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阿裡、騰訊注冊地不是中國,華為1年納稅1010億,是BAT總和的2倍

在大家的傳統印象當中,華為、阿裡巴巴、騰訊都算是民營企業中的代表,這3家企業也經常被用來互相比較,可經過了解才發現,同為民企的他們,在納稅方面卻有着天壤之别,那具體情況是怎樣的呢?

阿裡、騰訊注冊地不是中國,華為1年納稅1010億,是BAT總和的2倍

根據相關資訊,在2020年,華為的納稅金額達到了1010億,這樣一份數值已經是BAT總和的2倍,也就是百度、阿裡巴巴、騰訊。

再看一下具體情況,其中騰訊在同一時期的納稅金額隻有200億,阿裡巴巴也沒有高出多少,隻有366億。

由此我們也可以看出在納稅這方面,騰訊、阿裡巴巴與華為之間的差距,可能很多人看到這裡,都會想當然的認為,華為畢竟曾是國内第一民企,其賺得更多,自然納稅金額也會比較多,可現實情況果真如此嗎?

阿裡、騰訊注冊地不是中國,華為1年納稅1010億,是BAT總和的2倍

檢視這三家企業的利潤情況,還是在2020年,華為、騰訊、阿裡巴巴的淨利潤分别達到了646億、1598億、1493億,很顯然騰訊、阿裡巴巴淨利潤已經是華為的2倍多。

其實之是以會出現這種局面,除了華為是一家通訊企業,其技術研發投入多之外,最主要的還是因為它們彼此間的注冊地不同,華為注冊地就在國内,阿裡巴巴、騰訊則不是在中國,而是在開曼群島。

那為何注冊地不同,其納稅金額就會相差如此之多呢?這背後的主要原因,就在于英國開曼群島的特殊性,它被稱之為“逃稅天堂”,除了騰訊、阿裡巴巴,大衆熟知的小米、京東、聯想等企業,其注冊地其實都在開曼群島。

阿裡、騰訊注冊地不是中國,華為1年納稅1010億,是BAT總和的2倍

早在1978年,開曼群島就已經做出規定,隻要是在其内部注冊的企業未滿20年,隻需要繳納少量的印花稅,總體來看的話就相當于是直接免稅了。

是以但凡注冊地選在了開曼群島,那該企業在納稅方面的支出也會比較少,除此之外開曼群島還有一大優勢,那就是可以為企業海外上市縮短周期。

因為開曼群島在金融服務方面也占據優勢,不僅沒有嚴格的外彙管控舉措,同時其内部還聚集了規模龐大的45家銀行,在這種背景下,開曼群島自然就可以為企業開戶登記到上市提供諸多便利。

阿裡、騰訊注冊地不是中國,華為1年納稅1010億,是BAT總和的2倍

例如騰訊從申請到正式上市,隻用了短短6個月的時間,阿裡巴巴的情況亦是如此,在2014年3月時才放棄在香港上市,6個月後便成功在美國紐約挂牌,這上市的速度之快可想而知。

也正是憑借這些優勢,開曼群島内的企業數量名列前茅,雖然其總面積隻與大陸西安相當,内部人口數量也就隻有45400多人,可與此同時,其内部注冊公司的數量卻高達111536家,很顯然已經遠超于人口數量。

面對這樣一種局面,現在市面上還流行這樣一句話,那就是開曼群島市民,每人手中都握有兩家實力企業,由此也可以反映出開曼群島所擁有的企業規模。

阿裡、騰訊注冊地不是中國,華為1年納稅1010億,是BAT總和的2倍

想必看到這裡,也有很多人會發出疑問,那企業在開曼群島注冊,經營地又主要是在中國境内,從中國市場中賺錢,這種情況也無需向大陸繳納稅收嗎?

其實關于該問題,從騰訊、阿裡巴巴的納稅金額就可以看出答案,即便它們注冊地不在中國,但也需要按照規定繳納稅收,隻不過其金額要更少。

按照國内目前企業所得稅的相關規定,在中國經營的企業主要就是分為兩大類,其分别是居民企業和非居民企業,換言之就是在中國注冊以及在國外注冊。

阿裡、騰訊注冊地不是中國,華為1年納稅1010億,是BAT總和的2倍

像騰訊、阿裡巴巴等企業選擇注冊在開曼群島,那就屬于非居民企業,按照規定每年需要向大陸繳納20%的稅收,相較于華為會少5%的納稅比率,而也就是為了省這5%的納稅,賺得更多的利潤,這些企業紛紛選擇在海外注冊。

當然這也無可厚非,畢竟對于任何一家企業而言,盈利都是最終目的,況且選擇在哪個國家注冊也是企業的權利和自由,國内不會對其做出限制,大家對于大陸企業選擇注冊在海外這件事有怎樣的看法呢?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