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00萬蘇軍對陣10萬芬蘭軍隊,為何蘇軍傷亡過半,慘勝收場?

作者:趣史微視訊

暴風雪過後,芬蘭樹林裡的雪更厚了。晚上,蘇聯士兵在野外點燃的木頭裡用空的汽油桶紮營,坐在周圍取暖。

突然,一聲槍響,一個吹口哨的人倒在地上。燃燒火的蘇軍士兵立即散去,躺在地上,漫無目的地向周圍的叢林開火。

蘇聯士兵不知道他們的對手在哪裡,但他們的子彈精确地擊中了他們。在不到二十分鐘的時間裡,蘇軍縱隊被徹底殲滅。

與此同時,芬蘭士兵西蒙·海耶(Simon Haye)的狙擊手記錄增加了一些數字,自戰争開始以來,已有500多名蘇聯軍官在他的槍下喪生。

100萬蘇軍對陣10萬芬蘭軍隊,為何蘇軍傷亡過半,慘勝收場?

1939年11月30日,上午9點15分.m,蘇聯轟炸機出現在芬蘭城市上空,飛機的門打開,炸彈像雨一樣從天而降。

十五分鐘後,蘇聯地面部隊越過1,500多公裡的邊界,向内陸推進到芬蘭,而蘇聯海軍艦艇則在波羅的海水域尋找芬蘭船隻。

戰争時期,蘇聯人口超過1.7億,隻有數百萬軍隊,僅在兩國邊境就有數十萬軍隊,而芬蘭人口不到400萬,該地區隻有10萬軍隊。

如此鮮明的權力對比增強了蘇聯的信心,即蘇聯人認為芬蘭會變得脆弱,需要長達十幾天的時間推翻現有的芬蘭政府,并建立一個新的親蘇政權。

但出乎意料的是,他們一廂情願的想法是錯誤的,而且大錯特錯,以至于蘇聯人後來毫不掩飾這一點。

100萬蘇軍對陣10萬芬蘭軍隊,為何蘇軍傷亡過半,慘勝收場?

蘇聯和芬蘭實際上非常接近,他們都是沙皇俄羅斯的一部分。1809年,沙皇俄國通過戰争将芬蘭從瑞典手中奪走。

一百多年來,芬蘭一直處于沙皇的統治之下。結果,1917年俄國的一系列革命使沙皇不複存在,包括芬蘭在内的幾個國家宣布獨立并成為主權國家。

革命後,俄國成為蘇維埃俄國,然後陷入全面内戰;

但芬蘭的内戰很快就以資産階級的勝利而告終,蘇維埃俄國經過多年的艱苦鬥争,終于确立了無産階級的上司地位。

當蘇聯還在打内戰時,芬蘭與芬蘭簽署了和平條約:蘇聯承認芬蘭的獨立,并建立了兩國的邊界,這兩個國家已經分離(注:蘇聯成立于1922年)。

100萬蘇軍對陣10萬芬蘭軍隊,為何蘇軍傷亡過半,慘勝收場?

(注:納粹德國)

獨立後,芬蘭對蘇聯奉行和平友好的外交政策,希望蘇聯的主權是完全不可侵犯的。

蘇聯最初并沒有敵視這個鄰國,兩國簽署了和平、友好和不侵略條約。

但到了20世紀30年代,歐洲的局勢發生了變化,納粹德國的崛起無疑使世界大戰随時可能再次發生。

在這種情況下,芬蘭和蘇聯都必須考慮如何處理這種情況。芬蘭作為一個小國,關心的是保持嚴格中立,不卷入戰争。

是以,它與其他幾個歐洲國家組成了一個中立的集團,這些國家都表示他們不會加入德國或英國和法國。

作為一個大國,蘇聯知道,一旦戰争爆發,遲早會陷入其中,是以它希望找到能夠站在一起的盟友。

而且,對于歐洲國家的中立性,蘇聯認為他們的中立隻不過是虛假的中立。戰争不會很快開始,這些國家将淪為一邊,要麼是蘇聯的朋友,要麼是敵人。

蘇聯顯然不希望芬蘭成為敵人,因為它距離其北部城鎮列甯格勒隻有32公裡,如果兩國交戰,芬蘭的遠端火炮可能很快就會威脅到這座城市。

然而,蘇聯随後對芬蘭的态度顯然适得其反。

100萬蘇軍對陣10萬芬蘭軍隊,為何蘇軍傷亡過半,慘勝收場?

