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一對少見的“流雲托月”耳瓶及其“非典型”現象

最近看到一對龍泉窯瓶子,造型少見。

一對少見的“流雲托月”耳瓶及其“非典型”現象

瓶子細長頸,瓶身扁鼓狀如荸荠,圈足較高,微外撇,最特殊的是“流雲托月”形的雙耳,第一次見。

瓶子胎質較白,釉色青瑩溫潤,質感通透,與明代龍泉竹口一帶的釉色風格接近。瓶身分段成型,接痕分明,工藝上看也符合明代的特征。兩瓶成雙,瓶身局部均有明顯的土蝕痕迹,說明其為出土物。

由這對瓶子,筆者想談談幾年前就注意到的一個現象:這類明代龍泉窯的小口細長頸瓶子,包括其非典型的特殊耳式,在海外看到的多,國内反而少見。

以這對瓶子為例,多年前我在美國佳士得拍賣會上曾見到過類似的,上一篇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的藏品中也發現好幾例同類型的,比如以下兩器:

一對少見的“流雲托月”耳瓶及其“非典型”現象
一對少見的“流雲托月”耳瓶及其“非典型”現象

筆者查閱了日文資料,據說這類小口細長頸的瓶子在日本特别受茶人的喜愛,是茶道裡的絕佳“花入”。大概這樣的形制,不僅瓶子重心較穩,也有利于花枝的固定,用不着另配内膽,使用友善。且長頸高挑,花枝可高可低,有利于插花造型的發揮,在空間布局上具有一定優勢。

那麼這類瓶子是否也受到明人的青睐呢?明代花藝繁盛,尤其明代中、後期,朝廷腐敗,文人墨客消極避世,崇尚怡情養性,寄情于花木,追求閑情逸趣者衆。相比于宋人視插花為“閑事”,明人将花事寫成了專著,如《瓶花三說》(高濂)、《瓶花譜》(張德謙)、《瓶史》(袁宏道)等。這些著作都重點提到對花瓶的選擇,但并無對小口細長頸瓶式的偏愛,膽瓶、紙槌瓶、花觚等傳統瓶式無疑更受文人的喜愛。在明人有插花場景的繪畫作品中,也很少看到小口細長頸瓶式的出現。

一對少見的“流雲托月”耳瓶及其“非典型”現象
一對少見的“流雲托月”耳瓶及其“非典型”現象
一對少見的“流雲托月”耳瓶及其“非典型”現象

那麼這類瓶子是不是當時定制的産品呢,也即為迎合海外市場而燒制的外銷瓷?明朝一度實行海禁,直至明中晚期才逐漸恢複,此間雖有朝貢、走私貿易的存在,對于瓷器外銷仍然會造成巨大影響。如果說這類産品是訂燒瓷,那麼大機率應是明中晚期後的産品。龍泉窯至明中晚期日漸式微,産品品質下降,核心産區大窯漸湮沒無聞,竹口窯等周邊窯口成為主要産區,其風格有異于傳統産品也就很好了解。

從這些造型來看,比如耳式,無論是“流雲托月”耳,還是象鼻耳、螭吻耳,其形象内容都是中式古典的,且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是以筆者認為,即使是訂燒瓷,龍泉青瓷也是處于文化輸出的地位。

一對少見的“流雲托月”耳瓶及其“非典型”現象
一對少見的“流雲托月”耳瓶及其“非典型”現象

“流雲托月”圖案在明代頗為常見。(以上兩圖筆者在之前的文章裡均有引用過)

筆者認為,上述這類瓶子海外多國内反而少見的現象,不能一概而論,這其中或許确實存在一些訂燒的器例,但主要還是在民國時期大量流失海外之故。譬如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藏的象鼻瓶,民國龍泉縣長徐淵若《哥窯與弟窯》一書附錄“龍泉青瓷圖錄”裡就有手繪的同款圖例。

一對少見的“流雲托月”耳瓶及其“非典型”現象

圖錄裡的這些圖例無疑以當時所見到的實物為原型繪制而成,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民國時所能見到的龍泉青瓷品種。從圖錄看,民國時期的龍泉青瓷品種仍非常豐富,有些造型筆者收藏龍泉青瓷三十多年尚未在國内見到過同款,而海外卻有高度相似的同款器例。比如上述這件象耳瓶,還有以下這件“饕餮爐”,英國大維德基金會就有一件。

一對少見的“流雲托月”耳瓶及其“非典型”現象
一對少見的“流雲托月”耳瓶及其“非典型”現象

圖錄裡的耳式也非常豐富,比如與流雲托月有些相類的日月耳。

一對少見的“流雲托月”耳瓶及其“非典型”現象

記得多年前德國納高拍過一件“龍泉窯青釉刻字花紋觀音尊(高50.7cm,德國大收藏家Georg Weishaupt藏品,德國納高2005春拍,LOT:0573)”,是一件供養器,頸部刻有供養款:

蓬堂信人周貴點出心喜捨青峯庵寶幷一對祈保眼目光明男周承教承德二人合家大小平安天啟五年十月吉。

這個銘文與陳萬裡先生龍泉仿古記裡所提到的牡丹花大花瓶竟半字不差。陳萬裡先生還在書裡(《瓷器與浙江》龍泉仿古記一,頁65,中華書局,民國三十五年版)記述到:

從前這種花瓶香爐在寺廟裡很多,後來曉得系值錢的東西,就有許多人偷了出來賣錢……

民國時期,海外藏家紛至沓來,瘋狂地“買買買”。龍泉青瓷正是在此一時期被發現被發掘,大量流失海外。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