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兩天,要說最火的水果,不是車厘子,不是草莓,而是看起來平平無奇,又讓人嘴巴停不下來的砂糖橘。
#沒有一袋砂糖橘能過夜#、#砂糖橘吃多了皮膚真的會變黃#等話題頻頻沖上熱搜,我們為啥能被這個小果子征服,其實這裡面是有一定道理的。
人類嗜甜是基因裡帶的,這個很難改變,而跟其他柑橘相比,砂糖橘吃起來确實更甜。更關鍵的是個頭小,易剝皮,很容易一個一個吃得停不下來。那麼問題來了,砂糖橘為啥這麼甜?
1
砂糖橘為什麼這麼甜?
1. 果糖和葡萄糖含量高
砂糖橘的整體糖含量在10-13%左右,而橙子的糖含量也在10-11%,是以說,跟其他柑橘類水果相比,其實砂糖橘的糖含量并不是多麼突出。
但是,水果的甜度不隻和糖含量有關,更和含有的糖種類有關,其中,果糖最甜,葡萄糖口感好,而蔗糖積累型果實風味則要淡一些,比如像桃子。砂糖橘就恰恰含有較高的果糖和葡萄糖,是以它的整體口感很好。
更可怕的是,砂糖橘還會放的越久越甜,在儲藏的過程中,葡萄糖和果糖一路上升,葡萄糖能從剛采摘下來的46.63mg/g上升到57.5mg/g,果糖則能從42.47mg/g飚到 70.2mg/g。
2.檸檬酸含量低
影響水果甜味的,還有酸甜比。像山楂,誰能想到它的糖含量能達到22%左右呢,正是因為它含有大量的有機酸,蓋過了甜味,是以我們提起山楂,第一反應是酸而不是甜。
在砂糖橘中,也有檸檬酸等有機酸存在,不過,跟其他柑橘同類相比,它的有機酸含量比較低,而且在儲存過程中,砂糖橘中的檸檬酸含量還會一路降低,從6.9mg/g降到3.7mg/g。
檸檬酸的含量降了将近一倍,果糖的含量又升了一大半,砂糖橘不甜才是沒有道理。
3.氣溫低也會讓它更甜
果糖具有兩種分子構型:α型和β型。α型果糖的甜度是β型果糖的3倍,低溫時部分β型果糖轉化為α型果糖,就會使甜度增加。
這就導緻果糖有一個特性:溫度越低,甜度越高,最高能達到蔗糖的1.73倍。
而現在正值寒冬,低溫也給了砂糖橘一定的加持,想想冰過的西瓜,跟冰天雪地裡的砂糖橘,是不是有異曲同工之處。
2
怕變黃?怕上火,砂糖橘可别多吃!
由于砂糖橘太好吃,以至于不少人一口氣幹完一箱子之後,發現自己變“黃”了。
這種情況其實就是“高胡蘿蔔素血症”。砂糖橘當中含有豐富的胡蘿蔔素,足量的胡蘿蔔素有利于保護我們的眼睛,還能在我們體内合成一定的維生素A。
不過,如果一次攝入胡蘿蔔素太多,身體不能及時代謝掉,血液當中的含量過高,就可能會導緻皮膚變黃,尤其是手掌和足底會更加明顯。
隻要我們停止吃一些橘子、芒果、胡蘿蔔等橘黃色的蔬果之後,過上一兩周,皮膚就會恢複自然。
同時,很多網友說自己砂糖橘吃多了,還會有“上火”的症狀,這其實是果酸和糖分帶來的。
果酸攝入過多,會對我們的牙龈、口腔黏膜造成刺激,可能會導緻牙龈紅腫、口腔潰瘍等問題。糖分攝入過多,會增加細胞滲透壓,咽喉嗓子就可能發幹發澀。如果沒有及時清潔口腔,還可能會被細菌利用,進而引起發炎。
有研究發現,柑橘中有一些特殊的促炎物質和緻敏物質。是以,很多吃輔食期的嬰幼兒吃完橘子後,嘴巴周圍會出現紅腫。
是以,砂糖橘好吃,但還是要控制一下。《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推薦,一般人群每天水果的攝入量控制在200-400g,如果換算成普通大小的砂糖橘,大概就是7-14個。
如果實在控制不住,建議大家一次性别買太多砂糖橘,買水果的時候盡量多樣化吧!
參考資料:
[1] 王立娟. 南豐蜜橘生長發育期和貯藏期品質變化的研究[D].華中農業大學,2011.
[2] 楊海軍.果葡糖漿的特性及其在食品工業中的應用[J].冷飲與速凍食品工業,2002(02):39-41+44.
圖檔源自網絡,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