蘇聯先是要求芬蘭締結互助條約,租借島嶼,然後希望用5500平方公裡的土地換取芬蘭2700平方公裡的土地,最後與芬蘭建立軍事聯盟,在芬蘭建立軍事基地和駐軍。

芬蘭拒絕了這些請求。1939 年 11 月 13 日,準備在談判結束後動身前往祖國的芬蘭代表收到了蘇聯外交部長莫洛托夫的威脅:"我們對此無能為力,現在輪到軍方發言了!"

兩國之間的邊界有時反複出現,蘇聯以炮擊為由,廢除了與芬蘭的互不侵犯條約,并切斷了外交關系。

50萬蘇聯軍隊已經在邊境地區集結,準備支援由庫西甯上司的芬蘭傀儡政府。

另一邊的芬蘭人也不是傻瓜,在獨立很久之後,他們吸取了曆史的教訓,并計劃防禦蘇聯可能發動的進攻。

他們花了十年時間在蘇芬邊境附近修建了一條135公裡長,95公裡深的曼納海姆防線,該國的武裝和預備役部隊得到了加強。

正如我們前面提到的,到1939年11月30日,戰争首先由蘇聯人開始。

100萬蘇軍對陣10萬芬蘭軍隊,為何蘇軍傷亡過半,慘勝收場?

蘇聯的四個合成團,擁有約50萬軍隊,在2000多輛坦克和1000架飛機的支援下,對芬蘭發動了四方進攻。

此時,芬蘭雖然已經将部隊從通常的3萬人擴大到10萬人,但面對如此龐大的敵軍還是有些捉襟見肘。

更重要的是,芬蘭隻有不到100輛坦克,隻有104架飛機。

可以毫不誇張地說,蘇聯已經用牛刀殺雞來對付芬蘭。然而,較弱的芬蘭雖然不如其競争對手強大,但具有地形和氣候優勢。

他們依靠防禦工事和森林、河流和沼澤來大大拖延蘇聯的推進。在暴風雪、大霧和黑夜的掩護下,零級芬蘭軍隊充分利用其靈活性,輪班和排向蘇軍,以蘇軍的後勤補給為目标。

由于缺乏衣服和食物,許多蘇聯士兵在冰雪中被凍死,活着的人基本上沒有參加戰鬥。

100萬蘇軍對陣10萬芬蘭軍隊,為何蘇軍傷亡過半,慘勝收場?

(注:西蒙·海耶)

芬蘭軍隊也組建了一批狙擊手隊伍,狙擊手組的士兵往往是狩獵采集者出身,他們膽識大,精通槍械技能,能給敵人造成重大傷亡。

即使被對手發現,他們也可以迅速撤退或躲避檢測。蘇聯人害怕和憎恨這些人,但他們無助。

我們一開始提到的狙擊手是西蒙·海耶(Simon Haye),他獨自狙擊了500多名蘇聯軍隊,被稱為"白色死亡"。

直到今天,西蒙·海耶仍然是狙擊手名單上的第一名。

結果,在芬蘭軍隊的靈活攻擊下,蘇軍從11月底到12月底的傷亡人數接近15萬人。

在其中一場戰鬥中,芬蘭軍隊消滅了30,000名蘇軍,代價是僅造成900人死亡,1,700人受傷,其中兩人被編隊消滅。

結果,蘇聯在十天内結束戰争的想法被徹底擊敗。

100萬蘇軍對陣10萬芬蘭軍隊,為何蘇軍傷亡過半,慘勝收場?

