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所有事物的組成其實都是一樣的,到目前為止,人類一共發現了118種元素,既有自然界,也有通過人工制造,我們知道萬物都是由這些元素組成的。
無論是山樹、宇宙物體,還是植物和動物,還是我們人類自己,都是由這些元素組成的,以人體為例,構成人體的元素共有60多種,既包括常數元素,也包括微量元素,如碳、氫、氧是構成人體的恒定元素, 而鋅、硒、銅等是人體微量元素的組成。如果這些元素被拆解,它們都是由更小的基本粒子組成的,已知有61個基本粒子,光子就是其中之一,也就是說,世界上的一切都是由這61個基本粒子組成的,宇宙的天體也是如此,我們自己的身體也是如此。

說桌子、椅子、樹木和宇宙物體是由同一個物質組成的比較容易的,但說生命,特别是人類,是由同一個物質組成的,因為人類是深思熟慮和有意識的,這有點令人驚訝。
基本粒子沒有思想,而由基本粒子組成的元素也沒有思想,而由這些元素組成的其他物質自然沒有思想,但人是例外,人有思想,有自主意識,那麼思想和覺知底從何而來?為什麼當不合情理的物質以某種方式結合在一起時,意識就會誕生?這是一個非常有趣和神秘的話題,無論是在科學誕生之前,還是在科學誕生之後,這個問題一直受到不同形式的人類的困擾,而對這個問題的探索一直有兩條不同的路徑,一條是非科學的,另一條是嚴格基于科學的分析。
非科學的探索認為,人類的思想和意識是生在靈魂中,靈魂是一種特殊的存在,它們存在于身體誕生之前,身體誕生後不會死亡,但這種"靈魂"賦予了人類的思想和意識。
這種觀點可能看起來很迷信,但它不是迷信,迷信是反科學的,這種觀點是不科學的。反科學和非科學是不同的,所有涉及科學的問題要麼可以證明,要麼可以證明是錯誤的,而靈魂恰恰是一個既不能證明也不能證明是錯誤的問題,是以這簡直就是一個非科學的問題,是以沒有必要讨論,沒有讨論的價值。是以,讓我們來看看科學是如何了解思想和意識的起源的。世界上的一切都由61個基本粒子組成,61個基本粒子可以産生118種不同組合的元素。
已知的元素有118種,其中92種是在自然界中發現的,26種是通過合成獲得的,但這并不意味着人類有能力像造物主一樣創造物質。
其實,118個元素在宇宙中是客觀的,但是因為有些元素的衰變周期非常短,比如元素Og 118,它隻在千分之一秒内衰變,然後衰變成116号元素,并繼續以非常快的速度向下衰變,是以這些元素在自然界中很難找到, 是以我們隻能通過人工合成來獲得它。如果一個元素不能在自然界中客觀地存在,那麼無論科學進步多遠,它都無法在宇宙中産生,是以,具有118個元素的元素周期表雖然還沒有結束,但總會走到盡頭。話又說回來,為什麼61個基本粒子會産生這麼多性質截然不同的元素呢?因為它們的組合與結構不同。
不同的組合和結構可以産生不同的物質,而不斷擴大的宏觀膨脹是一樣的,這118種元素可以組合成無數的物質,比如宇宙物體、岩樹、電視電腦等等。
所有物質在微觀層面上都是相同的,但不同的組合産生的性質和用途非常不同的物質。而我們人類的思想和意識來源于大腦的活動,而大腦的組織結構極其複雜,它有數百億個細胞,每個細胞都有大量的神經突觸,而這些細胞通過神經突觸形成一個龐大而複雜的神經網絡,思想和意識就誕生于其中。簡單地說,思想和意識的本質實際上是大腦中神經元細胞的生理電活動。這樣的解釋似乎有點太簡單了,既然是大腦的生理電活動,為什麼我是我,而你就是你呢?這确實是一個問題,一個暫時無法回答的問題,不編造一個傻瓜編造,隻有更深入地了解人腦的機制和意識的本質,才能逐漸解開這個謎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