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以前恭城湘桂邊界有位“多能手”,可惜老人家已去世

走進山水甲天下的桂林,領略瑤鄉厚重的曆史沉澱,請點選茶江資訊、茶江風公衆号快捷閱讀并關注

以前恭城湘桂邊界有位“多能手”,可惜老人家已仙逝

為了友善群衆加強文化學習和交流,廣西桂林市恭城瑤族自治縣龍虎鄉和湖南省永州市江永縣粗石江鎮專門設定了邊界報刊閱覽室和報刊宣傳欄,深受邊界群衆的青睐。

每到圩日,湘桂交界廣西一側的龍虎鄉文化站裡就會格外熱鬧,十裡八鄉來趕圩的邊民都喜歡到這裡看書讀報,十來平方米的一間小門面擠滿了人,種養殖、科學技術類書籍都是“搶手貨”。

之前,從江永縣粗石江鎮仙姑塘村過來趕圩的唐麗珍正翻看着前兩天的一份廣西報紙,她告訴筆者,自己是這裡的常客,隔兩三天“趕圩”的時候,就會到這裡看看報紙。旁邊坐着的龍虎村村民老陳插話過來:“好多湖南那邊的人都過來看報紙。”

管理這個不大的文化站是一名年過七旬的老人,名叫彭連才,家住龍虎鄉龍虎街。别看彭連才是不拿工資的編外文化站管理者,但是他很盡職盡責,除了管好這上萬冊書籍,他還經常寫詩歌、吹笛子的愛好。隻要來文化站看書的人多,一高興,他就找來一個搭檔,拉起二胡,唱起了曲子來,經常赢得圍觀的邊民一陣陣叫好。

看到彭連才那麼受歡迎,筆者采訪了他。彭連才時年71歲,瑤族,他愛好書法,擅長剪字、作詩聯,熟悉他的人都稱他是湘桂邊界的“多能手”。

彭連才告訴筆者,他從年輕時起,就愛好廣泛。還在當代課教師時,他就迷上了書法,喜歡練毛筆字。他練習毛筆字從不臨帖,靠的是自學成才,尤其拿手寫藝術字和宋體字。25歲時,他的毛筆字在龍虎鄉已頗有名氣。過年及紅白喜事時,群衆常常請他寫春聯或對子;鄉裡出版宣傳專欄,也經常請他幫忙寫字。

為豐富老年生活,從1999年起,彭連才開始自學剪藝術字。剛開始時,他用食品包裝盒為材料,一有空就練習剪字。經過三年的苦心專研,他的剪字藝術日益精湛,如渾然天成一般。十多年時間,他剪了大大小小的藝術字2000多個。他用所剪成的字貼在紙上,如同對聯,而且字型風格各異,内容積極向上,極具藝術性和觀賞價值。如今,他剪的字,基本挂滿了自家的廳堂和鄉文化站閱覽室,有的還成了别人的收藏品。

說道如何愛上寫詩聯,那還是2005年上半年事,當年60歲的彭連才到南甯女兒家居住。綠城美景吸引了他的目光,看到美麗的南甯日新月異,他無限感歎,平生第一次寫起了詩:“燈光燦爛照邕城,夜幕迎來滿天星。玉帝俯首觀大地,人間景秀賽宮庭。”詩作好後,他工整的寫上稿紙,叫兒子投到《廣西勞工報》,不久他的詩就在報上發表了,還得到了樣報和獎項,從此他一發不可收拾,寫詩的激情空前高漲。在這以後,5年多時間,彭連才共創作了詩聯400多首(幅),《廣西日報》、《廣西勞工報》等報刊均刊登過他的詩聯。

2008年6月,龍虎鄉政府聘請他擔任鄉科技文化站編外管理者。在文化站裡,他将原來淩亂無序的上千冊圖書報刊分門别類,整理得井井有條。讓原來的乏人問津的文化站,到後來吸引了衆多群衆專程趕來閱讀書報,而且每逢龍虎鄉的圩日,還有湖南江永縣粗石江、桃川等鄉(鎮)的外省農民來這裡讀書看報,文化站成了湘桂交界最熱鬧的場所之一。

當時,彭連才管理好文化站的同時,一有空就剪字、寫字、寫詩、吹笛子,真是老有所長、老有所樂、老有所為。彭連才表示:“我到了這把年紀,圖的是日子過得快樂有意義。現在兒女已成家立業,不用我操心了,我就想找點事做,讓日子過得充實點,并把特長服務于廣大群衆,這就是我希望過的晚年生活。”

以前恭城湘桂邊界有位“多能手”,可惜老人家已去世
以前恭城湘桂邊界有位“多能手”,可惜老人家已去世
以前恭城湘桂邊界有位“多能手”,可惜老人家已去世

後來,我們了解到彭連才已去世數年,這篇以前采訪的資訊現在發表當作紀念,感謝彭連才曾經為該鄉文化事業做出的奉獻。

贊揚是一種美德!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歡迎分享到朋友圈

—— E N D ——

了解恭城最新資訊,請及時關注“茶江資訊”“茶江風”公衆号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