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苏芬战争:百万苏军面对9个师的芬兰军队,战死人数却是对手的8倍

作者:兔子戴上帽子就是冤

芬兰位于北欧,是典型的北欧国家,三分之一的土地面积位于北极圈,寒冷而漫长的冬季,这里也是成千上万湖泊的著名之地,圣诞老人的故乡,从12世纪开始,芬兰逐渐被瑞典控制,在1808年的芬兰战争中,瑞典被俄罗斯击败, 芬兰后来并入俄罗斯,成为俄罗斯自治的大公爵。

1917年俄国爆发十月革命,苏联成立,芬兰趁机于1917年12月6日宣布独立,并很快得到苏维埃政府的承认,苏维埃政府于1920年划定了边界,并于1932年和1935年签署了《苏芬互助条约》和《苏芬互助条约》。 分别。

苏芬战争:百万苏军面对9个师的芬兰军队,战死人数却是对手的8倍

俄国的十月革命

随着希特勒的掌权以及德国和意大利的法西斯独裁统治,战争的阴云开始笼罩着欧洲,苏联当时是孤立的,特别危险,因此苏联打算效仿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榜样,并建立英法联盟来遏制德国的扩张。 但英国和法国只想把德国侵略的责任归咎于苏联,苏联不得不与德国进行和谈,同样担心第一次世界大战重演,双方于1939年8月23日签署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和《苏联与德国秘密协定》,德国承认拉脱维亚, 爱沙尼亚和芬兰是苏联感兴趣的地区,这为苏联的下一步行动奠定了基础。

苏芬战争:百万苏军面对9个师的芬兰军队,战死人数却是对手的8倍

苏联和德国之间的互不侵犯条约原文

苏联知道,德国只是与英法打交道,暂时稳定自己,当德国清理完英国和法国后,下一个目标就是自己,而苏联的西方邻国根本没有能力对抗德国,甚至可能求助于德国,以保证自身的安全。 苏联决定修建东部防线,与苏联的西部邻国进入体系,苏联抵抗德国入侵前哨基地,其中苏芬边境离列宁格勒太近,一旦芬兰与德国接壤,后果不堪设想。因此,苏联希望卡累利阿地峡和芬兰湾北部保证列宁格勒的安全。

为了实现其目标,苏联政府提出芬兰租借汉科半岛30年,允许苏联建立海军基地,同时将芬兰迁至卡累利阿地峡边界以北20至25公里,并移走芬兰湾的一些岛屿,巴基和斯莱德尼半岛上共有2,761平方公里的土地被割让给苏联。 作为交换,从1939年10月开始,东卡累利阿的5,523公里土地移交给芬兰。应苏联的要求,芬兰同意将芬兰湾的一些岛屿割让给苏联,以便与苏联领导人斯大林和外交部长莫洛托夫进行谈判,但强烈反对割让卡累利阿地峡并租借汉科半岛,该半岛最终于1939年11月13日崩溃,苏芬战争爆发。

苏芬战争:百万苏军面对9个师的芬兰军队,战死人数却是对手的8倍

苏联向芬兰提出的土地交换方案

1939年11月26日,卡累利阿地峡的苏军遭到炮击,造成4人死亡,9人受伤,莫洛托夫声称对芬兰军队负责,并要求芬兰军队撤退20至25公里,芬兰政府否认了炮击,双方被要求同时撤离。 虽然成立了一个联合调查小组来调查此事,但莫洛托夫拒绝了芬兰政府的提议,并于11月28日宣布将撕毁苏联和芬兰之间的互不侵犯条约。战争即将爆发。

1939年11月30日0915时,苏联空军开始轰炸赫尔辛基和维堡,09时30分,苏军士兵向长达1000多公里的苏芬边境发动进攻,苏芬战争爆发,为了迅速结束战争,苏军共投入了45万军队, 1,500辆坦克,1,800门火炮,800架飞机,以及波罗的海和北方舰队的50,000名士兵。芬兰的常备军只有3.2万人,即使经过全国动员,也只有9个师12.7万人,战前芬兰只有60辆坦克、104架飞机、100多门火炮,可以说苏联和芬兰根本不是一个规模的对手。

苏联军队计划分别由第7和第8集团军沿着卡累利阿地峡和拉多加湖发动重大攻势,而第9和第14集团军的任务是遏制芬兰军队并阻止瑞典和西方对芬兰的援助,芬兰打算坚持南部的曼纳海姆线,并积极呼吁国际社会提供援助以抵抗苏联的入侵。

苏芬战争:百万苏军面对9个师的芬兰军队,战死人数却是对手的8倍

苏芬河两岸部队部署地图

1939年12月10日,苏军第7集团军在海空部队的掩护下突破安全区,进入曼纳海姆防线的前沿阵地,深入芬兰领土25至65公里,推进50至80公里后,第8集团军也被芬兰军队的顽强抵抗所阻挡。 被迫停止进攻,转为防御,2个师被严重破坏。

