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蘇芬戰争爆發80年周年祭:卡累利阿的恩怨情仇 怎能草率下定論?

作者:夜鷹暢雜談
蘇芬戰争爆發80年周年祭:卡累利阿的恩怨情仇 怎能草率下定論?

80年前,1939 年 11 月 30 日,蘇聯戰争爆發,蘇聯軍隊開始進攻芬蘭的卡累利阿地峽。根據蘇聯方面的說法,它是在1920年重新奪回列甯格勒,以應對内戰,以回應蘇芬和平協定中的巨大讓步,列甯格勒的安全。蘇聯在沒有申報的情況下作戰,對芬蘭首都赫爾辛基等目标進行了空襲,然後蘇聯越過邊界,這場戰争持續了105天,并以蘇聯的慘勝告終。最後,通過1940年3月12日的《莫斯科和平協定》,芬蘭失去了卡累利阿和第二大城市維堡。圖為1940年蘇聯空軍Pe-2轟炸機對芬蘭陸軍陣地的一次襲擊。

蘇芬戰争爆發80年周年祭:卡累利阿的恩怨情仇 怎能草率下定論?

國内外許多媒體在介紹蘇芬戰争時,總是像先入為主的觀念一樣,诋毀蘇聯的政治正确性。事實上,有太多的地緣曆史政治和許多其他因素參與其中,過于武斷的結論肯定會簡化問題。卡累利阿位于歐洲西北部,是北極圈的一部分,天氣極其寒冷。當地人口是卡累利阿和芬蘭人,芬蘭與俄羅斯競争一直是芬蘭的戰略要地,承載着芬蘭與俄羅斯的恩怨。1939年,蘇聯軍隊在卡累利阿地峽的伊諾堡附近集結。

蘇芬戰争爆發80年周年祭:卡累利阿的恩怨情仇 怎能草率下定論?

芬蘭和俄羅斯之間的争鬥可以追溯到中世紀,當時瑞典王國和沙皇俄國這兩個新興的地區霸主在卡累利阿地峽和波羅的海沿岸連續打仗,導緻邊界發生變化。圖為特倫蒂·福爾米奇·斯蒂科夫将軍(中)于1939年視察蘇聯士兵的步槍。

蘇芬戰争爆發80年周年祭:卡累利阿的恩怨情仇 怎能草率下定論?

1293年,瑞典王國通過加強維堡,繼續擴大其在卡累利阿地峽和波羅的海沿岸的存在。當時,芬蘭是瑞典王國的勢力範圍,瑞典王國統治了600年。随着沙皇俄國的崛起,兩國之間的邊界開始向瑞典的方向移動。如圖所示,1940 年,一支蘇聯後勤車隊向前線運送物資。

蘇芬戰争爆發80年周年祭:卡累利阿的恩怨情仇 怎能草率下定論?

瑞典在1808年至1809年瑞典王國對沙皇俄國的最後一次重大戰争後失去了芬蘭的領土,沙皇俄國在那裡建立了芬蘭大公爵。當時,沙皇亞曆山大一世授予芬蘭大公國相當大的自治權和行政權力,并通路維堡慶祝芬蘭大公國的建立。如圖所示,指揮官在1939年向一群滑雪偵察兵下達指令。

蘇芬戰争爆發80年周年祭:卡累利阿的恩怨情仇 怎能草率下定論?

19世紀末,新沙皇亞曆山大三世決定統一語言、政府、機構等,進而收回亞曆山大一世授予芬蘭的許多自治特權。芬蘭大公認為這是對其自治權的侵犯,民族獨立運動迅速爆發并蔓延到全國各地。圖為1940年在蘇芬前線的蘇聯裝甲列車。

蘇芬戰争爆發80年周年祭:卡累利阿的恩怨情仇 怎能草率下定論?

1917 年 11 月 7 日,十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俄國,芬蘭趁機于 1917 年 12 月 6 日首次獨立,完全脫離了沙皇俄國。這并不意味着芬蘭擁有真正的和平。1918年,芬蘭内戰爆發,瑞典和德國支援的白軍和蘇聯支援的紅軍在同一房間,紅軍最終失敗了。圖為1939年在戰壕中的蘇聯士兵。

蘇芬戰争爆發80年周年祭:卡累利阿的恩怨情仇 怎能草率下定論?

在芬蘭内戰期間,芬蘭白軍總司令曼納海姆先生建議,隻要蘇聯不歸還卡累利阿地峽的東部,芬蘭就會戰鬥到底。從1918年到1920年,芬蘭白軍多次進攻駐紮在卡累利阿地峽東部的蘇聯紅軍,但并不認為當地居民害怕白軍的報複,堅定地站在紅軍一邊,反對白軍的進攻。圖為蘇聯滑雪部隊的士兵準備在1939年開槍。

蘇芬戰争爆發80年周年祭:卡累利阿的恩怨情仇 怎能草率下定論?

1920年,芬蘭内戰結束,蘇維埃俄國和芬蘭簽署了和平協定。當時,蘇維埃俄國忙于處理内戰,在和平協定中做出重大讓步,承認芬蘭的獨立,并沒有過多考慮卡累利阿地峽邊界的戰略劃分。蘇俄十月革命的地點彼得格勒距離邊境隻有32公裡,這是列甯将蘇聯首都從彼得格勒遷往莫斯科的主要原因。如圖所示,在1939年蘇聯占領Terioki之後,外圍的反坦克障礙被拆除,以友善車隊通過。Terioki是第一個被蘇聯占領的芬蘭城市。

蘇芬戰争爆發80年周年祭:卡累利阿的恩怨情仇 怎能草率下定論?

蘇芬和平協定隻是權宜之計,兩國意識形态的對立、過去殘酷的沙皇統治曆史、芬蘭激烈的反俄情緒,使兩國關系陷入僵局。随着蘇聯軍隊的壯大,斯大林開始要求芬蘭租借漢科半島作為海軍基地,重新劃定邊界,将包括維堡在内的整個卡累利阿地峽重新分類為蘇聯,并提出補償卡累利阿地峽的三倍領土。圖為1939年在卡累利阿地峽作戰的蘇聯士兵。

蘇芬戰争爆發80年周年祭:卡累利阿的恩怨情仇 怎能草率下定論?

但這意味着芬蘭已經失去了重要的堡壘卡累利阿地峽和第二大城市維堡。雙方進行了多輪談判,但無濟于事。1939 年 11 月初,蘇聯決定讓芬蘭通過戰争交出卡累利阿。1939 年 11 月 26 日,蘇聯聲稱芬蘭炮擊邊境村莊 Mahnila 已造成 7 名紅軍士兵死亡。它還呼籲蘇聯徹底根除鄰國制造麻煩的政權,聲稱紅軍正在解放被芬蘭壓迫的勤勞人民,芬蘭是自由和民主的。圖為蘇聯指揮官向1939年向向芬蘭宣戰的士兵宣讀指令。

蘇芬戰争爆發80年周年祭:卡累利阿的恩怨情仇 怎能草率下定論?

蘇芬戰争以蘇聯的慘勝而告終,為了徹底保全這片血淋淋的土地,蘇聯取代了卡累利阿的人口,俄羅斯人大量遷入,徹底改變了該地區的人口結構。即使在蘇聯解體後,卡累利阿仍然保持穩定,芬蘭在試圖謀生的同時,沒有機會。卡累利阿背負着芬蘭與俄羅斯太多的恩怨,可能永遠屬于俄羅斯。圖為 1939 年 11 月 30 日上午 8 點.m蘇聯戰争爆發,當時蘇聯炮兵向芬蘭軍隊陣地開火。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