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從前人們吃不起水果,有的吃就很幸福了;現在人們生活水準高了,對水果的要求也從“吃得起”變成“吃得精美”。
水果商家就是利用人們的這種心理,時不時制造出一個噱頭增加銷量,而有些噱頭簡直是把消費者的智商按在地上摩擦,關鍵是還有不少人信了!
3月25日央視曝光了五大水果騙局,一個比一個離譜,快來看看你有沒有上當。
不完全是騙局的“辣椒芒”
在這五大水果騙局裡有一個比較特别的,并不完全算是騙局,它就是辣椒芒。
辣椒芒是近兩三年火起來的芒果,它長得小小的、尖尖的,拿在手裡還沒手掌大,看起來就像是縮小好幾号的芒果和青椒,是以它就被命名為辣椒芒。
很多人都聽過這樣一句話,吃芒果是一件很私密的事情,因為芒果核很難搞,手上和臉上都會被蹭上芒果泥,再搭配上這個表情包就更搞笑了。
而辣椒芒就是憑借像牙簽一樣的芒果核殺出重圍的,據說吃辣椒芒有技巧,先來回揉搓辣椒芒,然後把它尖尖的那頭咬掉,然後吸幾下就能把芒果核吸出來。
吸出來的辣椒芒核果然又細又短,整個過程幹幹淨淨的,哪裡都沒蹭到芒果泥,大大提高了愛吃芒果的人的幸福感和尊嚴感。
可是大家知道嗎,辣椒芒它不值這個價啊,有網友一百多塊錢買了4.5斤,要知道從前30塊錢能買一大箱辣椒芒,現在的高價純粹是炒作出來的。
因為辣椒芒壓根就不是新研發的芒果品種,而是貴妃芒的次果,由于某些地方光照不足,貴妃芒不能充分成長,直到成熟的時候依舊長得很小,是以從前都是被低價處理或堆肥做飼料的。
正常的貴妃芒的個頭很飽滿,大家可以對比一下辣椒芒還沒有貴妃芒的一半大,次果還賣這麼貴,商家做夢都能笑醒吧。
之是以說辣椒芒不完全是騙局,是因為很多辣椒芒确實很好吃,除了個頭和芒果核比貴妃芒小,有些味道不比貴妃芒差。
是以買了辣椒芒的朋友不必覺得上當了,就當嘗個鮮,而接下來的四種水果騙局就是妥妥的智商稅了。
完全是智商稅的四種水果
排名第一的要數水果西蘭花了,至今平台上還有很多水果西蘭花的廣告,都快把水果西蘭花誇到天上了,但是話術幾乎都是一樣的。
大概就是說水果西蘭花比正常西蘭花口感更清甜、更鮮嫩,關鍵是水果西蘭花沒有打過農藥,從頭到尾原生态生長,營養價值更高,是減肥期間的好搭檔。
看看這廣告詞想得多完美,又說不打農藥又說營養價值更高,就這兩個就能抓住很多人的心,可是大家沒懷疑過嗎,水果西蘭花和西蘭花長得一模一樣啊!
其實這根本就不是新品種,而是西蘭花的邊角料,或者是西蘭花地裡采光後不要的殘次品,沒有發育好的産品,商家誇得跟花一樣,實際上就是沒人要的邊角料。
它根本不可能比西蘭花的營養價值高,因為它們“本是同根生”,我們根本沒有必要花大價錢買菜農都不要的“水果西蘭花”。
而且它和剛才的辣椒芒還不一樣,辣椒芒好歹還有一個果核小的優勢,而水果西蘭花沒有突出優勢卻敢賣高價,隻能說消費者的錢也太好賺了。
第二個上場的是老熟人穿新衣了——金西梅,金西梅是小時候零食大禮包中的固定搭配,小時候就很納悶為什麼這麼難吃的東西還有人賣。
金西梅這個名字聽起來是酸的,可實際吃起來像在嚼劣質糖精,食之齁甜棄之可惜,有網友吃了一口金西梅就瘋狂咳嗽,這麼甜就是神仙都頂不住啊。
它叫金西梅為什麼沒一點梅味兒呢,那是因為它根本就不是西梅做的,它是廠家用果農不要的小桃子做的。
果農為了讓桃子長得飽滿,會将樹上很小的桃子摘掉以免營養浪費,有些廠家嗅到了商機,回收這些殘次品桃,用大量的添加劑做成了這種熒光的金西梅,然而很多商販卻稱這是天然水果。
這顔色看着就不對勁,隔着螢幕都能感覺黃得太耀眼了,以後大家還是不要再買金西梅了,又難吃對身體又不好。
第三個雖然不像做金西梅似的這麼離譜,但也是商家的小心機,它就是爆炸桃,這個名字确實很新奇,以前從來沒有聽說過,光聽這個名字就有了購買欲望。
可真正看到爆炸桃的樣子時卻被它醜哭了,正常的桃子粉粉嫩嫩的,而爆炸桃四分五裂,裂口處還黑黑的,商家宣傳爆炸桃鮮嫩多汁,裂口越多品質越高,沒有裂的反而是低品質桃子。
其實并不是,這隻是商家宣傳的噱頭,爆炸桃實質就是冬桃,隻不過因為雨水或其他原因裂開了,其實爆炸桃屬于次果,從前是沒有人願意收購裂桃的。
而且别看現在爆炸桃火了,如果把爆炸桃買回家照樣會被媽媽毒打一頓。
最後一個就是野生猕猴桃了,這裡僅僅指的是景區裡售賣的野生猕猴桃,既然和“野生”沾邊,景區裡的價格肯定要比外面貴,遊客被宰不說還沒買到真正的野生猕猴桃。
山上确實有野生猕猴桃樹,因為野生猕猴桃富含維生素C被譽為“水果之王”,而且還是純野生沒有農藥,是以遊客總是會被景區野生猕猴桃的噱頭吸引。
它的套路和以上四個水果騙局一模一樣都是以次充好,景區裡賣的野生猕猴桃個頭很小,實際上都是附近猕猴桃種植基地裡長不大的次品果,為了賣出去搖身一變穿上了“野生”的外衣。
是以遊客不要輕易地在景區裡消費,野生水果不是那麼容易就采摘到的,如果想采到商販售賣的那麼多猕猴桃,那得爬好久的山,純手工采摘。
結語
這些水果騙局隻有一個套路:以次充好再換個新馬甲,消費者還是應該擦亮眼睛,保持理性判斷,不跟風不盲從就能保護好錢包。
對此大家怎麼看?
參考資訊源:央視主播說三農2025年3月25日釋出《央視詳解“水果騙局”!哪個最智商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