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紐西蘭網友線上領略中國非遺匠心之作:青瓷如玉 釉色萬千

人民網悉尼3月22日電 (李含悅)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産的創造過程,始終與燦爛的中國文明曆史程序相伴相生,展現着人類文明的發達程度,彰顯着人類智慧在思想、實踐上所能企及的高度,構築着中國文明程序中各族群眾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園。日前,惠靈頓中國文化中心通過官方社交平台分享《匠心》——中國非遺系列視訊,介紹淵源深厚的青瓷燒制、寶劍鍛制、靈芝栽培傳統技藝,以飨鐘情于中國非遺技藝及其背後無窮智慧的紐西蘭閱聽人。

紐西蘭網友線上領略中國非遺匠心之作:青瓷如玉 釉色萬千

古法燒制技藝

龍泉青瓷的燒制,起源于三國兩晉時期,至今已有1700多年曆史。2006年,龍泉青瓷傳統燒制技藝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名錄;2009年,龍泉青瓷傳統燒制技藝被列入聯合國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作名錄,成為全球迄今唯一入選的陶瓷類項目。

龍泉青瓷釉面,基本色調呈青綠色,釉色以粉青、梅子青為主。如何鑒别青瓷品質的優劣與好壞?在中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龍泉青瓷傳統燒制技藝代表性傳承人徐朝興看來,第一看造型,第二看釉色,第三看工藝。以龍泉青瓷的獨門工藝——跳刀為例,操刀者需凝神屏息、心手合一,心到手到,才能完成一件好作品。

同時冠以“中國藝術美術大師”稱号的徐朝興,與青瓷打了一輩子的交道,他一直堅守着“自己是個手藝人”的信念與宿命感,以專注的态度、精湛的技藝傳承着龍泉青瓷古法工藝。正是源于代代匠心傳承,龍泉青瓷成為中華民族陶瓷文化的閃亮名片,讓世人見識着中國道地的造物之美。

柴燒龍窯

龍泉窯是中國陶瓷史上燒制時間最久、窯址分布最廣、産量最大的窯系。在1700餘年發展過程中,龍泉青瓷形成獨特的燒制技藝,共有70多道工序,首先将瓷土粉碎、淘洗、陳腐和煉泥,然後拉坯成型、修坯、裝飾、施釉、裝窯、燒制等。

紐西蘭網友線上領略中國非遺匠心之作:青瓷如玉 釉色萬千

在傳統燒制技藝中,拉坯是用腳踢轱辘車拉坯成型。龔益華,身為家族第四代傳人,家族柴燒龍窯青瓷已有一百多年曆史,如今堅持用腳踢拉坯,一直堅守着古法傳統技藝。

龍窯燒制技藝對瓷器燒成起着決定性因素。在器物底部放入瓷制墊餅,将坯胎放入匣缽進行保護,以避污染,并使坯胎受熱溫和而均勻;燃料以松木為主,在1300度的高溫下燒制而成。柴窯燒制的成品率很低,主要是由匠人根據經驗把控溫度。

龍泉青瓷傳統燒制技藝世代相傳的背後,是龍泉制瓷人的心血與堅持,使得千年窯火在龍泉大地上經久不衰。

釉色之美

龍泉青瓷之美,有着青如玉、明如鏡、聲如磬的美譽。龍泉窯燒制瓷器的釉色,開創了中國青瓷新美學,把中國青瓷的釉色之美發揮到了極緻。

浙江省陶瓷藝術大師蘭甯莉,将傳統手工藝與藝用生活器皿傳承融合,創新了龍泉青瓷傳統青釉結合、高溫釉彩裝飾燒制工藝,将龍泉山水特色以彩繪的方式融入到青瓷創作中,一景一物都是其不竭的靈感源泉。

龍泉青瓷的釉色之美,不僅取決于調釉的精準與上釉的濃淡厚薄,也取決于燒制時的變幻莫測。這一穿越曆史、跨越時代的傳統技藝,凝結着民族文化的精髓,在時代變遷中依托着匠人們代代傳承、永恒創新的理念,持續創造着新的輝煌,賦予龍泉青瓷生生不息的活力,将中國古典傳統文化之美以獨有的方式傳遞給世界。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