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賓簡介:
于亞飛,哲靈投資合夥人/CIO。從事私募股權、風險投資等相關工作近十年。
核心關注領域包括智能硬體、晶片器件、工業軟體、裝備材料、光聲電等ICT相關産業方向,主導并參與多個工業軟體、先進制造、新材料等項目投資工作,目前公司在管規模近三十億,過往投資企業多家進入資本市場。
對宏觀經濟運作、産業發展規律、企業成長路徑、商業邏輯有深刻了解和認識。
過往投資管理項目包括:優集工業、吉蘭丁、國芯物聯、紫光照明、愛帝宮等。
相較國外先進水準
國内VR/AR産業在軟硬體方面仍有較大差距
第一财經:于總你好,您曾經說過對國内的這些VR/AR企業,基本上都看了一遍。您感覺國内這些相關企業整體的狀态怎麼樣?
哲靈投資 于亞飛:過去三四年以來,國内VR/AR企業,巨頭和創業公司都在往這個方向發力,産業從技術到産品其實取得了一個長足的進步,但是我們同時也要看到國内的VR/AR企業,和國際的巨頭來比差距依然比較明顯。比如說從硬體的角度來看,我們看到Microsoft HoloLens(微軟混合現實頭戴裝置)一代的AR眼鏡,實際上它五六年前的算法依然是比較領先的。那麼國内的AR眼鏡,無論算法或硬體配置,依然和四五年前的HoloLens體驗都有一些差距。
在 VR領域可以看到,比如說現在已經大賣的Meta Quest 2(Facebook旗下VR眼鏡品牌),那國内做的比較好的像Pico VR,還有像NOLO這些公司,你依然可以看到我們在算法、SLAM(同步定位與模組化)這些技術上,依然和國際上還有一些差距的。
軟的方面或者内容方面差距也很大,比如我們在底層的遊戲引擎、内容制作,還有整個内容創意,整個産業鍊的完善方面,也都有很大的差距。
目前國内VR/AR産業投融資火爆
國外VR/AR産業已進入良性發展階段
第一财經:那您如何評價我們國内目前在VR/AR産業整體的發展現狀,包括投資情況呢?
哲靈投資 于亞飛:這是兩個問題。第一個問題,其實過去的2021年,VR/AR産業鍊的融資應該說是非常火爆的。比較典型的案例就是2021年8月份,國内知名VR品牌公司Pico公司被位元組跳動并購,整體的交易額在90多億,也就說明整個産業在資本市場是非常火熱的狀态。其它闆塊從上遊到下遊,我們都可以看到,不論是上遊的光學模組/器件,還有傳感、觸覺、算法,包括到智能硬體,其實去年的融資金額都是大幅提升的。基本上所有主流投硬科技的投資機構都在湧向這個賽道,這是從硬體載體方面可以看得到的火熱。在内容這一塊,像當下的主要應用,遊戲這塊,像代碼乾坤這些都是已經被巨頭重點布局投資的。
那麼另一個問題,我們說這個行業的爆發時點。你也可以看到,雖然我們國内VR眼鏡賣的量不是特别大。但是在國際上過去來看,比如說2021年的聖誕節黑色星期五(促銷期),甚至說2020年聖誕節的黑色星期五,Meta Quest二代的銷量非常好。在海外,2021年9月份,我們有個資料基本上可以看到,在Meta Quest二代釋出的一年的生命周期裡,它銷量已經超過1000萬台了,這已經形成了一個比較健康良性的生态。意味着使用者群體基礎足夠大,硬體形成健康的現金流,開發者也可以賺錢,内容生态也可以賺錢。是以從全球來看,實際上産業鍊已經進入了一個高速健康的發展階段了,它進入一個良性的發展階段了。
反觀國内,我們認為比國際上整體節奏上要再慢個一年到一年半左右的時間。
Meta Quest2銷量破千萬硬體與内容比對的生态已初步形成
第一财經:是以 VR裝置銷量達到1000萬台,這樣的數量級會是行業的門檻嗎?
