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教育、女性與可持續發展論壇·2021順利召開

作者:中國日報網

《中國日報》10月24日電(記者餘碩)10月21日,2021年教育、婦女與可持續發展論壇暨優質教育體系建設暨女大學生發展研讨會在北京國際會議中心舉行。論壇由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中國民大學、教育、婦女與可持續發展專家委員會、中國民大學國際交流處、中國閩大學教育學院、中國民大學"雙一等"心理健康教育跨學科平台主辦。

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會長、專家委員會主席劉利民,閩大黨委書記嚴諾,專家委員會副會長,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副會長,原中國駐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大使張秀琴,全國政協常委, 國務院參贊振珍、汕頭大學黨委書記蔣紅、科技大學副校長任平平、中國婦女研究會副會長、婦女教育專業委員會主任張立軒等四位專家委員會委員出席了論壇。世界人文社會科學大學聯盟的代表是墨西哥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院院長Sylvia Giorguri、慕尼黑大學副校長Francesca Biagini、意大利路易斯大學董事會副主席Paula Severino和新加坡管理大學學生事務主任鄭寶蓮, 閩民大學社會與人口研究學院教授洪教授出席論壇并發言。與會者還包括來自政府,大學和企業的代表,以及來自中國閩大學的近100名師生。

随後,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會長劉利民、閩民大學黨委書記朱諾、世界人文社會科學大學聯合會主席、慕尼黑大學副校長西爾維娅·焦古裡、意大利路易斯大學校董會副校長弗朗西斯卡·比亞吉尼、保拉·塞韋裡諾發表了講話。

劉利民在緻辭中說,中共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堅持男女平等、維護婦女兒童合法權益的基本國策"寫入黨的政策綱領,作為治國的重要内容。中國政府積極推進教育公平,不斷調整教育結構,堅持性别平等原則,努力保障人人平等接受高等教育。婦女權益保護和性别平等的進步展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女性在高等教育中的比例正在增加;第二,女性在高等教育中的比例正在增加;第二,女性在高等教育中的比例正在增加;他表示,未來,國際教育交流協會将進一步聚焦女性發展的關鍵問題,整合國内外優勢和資源,為全球女性賦權和男女平等事業貢獻力量,共創美好未來。

主辦方之一的中國民大學在緻辭中表示,"十四五"期間高品質教育體系建設,确立了新時代教育改革發展的坐标,是新發展階段教育工作的新部署。 以及發展婦女教育的基本後續行動和目标要求。一直以來,黨和國家始終高度重視促進性别平等和婦女事業的發展,始終把婦女在高等教育中的發展擺在重要位置,始終關心和支援女大學生的成長和發展。高等教育要把推進男女平等事業的發展與落實弘揚立書人的根本任務結合起來,通過理論創新、制度創新、文化創新、教育創新等方式促進女大學生全面發展,搭建女大學生成長為人才的平台, 創造機會,為就業和創業提供保障。她表示,作為教育、婦女與可持續發展專家委員會的秘書處,中國民大學将繼續與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和熱衷于支援婦女教育的機構合作,推進男女平等的偉大事業,為女大學生的全面發展譜寫精彩的篇章, 彙集"她的力量",分享"她的智慧",創造"她的表演"。

2019年,中文大學和意大利路易斯大學聯合發起了人文社會科學大學聯盟。該聯盟旨在促進世界知名大學在人才發展,科學研究,學術創新,政策和規則制定等領域的人文和社會科學優勢之間的交流與合作。該聯盟的成員代表墨西哥學院院長Sylvia Giorguri,慕尼黑大學副校長Francesca Biagini和意大利路易斯大學董事會副主席Paula Severino發表了視訊資訊。

研讨會由中國民大學教育學院黨委書記、專家委員會書記張曉靜主持。中國婦女學院(中華全國婦女聯合會幹部教育訓練學院)院長李惠波,原全國政協常委副檢察長陳震,北京市人民檢察院國務院參贊,汕頭大學黨委書記蔣宏,新加坡管理大學學生事務主任鄭寶蓮, 黨委副書記、工會副主席、集團公司副院長任平平、閩民大學社會與人口學院教授、應用副總裁馮倩娜。

李慧波以"中國共産黨上司下婦女高等教育的進步與成就"為題發言。她梳理了近百年來中國共産黨上司下婦女高等教育發展的特點,用翔實的資料和案例闡述了中國共産黨上司下婦女高等教育取得的巨大進步。同時,針對目前女性高等教育的關鍵問題,指出我國女性高等教育正朝着從法律到事實上的平等、從機會平等到結果平等的目标邁進,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的中國式女性高等教育和與世界對話的發展道路。

陳臻以"與女大學生分享的幾段人生經曆"為主題,從自己的經曆出發,以理想、專業、崗位、人際關系、機會、婚姻、形象、成功、模式等為基調,激勵女大學生設定自己的人生目标,提升自己,溫暖他人,向社會學習,向同齡人學習。在不斷學習的過程中,專注于做事,超越自己。她指出,女性可以工作和結婚,智慧和形象。她建議,女性應該有更大的格局,當智慧和能力都足夠時,利用專業知識幫助弱者,積極争取公共利益,以促進社會進步和發展。在一個成功定義多樣性的時代,女性的生活可以很美好。

蔣紅以"後疫情時代婦女發展的熱點問題、機遇與挑戰"為題,闡述了後疫情背景下婦女在婦女發展熱點問題中的優劣勢,探讨了婦女如何抓住機遇,迎接國家和社會四個層面的挑戰, 企業群組織,家庭和個人以及學校。蔣紅以汕頭大學女性教育的探索與實踐為例,指出高品質的教育體系應達到增強女性自我意識、提高女性上司意識和責任意識的效果。

鄭寶蓮以新加坡管理大學為例,基于自己的觀察和管理經驗,探讨了大學生和研究所學生心理韌性建設的障礙,以及他們與學生良好表現的重要關系。通過為新加坡管理大學引入新架構,她展示了學校如何通過生動的金字塔隐喻和生動的現實生活中的例子來增強學生的心理彈性。

何紅以《學生對性騷擾的認知、态度和反應行為:性别視角的調查》為題,介紹了其研究團隊對大學生性騷擾的研究成果。被視為公民"專職保護"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今年生效。關于性騷擾的規定引起了社會的關注和讨論。性騷擾是世界各國面臨的共同社會問題,民法典第1010條在人格法中規定了性騷擾規則,具有重要意義。文獻梳理發現,中國校園性騷擾的定義并不統一,對高校性騷擾的關注有待加強,跨學科研究和實證研究有待進一步發展。結合對研究資料的分析,她建議,應從家庭、學校和社會三個層面改善高校性騷擾治理。特别是要營造自由平等、尊重、愛的家庭氛圍,在家庭層面開展性與性别平等教育,學校要明确對性騷擾"零容忍",完善預防制度,提高職工和學生對性騷擾的認識,加強大學生全面性教育和性别平等教育, 進一步加強性别平等教育及相關法律法規的宣傳和普及,營造良好的社會文化氛圍。

來源:中國 Dail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