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蘇芬戰争:百萬蘇軍面對9個師的芬蘭軍隊,戰死人數卻是對手的8倍

作者:兔子戴上帽子就是冤

芬蘭位于北歐,是典型的北歐國家,三分之一的土地面積位于北極圈,寒冷而漫長的冬季,這裡也是成千上萬湖泊的著名之地,聖誕老人的故鄉,從12世紀開始,芬蘭逐漸被瑞典控制,在1808年的芬蘭戰争中,瑞典被俄羅斯擊敗, 芬蘭後來并入俄羅斯,成為俄羅斯自治的大公爵。

1917年俄國爆發十月革命,蘇聯成立,芬蘭趁機于1917年12月6日宣布獨立,并很快得到蘇維埃政府的承認,蘇維埃政府于1920年劃定了邊界,并于1932年和1935年簽署了《蘇芬互助條約》和《蘇芬互助條約》。 分别。

蘇芬戰争:百萬蘇軍面對9個師的芬蘭軍隊,戰死人數卻是對手的8倍

俄國的十月革命

随着希特勒的掌權以及德國和意大利的法西斯獨裁統治,戰争的陰雲開始籠罩着歐洲,蘇聯當時是孤立的,特别危險,是以蘇聯打算效仿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榜樣,并建立英法聯盟來遏制德國的擴張。 但英國和法國隻想把德國侵略的責任歸咎于蘇聯,蘇聯不得不與德國進行和談,同樣擔心第一次世界大戰重演,雙方于1939年8月23日簽署了《蘇德互不侵犯條約》和《蘇聯與德國秘密協定》,德國承認拉脫維亞, 愛沙尼亞和芬蘭是蘇聯感興趣的地區,這為蘇聯的下一步行動奠定了基礎。

蘇芬戰争:百萬蘇軍面對9個師的芬蘭軍隊,戰死人數卻是對手的8倍

蘇聯和德國之間的互不侵犯條約原文

蘇聯知道,德國隻是與英法打交道,暫時穩定自己,當德國清理完英國和法國後,下一個目标就是自己,而蘇聯的西方鄰國根本沒有能力對抗德國,甚至可能求助于德國,以保證自身的安全。 蘇聯決定修建東部防線,與蘇聯的西部鄰國進入體系,蘇聯抵抗德國入侵前哨基地,其中蘇芬邊境離列甯格勒太近,一旦芬蘭與德國接壤,後果不堪設想。是以,蘇聯希望卡累利阿地峽和芬蘭灣北部保證列甯格勒的安全。

為了實作其目标,蘇聯政府提出芬蘭租借漢科半島30年,允許蘇聯建立海軍基地,同時将芬蘭遷至卡累利阿地峽邊界以北20至25公裡,并移走芬蘭灣的一些島嶼,巴基和斯萊德尼半島上共有2,761平方公裡的土地被割讓給蘇聯。 作為交換,從1939年10月開始,東卡累利阿的5,523公裡土地移交給芬蘭。應蘇聯的要求,芬蘭同意将芬蘭灣的一些島嶼割讓給蘇聯,以便與蘇聯上司人斯大林和外交部長莫洛托夫進行談判,但強烈反對割讓卡累利阿地峽并租借漢科半島,該半島最終于1939年11月13日崩潰,蘇芬戰争爆發。

蘇芬戰争:百萬蘇軍面對9個師的芬蘭軍隊,戰死人數卻是對手的8倍

蘇聯向芬蘭提出的土地交換方案

1939年11月26日,卡累利阿地峽的蘇軍遭到炮擊,造成4人死亡,9人受傷,莫洛托夫聲稱對芬蘭軍隊負責,并要求芬蘭軍隊撤退20至25公裡,芬蘭政府否認了炮擊,雙方被要求同時撤離。 雖然成立了一個聯合調查小組來調查此事,但莫洛托夫拒絕了芬蘭政府的提議,并于11月28日宣布将撕毀蘇聯和芬蘭之間的互不侵犯條約。戰争即将爆發。

1939年11月30日0915時,蘇聯空軍開始轟炸赫爾辛基和維堡,09時30分,蘇軍士兵向長達1000多公裡的蘇芬邊境發動進攻,蘇芬戰争爆發,為了迅速結束戰争,蘇軍共投入了45萬軍隊, 1,500輛坦克,1,800門火炮,800架飛機,以及波羅的海和北方艦隊的50,000名士兵。芬蘭的常備軍隻有3.2萬人,即使經過全國動員,也隻有9個師12.7萬人,戰前芬蘭隻有60輛坦克、104架飛機、100多門火炮,可以說蘇聯和芬蘭根本不是一個規模的對手。

蘇聯軍隊計劃分别由第7和第8集團軍沿着卡累利阿地峽和拉多加湖發動重大攻勢,而第9和第14集團軍的任務是遏制芬蘭軍隊并阻止瑞典和西方對芬蘭的援助,芬蘭打算堅持南部的曼納海姆線,并積極呼籲國際社會提供援助以抵抗蘇聯的入侵。

蘇芬戰争:百萬蘇軍面對9個師的芬蘭軍隊,戰死人數卻是對手的8倍

蘇芬河兩岸部隊部署地圖

1939年12月10日,蘇軍第7集團軍在海空部隊的掩護下突破安全區,進入曼納海姆防線的前沿陣地,深入芬蘭領土25至65公裡,推進50至80公裡後,第8集團軍也被芬蘭軍隊的頑強抵抗所阻擋。 被迫停止進攻,轉為防禦,2個師被嚴重破壞。

