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情緒失控、容易焦慮,大多數人的煩惱都源于2個字

今天先讓大家思考一個小問題:

牆上畫了一條線,在不觸碰到這條線的前提下,怎樣才能讓它變細一點兒呢?

這個問題來源于一個寓言故事,故事中的國王想了很久都沒有想出方法,于是重金懸賞能答出這道題的人。

時間過去了很久,始終無人能想出讓線條變細的方法。

直到某天來了一個高僧,他拿起筆,在牆上那條線旁邊畫了一條更粗的線,困擾大家許久的問題就這麼被解決了。

在粗線的襯托下,原來那條線真的變細了。

在此之前,大家都隻盯着“細線”本身,挖空心思想着讓它變細的方法,可惜都苦于“不能碰到線”這個前提而無法實作。

而高僧之是以能輕易解開這個難題,就在于他有更大的格局,他看到了細線之外更廣闊的天地。

曾國藩曾說:“謀大事者首重格局。”

其實,不僅僅是謀大事需要格局,日常生活也需要我們有更大的格局。

生活中我們常會有各種各樣的煩惱,解決不完的難題,我們被這些所裹挾,遇事容易暴躁,難以控制自己的情緒,這并非智商不夠,而是格局太小。

格局是對事物認知的範圍,通常指一個人的眼界、胸襟、膽識等心理要素的布局。

真正影響人生幸福感的,不是金錢、權勢等外在因素,而是一個人的格局。

如果把人生比作是一盤棋,那我們首先要學習的不是技巧,而是布局。

情緒失控、容易焦慮,大多數人的煩惱都源于2個字

增加長度,把眼光放長遠

雄鷹之是以可以翺翔于天地間,是因為它的眼中和心中裝着廣闊的山河天地。而隻盯着眼前樹皮裡蟲子的鳥兒隻能在叢林中穿梭,不可能飛到白雲之上。

能夠走到人生高處的,一定是比常人看得更長遠的人。

教育下一代,父母的眼光更要放長遠。

孟母三遷的故事大家耳熟能詳,古往今來,無人不贊頌孟母。正因為她眼光長遠,深知環境對人的影響,幾次搬家隻為找到一個有利于孩子成長的環境,才培養出名垂千古的大思想家孟子。

與之相反的,是《傷仲永》的故事。方仲永天資聰穎,才幾歲就可以指物作詩,許多人慕名請他作詩。他的父親隻看到眼前的利益,把他當作獲利工具,天天帶着他到處拜訪作詩,不讓他學習,最後落得個“泯然衆人矣”的結局。

如果方父能夠把眼光放長遠,以方仲永的天資,再加上後天的學習與努力,結局一定會不一樣。

隻看着眼前,就像拿着一面放大鏡,不斷放大眼前的問題,徒增煩惱,還可能讓自己陷入更糟糕的境地。

例如孩子為了出去玩謊稱作業做完了,父母知道真相後感覺天都要塌了:這孩子不好好讀書,隻學會了撒謊,以後能指望他有什麼出息?

隻看這一件事,父母可能全是對孩子的擔憂和失望。如果父母格局大一點,眼光放長遠一點,就會發現:孩子正是在調皮好動的年紀,為了玩而撒謊的确不對,但也是正常的孩子心性,父母隻需要給出恰當的引導即可。

把眼光放長遠,就是在增加格局的長度,那些以為天大的事,不過就是人生的一件事。

增加寬度,讓心胸更寬廣

有個人買了條漂亮的裙子,穿着新裙子高高興興去上班,卻發現同僚買了同樣的裙子卻比她少花了幾十元。于是她覺得自己吃了個大虧,穿新裙子的好心情煙消雲散,還連着幾天心情郁悶。

這個人的格局可能就值幾十元了。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

有些人情緒反複,遇到點不順心的事就容易陷在其中,無法跳脫出來,就是因為格局太小了。

古語有雲“宰相肚裡能撐船”,心胸寬廣的人,遇到煩心事,就像是往湖裡倒了一包鹽,很快就能稀釋掉。

而格局太小,就像往一杯水裡倒一包鹽,這水肯定是沒法喝了的。

郭德綱現在撐起了相聲界的大半壁江山,有一次他的朋友跟他說,有粉絲罵他的相聲不好笑,簡直是給相聲界丢臉。

聽了朋友的轉述,郭德綱就像沒聽見一樣繼續說他剛才說的話題。朋友氣不過,郭德綱反過來安慰他:“既然聊不到一塊,何必受累?不理便是。”

的确,如果真的是相聲不好聽,可以花時間打磨做出更好的作品。但是如果他把時間都放在和粉絲較勁上,那對他的事業發展将帶來多大的損失呢?

人生可以做的事情很多,沒有必要把時間都放在消磨自己心力的事情上。

那些比你幸福的人,并非都比你遇到的煩心事少,隻是他們有更寬廣的心胸,更豁達的态度,是以這些煩心事不會在他們的生活中掀起大風浪。

一個人發展如何、幸福與否,往往受到内外兩種因素的局限。其中,内在的局限就是心理格局太小了。

有些人越活越狹隘,囿于一方小天地,隻能看見眼前的雞零狗碎。有些人則越活越寬闊。

做人要有格局,放大自己的格局,也是放寬了自己未來的人生路。

格局不是先天性的東西,和所處環境也沒有必然關系。格局是我們心理上對自我的定位,隻要調整心态,就可以建立更大的格局。

希望我們都能擁有更大的格局,減少外界事物對我們的限制,擁有更幸福的人生!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