦,那麼她們出現肩難産的可能性也會更大一些。還有一些外在因素,如接生醫師操作不當,或是麻醉醫生麻醉操作失誤等等,也都有可能引發這一情況。

胎頭都出來了卻生不出來,接生過程讓助産護士差點腿軟,太不容易

03 孕婦應該如何預防出現肩難産的情況?

對于孕婦來說,預防肩難産最佳的辦法就是在懷孕期間控制住體重增量,因為如果孕婦的體重增量較大,那麼肚子裡的寶寶體重增長也會比較快,最後很容易變成巨大兒,這樣也就增大了肩難産的機率。

除此之外,孕媽媽們在懷孕期間還要适當安排運動,最合理的安排是每周三到五次左右,每次運動時間維持在30分鐘到一個小時左右。

在飲食方面也需要多加注意,在保證胎寶寶營養攝入的前提下,适當多攝入一些高蛋白、高纖維的食物,最好不要吃太多高油脂、高熱量、高糖分的食物,否則 容易在短時間内增胖。

胎頭都出來了卻生不出來,接生過程讓助産護士差點腿軟,太不容易

再者,還要注意定期産檢,隻有定期産檢,才能夠知道肚子裡寶寶的情況,如果發現寶寶某一階段内增長過快,那麼就需要适當控制住。

同時,還有一個問題需要特别注意,那就是臨産前醫生如果評估最好選擇剖腹産的方式,那麼不建議孕媽媽們執意選擇順産,因為這種情況更容易出現肩難産的情況,而且肩難産的情況十分危急,不能再轉為剖腹産,雖然說有一些手術方法,但确實比較極端的,容易給孕婦自身帶來不可逆的傷害,可能以孕婦後半生的健康作為代價,是以還是不要冒險嘗試了。

最後,還需要提醒孕媽媽們一個問題,如果孕婦自身有糖尿病的情況,且肚子裡的寶寶比較大一些,那麼最好考慮剖腹産,因為肩難産的機率更大,風險也更高。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