蘇芬戰争:百萬蘇軍面對9個師的芬蘭軍隊,戰死人數卻是對手的8倍

與南部的兩個集團軍相比,中央第9集團軍更為慘淡,第9集團軍的任務是占領奧盧港,芬蘭人被切斷了距離,而沖到前線的是第163師,芬蘭軍隊故意引誘敵人深陷,第163師急于前進,逐漸與其他部隊保持距離, 芬蘭軍隊于12月17日發動反攻,分裂了第163師,第44師在沒有任何冬季戰鬥準備的情況下前來救援,士兵又冷又餓,芬蘭不斷派出小部隊騷擾他們,并摧毀了蘇軍脆弱的後勤,1940年1月6日,芬蘭軍隊發動了總攻, 第44師很快被徹底摧毀,僅芬蘭軍隊的步槍就俘虜了6000個機關,第122師和第88師的增援部隊幾乎被芬蘭軍隊完全摧毀,第9集團軍嚴重受損,大隊指揮官崔克富被免職。

蘇芬戰争:百萬蘇軍面對9個師的芬蘭軍隊,戰死人數卻是對手的8倍

在蘇芬戰争中喪生的蘇聯士兵

北方的第14集團軍在海軍掩護下,占領了斯萊德尼和雷基奇半島的部分地區,深入芬蘭150至200公裡,切斷了芬蘭與其盟國之間唯一的海上通道,這是蘇聯在蘇聯的唯一海上航線芬蘭戰争初期的最大成就, 從蘇軍攻勢到1940年1月初,弱小的芬蘭爆發了一支強大的戰鬥力,在800公裡長的戰線上阻止了蘇軍的進攻,并給了蘇軍沉重的打擊,特别是在殲滅第163和第44師的戰鬥中,蘇軍消滅了27,500名蘇軍,俘虜了1,500名俘虜, 并繳獲了120門火炮和50輛坦克,代價是造成900人死亡,1 770人受傷。

蘇芬戰争:百萬蘇軍面對9個師的芬蘭軍隊,戰死人數卻是對手的8倍

一輛被芬蘭軍隊扣押的蘇聯坦克

在早期的慘敗之後,蘇聯決定花一個月的時間調整其部署,以準備更大規模的進攻,斯大林聽取了蘇聯總參謀長沙波什尼科夫的建議,放棄了将芬蘭分成兩部分的計劃,并集中其絕對優勢突破曼納海姆防線, 斯大林下令在前線增派三個集團軍,并組建西北軍,由提姆·辛戈擔任陸軍司令,提姆·辛戈抵達後,大批不稱職的進階軍官,調整戰略戰術,一起訓練踏步機,部署重型火炮對抗曼納赫姆防線的掩體, 并模仿芬蘭軍隊組建适應當地戰鬥環境的滑雪部隊。

蘇芬戰争:百萬蘇軍面對9個師的芬蘭軍隊,戰死人數卻是對手的8倍

蘇聯元帥蒂莫·辛戈

經過精心準備,蘇軍于1940年2月11日恢複進攻,蘇空軍對芬蘭陣地進行了地毯式轟炸,而來自卡累利阿地峽的2,800門蘇軍火炮繼續轟炸芬蘭陣地和飛機在炮兵的掩護下,蘇軍重型坦克編隊沖入芬蘭的防禦陣地, 大量步兵跟随坦克,傷亡慘重,2月13日蘇軍突破曼納海姆防線主力區,迅速擴大戰果,14日,蘇軍擊敗芬蘭軍隊,16日,蘇軍成功突破芬蘭軍隊的第一道防線。

蘇芬戰争:百萬蘇軍面對9個師的芬蘭軍隊,戰死人數卻是對手的8倍

芬蘭軍隊堅守陣地

蘇軍調整部署後,于2月28日重新發動攻勢,芬蘭軍隊潰敗,第7和第13大隊都進入第二道防線,曼納海姆防線完全無效,到3月12日,維堡的大部分已被蘇軍占領,芬蘭政府沒有看到敵人, 要求瑞典政府斡旋,與蘇聯重新談判,3月8日雙方回到談判桌前,蘇聯要求将整個卡累利阿地峽、拉多加湖、斯拉德尼半島、雷科克半島割讓給蘇聯,漢科半島及周邊島嶼永久租借給蘇聯, 随着戰争局勢的惡化,芬蘭政府不得不同意這些條件,3月12日,雙方在莫斯科簽署了一項條約,從莫斯科時間3月13日12:00起停止所有軍事行動。

蘇芬戰争:百萬蘇軍面對9個師的芬蘭軍隊,戰死人數卻是對手的8倍

紅色是芬蘭在蘇芬戰争結束後割讓的土地

在整個蘇戰争中,蘇聯花費了100多萬軍隊與芬蘭作戰,而芬蘭隻有9個師,隻有15萬民兵,蘇聯支付了20萬人,以如此大的差距死亡25萬人,付出了沉重的代價,而芬蘭方面隻有25,000人死亡, 55000人受傷,蘇聯戰争死亡人數達到對手的八倍,可以說蘇聯在全世界面前都丢了面子。

這場戰争對後來的第二次世界大戰産生了很大的影響,其中蘇聯軍隊的糟糕表現促成了德國法西斯入侵蘇聯的野心,并為蘇德戰争的爆發奠定了基礎,這場戰争失去了相當于芬蘭10%的土地,芬蘭人多麼願意休息得這麼好, 複仇的種子在芬蘭人的心中開始萌芽,并最終促使芬蘭加入軸心國陣營,以利用德國的力量收複失地。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