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仲永5歲就能題詩,還能做到文采出衆,知道此事的人都感到驚奇,特奉他為神童。然而仲永的父親并沒有好好地培養他的天賦,隻注重眼前利益,不讓他入學讀書,反而終日帶他四處拜訪,以求得賞銀,最終讓他淪為普通人。仲永的結局讓人感懷,其悲劇給後人的警示是:天資再好,後天的學習也是不可或缺的。

何雪豪
芸芸衆生,我們中間的大多數都是普通人,是靠努力來澆灌夢想之花,但總有一些人如方仲永一般,在某些方面天賦異禀。河南開封就出現了一位神童,名叫何雪豪,小小年紀就鐘愛算術,且珠心算天賦奇佳。父母感其天資聰慧,是以倍感珍惜,并着重培養。
個人天賦加上後天培養,何雪豪在5歲時就獲得了國際大獎。不僅如此,這個自帶光芒的小神童還得到了中國解放軍軍事經濟學院的青睐,錄取他時,他還隻有8歲,軍校還許諾将承擔他上學和生活的所有費用。那麼這個天才男孩為何會如此優秀?他到底是怎麼做到的?今天,我們就來說說他的故事。
何雪豪和母親
少時啟蒙,鐘愛算術
何雪豪在出生前夕,家人就對他滿懷期待,原因是當時他的父母已至不惑之年,這個小生命的到來完全就是意外之喜。2003年1月,何母在得知自己懷孕的當天,還特意和大兒子通了電話分享喜訊,在電話那端,已經成年的哥哥也加入了期待新生命降臨家庭的大軍。何雪豪出生後,父母把他們全部的愛傾注在他身上,這個小小的孩子就是在蜜罐中漸漸長大的。
父母雖然隻是普通勞工,但之前已有了養育孩子的經驗,還成功地把何雪豪的哥哥送入了大學,如今已經快要畢業的哥哥不再讓父母操心了,幼兒時期的何雪豪就這樣有機會“霸占”父母全部的愛。父母已經下崗,大多數時間都賦閑在家,等何雪豪1歲以後,如何培養出更優秀的孩子,就成為這個家庭的頭等大事。
圖檔來源于網絡
按說何家父母已經有了豐富的育兒經驗,但是為了适應時代變遷,更好地教育孩子成長,他們還特地四處搜尋育兒書籍。晚上何雪豪香甜地入睡了,父母卻還伏在案頭研讀育兒書,等這些搜尋來的書基本看完,他們覺得掌握的知識還是不夠,對自己的能力也還是不滿意,專門上網去取育兒經。僅有1歲的何雪豪還是太小了,父母卻已經迫不及待地在他身上驗證學習成果了。
在每天的飯後,别的小朋友可能是到了飯後甜點時間,但何雪豪已經被學習支配了。母親和何雪豪坐在桌前,面前總會堆着各種小本子,母親會先把識字本拿過來,攤開本子,準備授課。何雪豪覺得自己應該不喜歡識字課,他的反抗就是允許自己偶爾出神,最讓他得意的是,這連細心的母親都沒有發現。
熬過了識字課,終于到了數學課,這時的母親就會教何雪豪數數,何雪豪很是開心,學得動力十足。母親已經學習到了很多育兒知識,知道對待孩子的教育要循序漸進。在母親不厭其煩地教導下,何雪豪2歲時就認識了500多個漢字,如此遠超同齡人的能力歸功于母親,當然這還要感謝何雪豪的配合。畢竟這個年齡段的孩子,能樂意把時間分給學習很是不易。
3歲的何雪豪已經可以簡單計算了,此時的父母似乎認識到了兒子能有如此“成就”已是非常厲害了,開始注重勞逸結合,認為不能扼殺孩子的天性,特意買了玩具以資鼓勵。同齡孩子見到玩具肯定會兩眼發光,但玩具在何雪豪這裡,并沒有感受到主人的熱情,早早就被擱置到了一邊。何雪毫不愛玩玩具,卻偶然發現了“新玩具”。
這是一個已經沾灰的老算盤,何雪豪把它從雜貨堆裡解救出來,隻是随意撥弄了幾下,稚嫩的小手指上就沾滿了灰塵。母親見狀也不責怪,把兒子和算盤一起拎到了水龍頭下沖洗,這算是無聲的鼓勵,何雪豪成功地接收到了,此後算盤就是他的娛樂項目。自從何雪豪喜歡玩算盤後,母親特地留意他的言行舉止,每每回想起了兒子平日在算術方面的表現,堅定地認為讓兒子學習珠心算應該是最好的選擇。
天賦異禀,斬獲大獎
4歲的何雪豪,被母親“硬塞”進了一個珠心算教育訓練班,隻因為珠心算在當時太受歡迎。教育訓練班對外表示名額有限,望子成龍的家長們都不顧自家孩子的意願,目的是不想讓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母親多方打聽,實地考察,才選到了一個好的教育訓練班,報名人數衆多,這才發生了好不容易把何雪豪“硬塞”進去的情況。
