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續文138:林黛玉死後,2個舅舅一喜一憂,賈赦為何喜,賈政為何憂?喜憂的背後其實是利益的盤算,利益的糾葛。

人們奮鬥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們的利益有關。
同樣,人們所表現出來的一切,底層的邏輯也是利益相關。
林黛玉死後,賈府上下有人喜有人憂,有人悲歎命運的無常,有人感歎生活的悲涼,對于賈赦和賈政來說,有喜有憂,他們為何會這樣呢?
01
人生在世,每個人身份都是多元的,表面上一樣,本質卻各有不同。
賈赦和賈政都是林黛玉的舅舅,但是對于賈府來說,仍有不同。
賈赦表面上跟大家一樣,畢竟是自己妹妹的女兒,血親關系讓他多少有些難以釋懷,但其實内心還不錯,多多少少有些歡喜。
賈赦并非冷酷無情。林黛玉第一次進賈府,他的表現足以讓林黛玉感動。
林黛玉到家裡拜訪,他不友善出面接待,于是讓人傳話說:“連日身上不好,見了姑娘彼此倒傷心,暫且不忍相見。勸姑娘不要傷心想家,跟着老太太和舅母,即同家裡一樣。姊妹們雖拙,大家一處伴着,亦可以解些煩悶。或有委屈之處,隻管說得,不要外道才是。’”
在他這番話的指引下,邢夫人對林黛玉非常尊重,不僅盛情挽留她在家裡用飯,而且在她要離開時,親自送到儀門之外。
王熙鳳過生日,大家一起掏錢湊熱鬧。本來賈母要替林黛玉、賈寶玉出錢,在王熙鳳的提議下,邢夫人替林黛玉掏錢,王夫人替賈寶玉出錢,王熙鳳這樣安排,是基于對賈赦、邢夫人與林黛玉之間的發好關系才做出的決定。
人是社會關系的總和,賈赦這樣做的原因很簡單:林如海官運亨通,林黛玉是妹妹賈敏的親生女兒,他沒有理由不喜歡。
但是,林如海死後,一切都變了樣。(參考依據:林黛玉原名李香玉,是康熙年間蘇州織造李煦的孫女,其父是任兩淮鹽課的李鼎,李煦就是曹雪芹嫡親祖母的胞弟,後來李家被抄家,李鼎病故,李香玉寄居曹家生活。賈元春省親當晚,把紅香綠玉改為怡紅快綠,隐去的就是“香玉”之名。)
人是社會關系的總和,本質不僅僅是指社會關系有用,而且還包括社會關系給自身帶來巨大的波動。
官場交往,豪門貴族,人情如紙張張薄,尤其是林家遭受災禍之後,林黛玉就成了大家避而遠之的對象。
賈赦作為榮國府的掌門人,雖然實質不管榮國府之事,但是遇有大事,他首當其沖。(參考依據:《紅樓夢》第16回,宮裡宣旨讓賈政進宮,賈赦、賈政等不知是何兆頭。隻得急忙更衣入朝。)
是以,林黛玉死後,他不僅心裡沒有任何壓力,反而暗中竊喜。
02
賈政很傷心。
林黛玉對于他來說,寄托着他很多希望,在他的潛意識裡,她嫁給寶玉之後将是賈府的重大轉折。
好妻富三代。
賈母已經用她的生命完美的演繹了這一點,好女人既可以傳承上一代的傳統,又可以創新自己一代的榮耀,更可以培養出下一代的精英。
對于賈政而言,兒子賈寶玉是繡花枕頭,難成大器;賈府進入多事之秋,江南甄家的被抄的遭遇,讓他警醒警覺。他最大的希望,最快的捷徑,就是能将林黛玉娶過門,給兒子改命,給家族改運。
林黛玉是萬裡挑一的人選。
她是探花郎林如海的女兒,又有妹妹賈敏身上的血脈,不僅長得漂亮,而且才華橫溢。
賈府修建大觀園,需要題字寫賦,林黛玉出手不凡,為大觀園的凸碧館、凹晶館以及其它地方題字,他原封不動呈送給賈元春,貴妃一字不改,他也一字不動。(參考依據:《紅樓夢》第76回,林黛玉和史湘去聯詩時,林黛玉說道“實和你說罷,這兩個字還是我拟的呢……誰知舅舅倒喜歡起來,又說:‘早知這樣,那日該就叫他姊妹一并拟了,豈不有趣。’是以凡我拟的,一字不改都用了。”)
賈赦等人擔心林黛玉的身分,懷疑會是以受到牽連。
這是一種短視,林黛玉已經在賈府生活多年,早已與賈府融為一體,(參考依據:《紅樓夢》第35回,賈母如此贊譽寶钗時說道:“提起姊妹,不是我當着姨太太的面奉承,千真萬真,從我們家四個女孩兒算起,全不如寶丫頭”。此時賈元春是賢德妃,早已不是賈家人,是以賈母所說四個女孩是包括林黛玉。)根本劃不清界線。
是以,在他心裡一直有一個執念:想讓寶玉娶黛玉為妻。林黛玉淚盡而亡,希望就此破滅。
哀莫過于心死,無邊無際的悲傷湧上心頭,賈政潸然淚下。
03
同在一個屋檐下,為何親兄弟會有不同感受?
視角不同,利益不同,想法自然不同。
林黛玉的存在對于賈赦來說,是一種不确定性,是一種潛在的危險;對于賈政來說,是一種希望,一根救命的“稻草”。站在不同的立場,兩人想法截然不同。
事實上,兩人想法都是虛幻。封建社會,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對于皇家而言,兩人的想法都很可笑。
兩人想的都是家族利益,皇家想的是皇權利益,在大的利益面前,賈家一族無論怎樣努力,都是犧牲品,都是小利益。
林黛玉死後,賈家很快被抄家,曆經百年富貴的賈府,最終樹倒猢狲散,家破人亡,落入一片白茫茫大地真幹淨。
作者:小涵讀書。一個有溫度的人,有一支帶溫情的筆,熟讀不同版本《紅樓夢》,我不挖熱點,不追八卦,隻求每天寫一個《紅樓夢》的新故事,在不斷探尋故事中,伴您共同感受文學之美。
寫作不易,分享容易,您的關注、收藏、點贊、轉發,在一瞬間就能給予我一生寫作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