苏芬战争:百万苏军面对9个师的芬兰军队,战死人数却是对手的8倍

与南部的两个集团军相比,中央第9集团军更为惨淡,第9集团军的任务是占领奥卢港,芬兰人被切断了距离,而冲到前线的是第163师,芬兰军队故意引诱敌人深陷,第163师急于前进,逐渐与其他部队保持距离, 芬兰军队于12月17日发动反攻,分裂了第163师,第44师在没有任何冬季战斗准备的情况下前来救援,士兵又冷又饿,芬兰不断派出小部队骚扰他们,并摧毁了苏军脆弱的后勤,1940年1月6日,芬兰军队发动了总攻, 第44师很快被彻底摧毁,仅芬兰军队的步枪就俘虏了6000个单位,第122师和第88师的增援部队几乎被芬兰军队完全摧毁,第9集团军严重受损,大队指挥官崔克富被免职。

苏芬战争:百万苏军面对9个师的芬兰军队,战死人数却是对手的8倍

在苏芬战争中丧生的苏联士兵

北方的第14集团军在海军掩护下,占领了斯莱德尼和雷基奇半岛的部分地区,深入芬兰150至200公里,切断了芬兰与其盟国之间唯一的海上通道,这是苏联在苏联的唯一海上航线芬兰战争初期的最大成就, 从苏军攻势到1940年1月初,弱小的芬兰爆发了一支强大的战斗力,在800公里长的战线上阻止了苏军的进攻,并给了苏军沉重的打击,特别是在歼灭第163和第44师的战斗中,苏军消灭了27,500名苏军,俘虏了1,500名俘虏, 并缴获了120门火炮和50辆坦克,代价是造成900人死亡,1 770人受伤。

苏芬战争:百万苏军面对9个师的芬兰军队,战死人数却是对手的8倍

一辆被芬兰军队扣押的苏联坦克

在早期的惨败之后,苏联决定花一个月的时间调整其部署,以准备更大规模的进攻,斯大林听取了苏联总参谋长沙波什尼科夫的建议,放弃了将芬兰分成两部分的计划,并集中其绝对优势突破曼纳海姆防线, 斯大林下令在前线增派三个集团军,并组建西北军,由提姆·辛戈担任陆军司令,提姆·辛戈抵达后,大批不称职的高级军官,调整战略战术,一起训练踏步机,部署重型火炮对抗曼纳赫姆防线的掩体, 并模仿芬兰军队组建适应当地战斗环境的滑雪部队。

苏芬战争:百万苏军面对9个师的芬兰军队,战死人数却是对手的8倍

苏联元帅蒂莫·辛戈

经过精心准备,苏军于1940年2月11日恢复进攻,苏空军对芬兰阵地进行了地毯式轰炸,而来自卡累利阿地峡的2,800门苏军火炮继续轰炸芬兰阵地和飞机在炮兵的掩护下,苏军重型坦克编队冲入芬兰的防御阵地, 大量步兵跟随坦克,伤亡惨重,2月13日苏军突破曼纳海姆防线主力区,迅速扩大战果,14日,苏军击败芬兰军队,16日,苏军成功突破芬兰军队的第一道防线。

苏芬战争:百万苏军面对9个师的芬兰军队,战死人数却是对手的8倍

芬兰军队坚守阵地

苏军调整部署后,于2月28日重新发动攻势,芬兰军队溃败,第7和第13大队都进入第二道防线,曼纳海姆防线完全无效,到3月12日,维堡的大部分已被苏军占领,芬兰政府没有看到敌人, 要求瑞典政府斡旋,与苏联重新谈判,3月8日双方回到谈判桌前,苏联要求将整个卡累利阿地峡、拉多加湖、斯拉德尼半岛、雷科克半岛割让给苏联,汉科半岛及周边岛屿永久租借给苏联, 随着战争局势的恶化,芬兰政府不得不同意这些条件,3月12日,双方在莫斯科签署了一项条约,从莫斯科时间3月13日12:00起停止所有军事行动。

苏芬战争:百万苏军面对9个师的芬兰军队,战死人数却是对手的8倍

红色是芬兰在苏芬战争结束后割让的土地

在整个苏战争中,苏联花费了100多万军队与芬兰作战,而芬兰只有9个师,只有15万民兵,苏联支付了20万人,以如此大的差距死亡25万人,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而芬兰方面只有25,000人死亡, 55000人受伤,苏联战争死亡人数达到对手的八倍,可以说苏联在全世界面前都丢了面子。

这场战争对后来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其中苏联军队的糟糕表现促成了德国法西斯入侵苏联的野心,并为苏德战争的爆发奠定了基础,这场战争失去了相当于芬兰10%的土地,芬兰人多么愿意休息得这么好, 复仇的种子在芬兰人的心中开始萌芽,并最终促使芬兰加入轴心国阵营,以利用德国的力量收复失地。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