(注:伏羅希洛夫)

慘敗從前線傳回莫斯科,蘇聯高層非常震驚,斯大林甚至與擔任國防人民委員會成員的伏羅希洛夫對峙。

斯大林譴責對方的無能,沃洛希洛夫抄了一個盤子,倒在地上,大喊:"不是因為你殺了将軍!"

但喧鬧又回到嘈雜,斯大林冷靜下來,還是選擇改變前線指揮一般方式解決問題,參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戰,提姆·辛戈成為新的前線指揮官。

鐵木辛戈上台後,換來了一大批不稱職的進階軍官,加強了軍隊的思想紀律教育,提高了士氣,加強了前線,改善了後勤供應條件,最後吸取了失敗的教訓,加強了軍隊的訓練。

例如,芬蘭軍隊有專門的滑雪部隊,穿着白色迷彩服,裝備自動或半自動武器,并使用雪橇等滑雪工具在戰場上行駛,給蘇聯人帶來了巨大的壓力。

當鐵穆辛戈上任時,他以對手為榜樣,組建了一支蘇聯滑雪部隊來對抗它。

100萬蘇軍對陣10萬芬蘭軍隊,為何蘇軍傷亡過半,慘勝收場?

(注:蒂莫·辛戈)

整修持續了一個多月,直到1940年2月,蘇聯才重新發動進攻。為了取得勝利,蘇聯從45個師中重新部署了60萬軍隊到前線。

憑借其巨大的實力,蘇軍不顧傷亡,使用海上戰術攻擊芬蘭軍隊的陣地。

蘇聯飛機炮兵也毫不猶豫地對彈藥,對芬蘭軍區進行不分青紅皂白的轟炸。

芬蘭即将耗盡的部隊,面對壓倒性的蘇聯軍隊,無法取勝,防線被一個接一個地打破。

最終,在瑞典的斡旋以及英國和法國的幫助下,芬蘭在三月接受了蘇聯割讓領土的提議,結束了這場失敗戰争。

100萬蘇軍對陣10萬芬蘭軍隊,為何蘇軍傷亡過半,慘勝收場?

(注:陣亡的蘇聯士兵)

長達數月的戰争給芬蘭造成了沉重的打擊,隻有大約100 000名士兵參加戰鬥,造成25 000多人死亡,55 000人受傷,并損失了10%以上的領土。

但勝利的蘇聯損失遠遠超過芬蘭,除了廉價的土地。

對于戰争,蘇關聯用了近100萬軍隊,造成約20萬人死亡,另有約30萬人受傷,此外損失了1000多架飛機和2000多輛坦克,可以說傷亡人數超過一半。

蘇聯的勝利不是假的,但也是一場非常慘烈的勝利,如果不是因為對手的國力被徹底碾壓,這場蘇芬戰争誰輸誰赢不一定。

100萬蘇軍對陣10萬芬蘭軍隊,為何蘇軍傷亡過半,慘勝收場?

(注:列甯格勒圍城戰,1941年9月8日-1944年1月27日)

但是,我們不禁要問,為什麼要對付這麼小的國家,強大的蘇聯隻能以一場慘勝告終?主觀原因和客觀原因并存。

客觀原因是芬蘭極端寒冷的氣候和複雜的地形;從主觀上講,蘇聯在戰略上和戰術上都鄙視芬蘭,嚴重低估了對手的抵抗,認為用不了多久就能拿下芬蘭。

結果,蘇聯留下了各種情報收集和僞裝,結果是戰争中的巨大損失。再加上當時許多軍官缺乏必要的指揮能力,結果是可以想象的。

雖然蘇戰争給蘇聯帶來了一些領土,但卻導緻芬蘭直接落入法西斯陣營,蘇聯在一年後爆發的蘇德戰争中遭受了巨大損失。

内容來源:

陳俊平:蘇芬戰争研究,陝西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8

燕秀:《蘇芬戰争》,《中國民用航空科學院學報》1990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