哲靈投資 于亞飛:對。在2008年蘋果一代釋出,到銷量1000萬台,其實蘋果花了兩年時間。那麼Meta Quest從一代開始,2019年到2021年,去年其實是一個裡程碑的事件。确實對于很多企業或者新的行業來說,都是一個很大的難點。這背後需要一個健康的生态,比如說内容生态的布局,硬體的生态,是一體的東西。不能說我單有硬體,單有内容。實際上我買完硬體之後沒有内容是很難形成健康的生态的。那麼一定是内容和硬體互相比對,才能快速達到這個位置。這背後也有賴于比如現在的Meta,以前叫Facebook,它們整個集團公司對于這塊大力的支援,以及對于硬體的補貼,還有對開發者生态的吸引,才能建構一個1000萬量級的态勢。
技術逐漸成熟元宇宙概念有望逐漸落地
第一财經:在您看來本輪元宇宙概念的火爆,跟之前比有哪些差別呢?
哲靈投資 于亞飛:第一進制宇宙這個概念,它其實是個全新的概念。當然2020年底馬化騰曾經提出過全真網際網路,或者我們把它叫做虛拟世界。那麼元宇宙是整個創造一個三維的世界的基礎。但我們以前提到的VR/AR産業鍊,它可能單純從硬體的角度來說的,并沒有提到創造一個新世界的概念。那麼新的一輪大家也看到了,随着非常多三維技術的成熟,SLAM空間模組化技術的成熟,我們看到去創造一個新的虛拟世界、數字孿生世界的可能性,是以這和以往看的概念是不同的。
第二,實際上我們産業鍊的成熟度,技術和産品的成熟度都是不一樣的。那麼新的一個階段,其實我們可以期待的就是在硬體這塊,真正從概念期渡過低潮期進入成熟期,開始要快速增長的階段。從内容側我們可以看到,很多全新的遊戲内容在往這裡遷移。已經有很多巨頭在建立一個,從不是特别成熟開始,慢慢進入真正創造一個新虛拟世界的過程。
未來3-5年元宇宙下的小“世界”或許會逐漸形成
第一财經:您認為元宇宙走向成熟需要多長時間?
哲靈投資 于亞飛:首先我們從硬體的角度來說,實際上已經進入成熟的階段,開始快速放量了。但是我們從國内來說,元宇宙的概念還是比較早的,真正意義的元宇宙還需要一定的時間。但全球範圍内,确實整個巨頭都在往這個方向走。
我們換一個角度來了解元宇宙,什麼叫元宇宙?其實就是基于社會規則的巨大場景或世界。它的底層技術實際上是基于遊戲的底層技術,這也可以解釋為什麼最近微軟用了687億美元的代價來收購動視暴雪,實際上就是因為所有遊戲的底層技術,和大型3A級遊戲的底層技術,比如說三維引擎、遊戲模組化、實體引擎、實體世界的渲染和數字孿生,都和元宇宙是相對通用的技術。
但是元宇宙想要走向成熟,它一定是需要時間的。我們看可能在3-5年的時間裡,可能會逐漸出來單個的宇宙,或者說一個或幾個巨頭做出來的宇宙,可以看到我們在那個世界裡邊。随着硬體的成熟,我們進入三維的世界,和真實世界可能會産生一些互動的世界。我們看到硬體也成熟了,内容也成熟了,可能在那個時間點就會出現,就是說慢慢地形成一些小的(虛拟)世界。或者說從市場滲透率的角度來說,不是特别大的世界,但是已經開始有一些小的世界在形成了。
目前在顯示生态、渲染、互動等領域依然需要提升
第一财經:我看也有報告提出,我們國内在元宇宙、VR/AR産業領域跟國外的差距。除了目前我們國内在傳輸領域占有一定的優勢以外,像這些顯示生态、渲染、感覺互動等領域還是有一定差距的,您怎麼看?