何雪豪在進入教育訓練班之前,對珠心算還沒有一個明确的定義,父母講不清楚的事,隻有教育訓練班裡面的老師能夠給他講清楚,這是他發現這裡的第一個好處。所謂的珠心算,其實就是利用算盤,進行加減乘除等計算方法,當熟練操作算盤後,就可以把運算在大腦中完成,脫口而出需要計算的答案。
在珠心算教育訓練班裡,許多小朋友是真正意義上的被父母塞進來的,他們上課從不認真,從進門的那一刻就在等待老師釋出放學的指令。隻有何雪豪,他會從始至終十分認真地聽課練習,才到了教育訓練班不久,就表現出了驚人的天賦。何雪豪年齡最小,但他每次的表現都會出乎老師們的意料,老師們從他身上找到了授課的成就感,還特意和他的母親說明了此事。
母親很是高興,但心底還有些不确定,就帶着這顆不确定的心,在從教育訓練班接到何雪豪後,順路進入了超市買東西。母親先在超市買了一些居家用品,在她去蔬果區挑菜的空檔,何雪豪獨自一人在超市閑逛起來。何雪豪突然看到一個新奇的玩具,連忙就跑過去拉來母親,想讓母親給他買。
何雪豪很少主動索要玩具,按道理母親可以給他買,但是考慮到他如今要好好學習,不能分心,就借口隻帶了100元,錢不夠不能給他買。何雪豪卻脫口而出母親買過東西的總價格,并表示還剩多少錢,這一下就把母親給鎮住了,高興地給他買了玩具。在以後的日常生活裡,何雪豪在算錢數方面越來越娴熟,這更堅定了家人全力培養他的決心。
2008年,何雪豪入學讀書,母親為了更好地照顧他,特意在附近租了房子,悉心照顧他的飲食起居。何雪豪的生活既單調又充實,單調在于,他每天活動的主要地點就是學校、教育訓練班和家裡;充實的是,他已經開始參加各種比賽。在比賽中,何雪豪屢次得獎,為了讓他走得更寬,母親給他請來了更加專業的老師。
母親給何雪豪新請來的老師名叫李俊傑,他的另一重身份就是世界珠心算比賽的裁判。有了專業人士的指導,何雪豪進步飛快,還被推薦到了全國比賽。在大賽中,何雪豪發揮穩定,是以拿到了世界大賽的名額。接下來,最難熬的就是備戰期,陪伴在何雪豪身邊的母親同樣也很辛苦,她的心路曆程就是,一邊嚴厲地督促着何雪豪加緊學習,可有時看着孩子這麼辛苦,又是無比心疼。
正值冬季,大雪封路,教練李俊傑看着窗外,認定今天何雪豪母子不會再來了。可是沒過多久,外面卻響起了敲門聲,打開門一看,來人正是何雪豪和他的母親,他們顯然是徒步而來,十分狼狽。一直等到晚上回去時,母親才幫何雪豪換下了濕漉漉的褲子,母親想推門再囑咐幾聲,而此時的何雪豪早已經困倦地睡着了。
在世界比賽的現場,出現了各國選手,他們中間肯定也多數有珠心算的天賦,此刻能比拼的,就是後天的練習。5歲的何雪豪超常發揮,終不負重托,斬獲了世界二等獎。這份來之不易的成績,背後是對何雪豪努力的嘉獎,更是母親無怨無悔地陪伴換來的。
通過測試,成功入學
大賽結束後,何雪豪成為了當地的名人,被贊譽為神童。何雪豪小小年紀,心裡隻有珠心算,隻有母親替他感受外界的壓力,而壓力來自于,優秀的人為了保持住優秀,隻有繼續往前走,不能回頭,更不能松懈。事實證明,何雪豪保持住了他的優秀,因為在2010年,他收到了解放軍軍事經濟學院的錄取通知。
這是一個什麼學院?何雪豪又是如何被錄取的呢?事情還要從頭說起。
何雪豪和父母
首先,這所軍校有些特殊,尤其是錄取何雪豪的珠心算部隊,自從成立後,一直都是招錄一些神童去培養。追其溯源,就是一旦戰争爆發,戰場上可能會需要他們提供資料,在計算機發展如此迅猛的今天,人腦計算的重要作用也沒有被忽視,因為隻有人腦,才是最為穩妥的。
何雪豪一戰成名,該所軍校上司注意到了他,後來又了解到何雪豪的年齡也符合招錄規定,就向他抛去了橄榄枝。在何雪豪7歲的時候,父母就收到學院的通知,希望他們帶着何雪豪參加錄取考試。父母為何雪豪感到驕傲,就讓何雪豪開始備考,因為此前連世界大獎都能斬獲,此番入學考試對他來說很是輕松。
珠心算部隊
2011年,何雪豪毫無懸念地被錄取了,還收到了正式的錄取通知書,這表明這個小神童将進入軍校,接受适合他的教育。最後父母把他送入了軍校,國家将承擔他後續的上學和生活等所有費用,他将要開啟自己的新生活,他的前途将會是一片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