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二十八貼花花 你家的春聯順序貼對了嗎

大河報·豫視訊記者 劉瑞朝 攝影 白周峰

二十八,貼花花。王安石有詩道:“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過春節,桃符早不貼了,我們所熟悉的是貼春聯。“一帆風順年年好,萬事如意步步高”,“門迎春夏秋冬福,戶納東西南北财”,“春滿人間百花吐豔,福臨小院四季常安”,等等等等。

二十八貼花花 你家的春聯順序貼對了嗎

上聯尾字為仄音 下聯尾字為平聲

十裡不同風,百裡不同俗,貼春聯的時間,各地也不盡相同。在記者的家鄉中牟,臘月二十八就可以貼春聯了,但更多人選擇在臘月三十(或臘月二十九,這是當月沒有三十的情況)張貼春聯。

大河報·豫視訊記者注意到,今天,已經有不少人開始張貼春聯了,但是,咨詢了多位讀者和網友,他們對怎麼張貼春聯、上聯下聯怎麼區分、上聯貼在左邊還是右邊并不太清楚。

那麼,應該怎麼區分?怎樣張貼春聯呢?首先大家要學會區分上下聯,最簡單也最适用的方法便是按照每聯最後一個字的聲調來區分。上聯最後一個字為仄聲,下聯最後一個字為平聲,所謂仄起平升,這是中國傳統的行文規範。

但是,何為平聲,何為仄聲?古漢語字音的聲調有四個,平聲,上聲,去聲,入聲,其中上、去、入三聲合起來叫仄聲。

古漢語字音的聲調有平聲、上聲、去聲、入聲四種,總稱“四聲”。其中上、去、入三聲合起來叫仄聲。入聲我們大家比較陌生,它發聲短促,一發即收,随着時代的發展,入聲也就消失了。

如今我們常說的“出”、“入”,包括爆竹的“竹”,便是仄聲,比如“日出江花紅勝火”,出的發音便不是我們現在的陰平音,該句的平仄是“仄仄平平平仄仄”,如果按照現代漢語的陽平音去讀和辨識時,就會發現它不符合平仄。

不過,時代不同了,語言文字也在改革也在變,發音也發生着變化。入聲消失,平聲分為陰平和陽平,于是就有了現在的陰平、陽平、上聲、去聲四個聲調。

而如何區分春聯的上下聯,簡單來說,就是陰平和陽平,即一聲和二聲是平聲,上聲和去聲,即三聲和四聲是仄聲。

以文章開頭的幾副對聯為例,“一帆風順年年好,萬事如意步步高”,“好”為仄音;“春滿人間百花吐豔,福臨小院四季常安”,“豔”為仄音;“門迎春夏秋冬福,戶納東西南北财”,“福”在現代漢語中為陽平,是平聲,但在古代漢語中為入聲,是仄聲,是以也符合對聯的标準。

二十八貼花花 你家的春聯順序貼對了嗎

傳統貼法上聯在門右 下聯在門左

接下來,便是怎麼張貼了。這是最為關鍵的,如果辨識出了上聯和下聯,最後卻貼反了,其實也是前功盡棄。

張貼的方法,則要結合古人的書寫習慣。古人書寫順序是從右至左的,書寫的時候,豎書成行,自上而下,寫滿一行後,再向左換行。是以上聯要貼在門的右邊。

對于一些需要橫寫的,比如門上的牌匾等,也是自右往左寫的,如乾清宮的“正大光明”匾,而春聯橫批的傳統寫法,也是從右往左寫的。

但是,如今絕大部分春聯的橫批,都是從左往右寫的。于是,有種解釋便是,上下聯的張貼方位,要按照橫批的書寫順序。

關于春聯怎麼貼,官方并沒有出台硬性的規定和統一的标準。過年,要的便是一個喜慶味,至于這些細枝末節,做對了,是錦上添花,做錯了,也不過是無心之失,不礙全局。

二十八貼花花 你家的春聯順序貼對了嗎

有些情況下不能貼春聯 有些春聯是紫色的

但是,并不是年年都要貼春聯,有些情況下則不能貼春聯。也不是所有春聯都是白色的,有的春聯是紫色的。

這種特殊情況,便是家裡有人去世。按照中華傳統孝道,一般情況下,三年不貼對聯,等三年守孝期滿,再貼春聯。

不過,各地的情況也不一樣。以中牟南部來說,家人去世後第一個春節,門扇上貼燒紙;第二年和第三年,則可以貼紫色的春聯。

另外,春聯也不一定都貼在門上,比如貼在車上的,“日行千裡路,夜走八百程”。這種誇張的上下聯,有時會貼到腳蹬的三輪車上,寄托的詩一種願望。隻是,這種對聯,沒有橫批。

來源:大河報·豫視訊 編輯:葛亮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