哲靈投資 于亞飛:我大概了解這個問題,就是我們在國内有自己的優勢。比如說我們的通信技術其實是領先全球的,但是我們在渲染技術,其實它底層是代碼和資訊化、數字化,還有是算法優化的問題。在這一塊我們要知道,國外的3A遊戲大作是很多年發展的結果,國内到現在都還沒有一個真正意義上的3A遊戲大作,那麼你就知道從引擎到遊戲到内容設計,缺失都是比較嚴重的。
光學這一塊,比如說現在全球領先的顯示光學依然是在日本手裡。目前現在很多用矽基的OLED(有機電雷射顯示),高階的還是日本的索尼,我們國内也有一些公司在做這塊,但是從視覺體驗、亮度、清晰度上依然是有差距的。我們在更深層次的底層技術上,依然還有需要提升的空間。
視覺互動已進入産品成熟期觸感、味覺、聲學技術仍需等待技術進步
第一财經:元宇宙要想給使用者提升體驗,除了常說的視覺、聽覺以外,其實在觸覺這方面也是有一定的要求的。我看有企業也在給做一些類似于模拟觸感的手套等等。在您看來,相關這些硬體領域目前的發展狀态怎麼樣?
哲靈投資 于亞飛:從三維視覺的角度來說,與虛拟世界互動相對有限的VR産業鍊硬體已經進入了第一個階段的産品成熟期,比如說我們說的Pancake(折疊光學)技術,比如說這種三維視覺的技術都沒什麼太大問題,我們了解它的産品形态已經進入第一個相對成熟的階段。
那麼從互動角度來說,比如說觸感,我們看到Meta釋出了一些手套,包括國内的一些公司也在做一些觸感的技術,當然還一些視覺的,通過光學的技術去處理我們與世界的互動。整體上概括這個問題,其實都是人機互動的概念。這塊互動技術在第一個階段依然處于能看到虛拟的世界,但是我們要與虛拟世界進行一些互動可能依然需要一定的時間。那麼這就有賴于傳感器技術、光學技術,還有比如算法的提升,還有綜合氣味的,當然還有聲學的一些技術。比如說聲場的建立、聲音的吸收、傳播。這些技術都需要在繼續的進步之後,才能逐漸達到技術的節點,這樣我們和虛拟世界或者真實實體世界的互動可能會越來越成熟。
VR/AR産業爆發期或将在2023年到來
第一财經:有行業的研究報告提出,認為整個VR/AR技術所在的行業爆發期可能會在2023年開始,您這對這個時間點認同嗎?
哲靈投資 于亞飛:整體是認同的。首先我們要了解為什麼是這個時間點,是什麼樣一個産品形态?那麼我們看第一個階段,其實到2021年,VR産業鍊其實已經進入一個相對穩步上升的階段,而且速度是比較快的。那麼下一代計算平台是什麼呢?手機是我們現在這一代的計算平台,那麼下一代計算平台意味着我們能長期的攜帶,24小時可以攜帶,同時能夠做一些計算,比如說通信計算,還有與世界互動的形态。那麼我們了解下一代計算方式,大概機率是一個AR(增強現實)或者MR(混合現實)的形态。那從技術成熟的角度來說,比如說從光波導、 Birdbath(一種光學結構)(帶有光束分離功能的曲面鏡)等技術來發展的角度來看,都在這兩年進入了一個開始要接近成熟的階段。
那麼我們從時間點來看,蘋果有可能是在2022年4月份的時間點釋出它自己的AR或MR的眼鏡,都會讓整個産鍊進入一個成熟的階段。我們知道蘋果産品的釋出,意味着這個單品就會進入新的被定義時期,整個市場都有可能被帶動到一個比較好的時間階段。從這個角度了解,蘋果可能會形成一個非常強的内容生态圈,就意味着我們在2023、2024年,實際上是一個高速增長的階段,是有很大的機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