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前,中國1000多萬件文物,從泱泱古董大國流失海外,在這海量文物的搬運路上,一位日本最大的中國古董販子,走進了我們的視線...

山中定次郎像
稱他為古董大鳄,或古玩巨子都ok,總之他是中國破落皇族的金飯碗,一個在動亂中賺足錢的中介。山中商會是他的交易地。
1894年他在紐約開設山中商會支店,後在波士頓、芝加哥陸續開設分店,1900年在倫敦開設分店,1905年在巴黎開設代理店。
這家夥能走進這個行業,多虧古董老爹對他的培養。13歲時又拜入古董商山中吉兵衛門下,當了10年學徒,還入贅當了上門女婿,從此,山中定次郎帶領山中商會在歐美、中國市場大展拳腳。
坐在中國清朝寶座上的山中定次郎
1901年山中商會在北京東城麻線胡同設辦事處,當時的北京可是古董寶庫,也是最活躍的交易市場,就在朝野更替的交叉口上,他吃到了恭王府這塊肥肉。
1917年山中定次郎購入肅親王300平米的四合院,作為山中商會北京支店,支店長是高田又四郎,包括日本店員4人,中國雇員15人。
清朝被推翻後,親王府溥偉與肅親王善耆等人妄圖複辟清室,不得不在1912年變賣家當,得到消息的山中定次郎夥同友人,來到恭親王府觀看這裡的稀世珍寶。
1912年山中定次郎在恭親王府正殿前合影他将此次“挖貨”見聞記錄了下來:寬敞的庭院有一排排藏寶庫,有如意庫、書畫庫、青銅器庫等幾十間,在庫裡能看到無數的翡翠珠寶,多得就像米店裡的大米。
恭王府的後罩樓曾是和珅當年的藏寶庫,但當時溥偉是否把寶貝放到這裡尚未可知。
這對于古董商來說可是天賜的商機,他洋洋得意的說:“任何古玩商的一生,都不會有這樣的機會!”最終,他買下恭王府除書畫以外的青銅器、陶瓷、玉器、座鐘等全部藏品,共花費山中定次郎34萬大洋。
恭王府的藏寶閣據中日兩國學者研究,溥偉售給山中商會的藏品約2000多件,幾乎把恭王府的寶貝都掏空了。這次賭博行為也給山中定次郎帶來巨大的輝煌。
1913年在紐約拍賣的恭親王收藏之筆筒
狡猾的山中定次郎迅速将其運回日本,整理分為三批。一批運往美國拍賣,一批運往英國拍賣(211件),一批留在日本和美國的古董店零售,剩下一些罕見精品由他自己獨藏。
1913年紐約拍賣的恭親王收藏之青銅器
1913年美國藝術協會畫廊将這批恭王府文物以“天下藝術至寶”為專題,印制了燙金的圖錄進行拍賣。拍賣結果轟動了美國,被認為是中國藝術的極品收藏,536件文物的成交額超過27萬美金,這在當時可是破紀錄的天文數字。
美國拍賣的1913年紐約恭親王收藏專場圖錄
此次拍賣中有件頂級的西周青銅壺,被一位資本家弗瑞爾購買,同時他還競得了商代晚期的青銅瓿。1894-1919年他共收藏了58件青銅器。将其陳列在華盛頓弗瑞爾美術館,才讓後人一睹這兩件恭王府重器。
收藏家弗瑞爾,中為青銅壺,右為青銅瓿
近幾年山中商會經手的恭王府古董,重新回到藝術品拍賣市場,2010年香港佳士得成交了一對清乾隆紫檀座屏,拍出了3202萬港币的高價。
清乾隆禦制紫檀漆地嵌玉圓光座屏
4月19日,日本美協舉辦的五周年慶拍賣會上,象牙編織畫琺琅宮扇就出自恭王府舊藏。
它通過山中商會進入日本,後流入古董商号不孤齋,又轉讓給長谷川兼三氏,現在估價66萬人民币。
戰争時期山中定次郎挖空恭王府古董,讓他掙足了腰包。當時還有其他名門望族也因生活窘迫,被迫變賣家産。其中就有金融大亨、古董藏家沈吉甫,“九·一八事變” 時,他将收藏31年的所有文物都賣給了山中商會。
