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唐卡非遺藝術展三亞開展

唐卡非遺藝術展三亞開展

1月28日,主題為“合頌”的唐卡非遺藝術展在三亞南山非遺中心展出。圖為遊客在參觀唐卡展。 陳文武 攝

中新網三亞1月28日電 (陳文武)主題為“合頌”的唐卡非遺藝術展,28日在三亞南山文化旅遊區國際非遺中心開展,80餘幅精美唐卡作品将持續展到3月29日。

“唐卡”一詞來自梵語,意為“在有限的空間展現無盡的世界”。唐卡用明亮的色彩描繪出神聖的世界,題材包羅萬象,内容涉及藏族的曆史、文化和社會生活等諸多領域,向世人傳達了和諧、美好的期待。有着1300多年曆史的唐卡,不僅是藏族文化中一種獨具特色的繪畫藝術形式,也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瑰寶,被譽為藏族的“百科全書”,也是中華民族民間藝術中彌足珍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産。

據介紹,本次展覽的唐卡作品均來自桑吉才讓、侯曉輝和黃威三名“80後”青年畫家,他們專業從事藝術工作多年,均以傳統唐卡為研究對象,在繪畫工藝、藝術題材與精神内涵等方面有獨到見解,創作了一批新時代作品。

唐卡非遺藝術展三亞開展

1月28日,主題為“合頌”的唐卡非遺藝術展在三亞南山非遺中心展出。 陳文武 攝

桑吉才讓是青海一級工藝美術大師,當代中國唐卡藝術最年輕的代表性傳承人之一,他繼承“勉唐派”唐卡藝術大師夏吾才郎繪制唐卡時心靜、手穩、眼睛準的技藝特色,從事唐卡繪畫20年來,多次獲得工藝美術大獎。黃威和侯曉輝伉俪則在研習唐卡繪畫的同時,将中國傳統國畫的特點與意境融入到創作之中。

本次展覽現場還加入了聲音與影像作品内容,使觀衆在欣賞唐卡繪畫精深绮麗的藝術價值的同時,可以了解其所蘊藏的精湛深邃的曆史資訊、學術價值和人文關懷,感悟到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精神力量,漢藏文化之間綿延不斷的交往、交流與交融。(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