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青綠腰”是如何練成的?

高髻青衣的少女們款款而行

在熱鬧的總台春晚舞台

吹來一股清新之風

舞蹈詩劇《隻此青綠》選段

昨夜引來網友刷屏

“太美了!”

“青綠腰”是如何練成的?
“青綠腰”是如何練成的?
“青綠腰”是如何練成的?
“青綠腰”是如何練成的?
“青綠腰”是如何練成的?

每一幀都像古畫

動圖看不夠!

戳視訊

再“入畫”一次

就是要帶你“入畫”

事實上,總台春晚展示的僅是《隻此青綠》衆多令人屏息場面的幾個瞬間。

《隻此青綠》首演于2021年8月,由中國舞壇“雙子星”周莉亞、韓真擔任總編導。

這部舞蹈詩劇對話北宋天才畫家王希孟,“舞繪”的是青綠山水畫的巅峰之作《千裡江山圖》,至今已在全國16城巡演五十餘場。

2021年10月,《隻此青綠》選段“入畫”登陸《國家寶藏·展演季》首期,獲244萬點選播放;2021年12月,《隻此青綠》選段“青綠”登上2021“最美的夜”bilibili跨年晚會,與1.8億觀衆實時線上共鑒東方美學。

為創作《隻此青綠》,編導們幾乎看遍了宋代的詩詞、繪畫,買了非常多資料,用時近1年8個月才将它搬上舞台。

《千裡江山圖》中的礦物質顔料(石青、石綠)曆經千年而未衰,即使在幽暗的環境中依然泛着寶石的光芒,主創團隊正是從這一細節處提煉出“青綠”的意象。

青綠是劇中唯一一個抽象的、寫意的角色。它是《千裡江山圖》的魂,也是全劇的美學提純,無生命,但有溫度。

“青綠腰”是如何練成的?

有沒有被舞蹈演員們的“青綠腰”美到?

“青綠腰”是如何練成的?
“青綠腰”是如何練成的?

做出“青綠腰”動作需要很強的腰腹力量,《隻此青綠》的舞蹈演員們私下經常進行體能訓練。日積月累的訓練,才造就我們看到的絕美“青綠腰”。

“心中若能容丘壑,下筆方能彙山河。”《隻此青綠》打動我們的不隻是美妙的舞台動作,還有演員呈現出的沉穩與傲骨。

編導說,為了讓演員們沉下心,先讓演員們用半個多月練習“安靜”,才正式開始編排。排練時,還用了大量詩歌引導。

舞蹈走出劇場,亮相新媒體

導演組在舞台視覺效果上,也花了大功夫。

總台春晚副總導演鄒為說:“《隻此青綠》從舞蹈來說是一個精品。帶給我們的一個問題就是,如何把一個劇場的作品搬到一号演播大廳,讓它适合春晚的舞台。

是以我們在創作時,通過XR、全息掃描等前沿科技技術手段,用虛拟做了鏡面的效果,配合舞蹈的呈現。

在詩劇的選段中,把8分鐘壓縮到6分鐘,并結合春晚舞台視覺效果進行改編,為觀衆呈上視覺盛宴的同時,讓觀衆了解《千裡江山圖》,展現出作品追尋中華文明根脈的意義。”

你有沒有被《隻此青綠》帶入畫中?

聊聊你的感受吧

來源:央視網綜合央視新聞、春晚、上觀新聞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