但山中定次郎并不是純粹的古董商,他最為臭名昭著的行為是以金錢誘惑看守石窟的僧人,盜劫、破壞山西天龍山石窟佛像。
山中定次郎在山西天龍山石窟與佛像的合影
1918年日本學者關野貞找到這裡,并将考察報告公布于世。山中定次郎聞訊後,分别于1924年和1926年,兩次返往天龍山石窟,共砍下40多個佛頭,裝成箱送到日本。
山西太原天龍山石窟現貌,它于東魏、北齊、隋唐開鑿,共有造像500餘尊,佛雕、壁畫等1144處。1932年11月,山中商會在日本東京美術協會舉辦了“世界古美術展”,并将這批天龍山石佛公開拍賣。
2008年紐約佳士得秋拍上,有一尊“天龍山第十号窟西壁主尊佛首”,被山西商人徐星以600萬搶回。曆經七十餘年,終于回到了中國的故土。
它正是當年山中定次郎盜出境的,曾在1943年美國政府一場拍賣會上,被當地藏家沃特莫萊斯競得。
天龍山第十号窟西壁主尊佛首
山中定次郎在中國淘寶曆時30多年,最後因日本戰敗厄運臨頭,山中商會三家分店被美國政府查封,沒收後于1943年公開拍賣,這位古董巨鳄從此一蹶不振走下曆史舞台。
山中定次郎(右前第一位)與美國人合影
民國30餘年,是中國文物流失的最重要時期,在千萬文物流失路上,還有很多像山中定次郎一樣的商販,把中國古董帶到世界各地。在日本美協五周年的拍賣會上,我們看到了這些藏家的中國古董。
柳氏古宅外景
清康熙 掐絲琺琅三羊獸足貫耳大瓶
來源:京都知名藏家柳氏家族舊藏
估價:RMB 660,000
南宋 龍泉青瓷雙鳳耳瓶
日本關西茶道名門舊藏
估價:RMB 192,500
清乾隆 茶葉末釉三羊尊
款識:“大清乾隆年制”篆書款
著錄:《支那北韓古美術展觀》,山中商會,1934 年,圖 622
成交價:RMB 2,760,000
清乾隆茶葉末釉三羊尊,出自1934年山中商會出版的《支那北韓古美術展觀》。三羊開泰,因古時“羊”、“陽”通假,亦稱“三陽開泰”《易經》中稱∶“十月為坤卦,純陰之象。十一月為複卦,一陽生于下。十二月為臨卦,二陽在下。下月為泰卦,三陽大下。”其意為冬去春來,陰消陽長,萬物複蘇,是以三陽開泰有吉祥之象。
此外,中國宗法社會亦有“君為陽”,“父為陽”的思想,故此紋飾受到皇家大力推崇,而成為官作瓷器的經典紋樣。從殷商時期起,就開始在青銅器上鑄以羊首為飾(附圖),本品正是摹自先秦青銅羊尊造型,為乾隆初年禦窯廠的仿古佳品。彼時禦窯單色釉瓷器承前朝遺緒,成就斐然,代表乾隆時期單色釉最佳品質。
據乾隆三年六月二十五日《内務府造辦處活計清檔案》記載,乾隆皇帝曾下發“廠官釉三羊尊”讓唐英“俱照樣燒造送來”,本品應為其中一例。尊形壯碩,口沿外撇,頸腹之間各飾雙道凸弦紋共三組,令造型富于線條之變化。肩部堆塑三羊首為耳,羊首高起,形式古樸。通體滿施茶葉末釉,釉質肥潤,色澤深邃古樸,是為唐英榷陶之下的乾隆早期禦窯之佳器,甚為難得。
明 銅錯金銀三足蓋盉
參閱:
1.《中國美術全集-工藝美術編·5·青銅器(下)》,文物出版社,1985年,P51,圖 61;
2.《西清古鑒疏 - 第七冊(卷二十九至卷三十二)》,孟繁編譯,北京工藝美術出版社,2011年1月,P290;
3. 紐約1913年《恭親王收藏專場拍賣中國珍貴文物》。
成交價:RMB 69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