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心向美好,e趣出行

文/任磊生

辭暮爾爾,煙火年年。即将到來的虎年春節是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的第三個春節,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背景下,諸多在外工作的遊子們為了配合國家的防疫政策,選擇獨在異鄉身為異客。為了讓春節假期過的更有意趣,也有一些人選擇春節自駕出行消費,在享受旅行中靜谧時光的同時,聊慰思鄉思親之情。

心向美好,e趣出行

始終保持對生活的熱情,大抵是最為美好的生命形式。筆者正是一名不折不扣的滬漂族,在滬工作已近十年,快節奏的都市生活始終如影随形,置身這種常态化高壓的生活狀态中,生活與工作的邊界愈發模糊,是以我早就已經開始有意識地經營生活,偶有閑暇時光便與朋友結伴出行,一起探尋人生的更多美好。适值新春佳節,筆者特意訂制了一個中短途的自駕旅行方案,尋找曾經遺失的諸般美好,也算是對一年辛苦努力的酬勞與慰藉。

作為新能源車的忠實粉絲,筆者早已購入了一輛電車。與往年一樣,出發之前,在地圖上标注好了沿途的充電站,為愛車充滿電,便踏上了旅程。車子飛速行駛在高速上,内心空空蕩蕩的。經過一段疾馳之後,忽然發現電車續航已不足100公裡,于是按原計劃趕到前面的服務區給電車充電,中途導航提示前面服務區有新增的國家電網充電點,下去之後才發現每個充電樁前面早已人滿為患,無奈何,隻好硬着頭皮往下一個服務區前進。

心向美好,e趣出行

對于充電難的“窘境”,筆者還是頗為了解的,買車之前,一直以為,充電無非即插即充,實操下來才知道,難度不小。比如,“充電難”、“充電慢”以及“充電接口不相容”等相關衍生問題讓人苦不堪言,就像某位電動車主所言:每次充電排隊就像賭博一樣,排上隊未必充的進電,充電時插不進去、插進去充不了電。為此,筆者每次長途出行口袋裡都揣着幾張充電卡,就怕車在路上沒電,找不到地方充電。

對于純電車來說,一個緻命的問題是續航。因為電動車是靠電驅動的,車主最擔心沒電,甚至是以衍生出一個專有名詞——“裡程焦慮”。雖說近年來,不少車企都把續航裡程擡高到了500公裡乃至600公裡。但對于大多數車主而言,續航裡程是個非常理想化的數字,開電動車跑高速,尤其冬夜跑長途,存在太多不确定的因素。中途沒電了,想及時充電也不容易。遇到出行高峰期,高速路上的充電樁更是一樁難求,需要排隊等候。更要命的是,冬季電動車的續航裡程更是弱不禁風,動不動就打折,進一步增加了出行難度。

筆者這次還算比較幸運,電車還是順利地趕到了下一個服務區。好在這裡充電設施比較完善,排隊的人寥寥無幾,于是在了解完充電樁裝置狀态之後,就開啟了排隊模式。不到半個小時,就正式開始了充電,為保險起見,筆者設定到了充到90%,有過充電經驗的車主都了解,電車從90%充滿耗時往往比從0到90%還要久,為了省時考慮,隻能如此,雖說如此,裝置顯示的時長已經超過1個小時以上。

充電間隙,筆者去服務區飯店用餐,無奈餐廳内早已座無虛席,在征得同意的情況下,與一對青年情侶同桌用餐,閑聊之際,我才了解他們也是自駕出行的驢友,在告知自己剛剛狼狽的充電經曆之後,他們表示非常惋惜,問起他們開的車子,他們淡然回答已經加滿油了。筆者喃喃自語,難怪你們如此氣定神閑,原來是燃油車。

揮手告别之際,他們輕聲說,也不是燃油車,而是e-POWER軒逸。軒逸?不就是燃油車嗎?我再次追問,答曰:這車不是軒逸,是東風日産的一款融合動力的新車,它最為獨特之處就是沒有續航焦慮,它應用了不用充電的電驅技術,純電機驅動,隻加油不充電,即使在寒冷的冬天,加滿油也能夠跑上千公裡,是真正的續航不打折的“電車”,這也是TA不同于一衆汽車的亮眼之處。說罷,二人向我揮揮手,元氣滿滿地踏上了旅行之路。

聽完他們的話,筆者内心五味雜陳,原來還真有不用充電的電車,這車真的太了解電動車主的困擾與苦楚了,或許隻有真實體驗過之後才知道這種從經曆中得來的喜悅無關金錢,無關價格,也無可替代。此刻,筆者内心早已暗暗下定決心,回城之後,就第一時間去店内試駕體驗e-POWER軒逸,然後徑自朝着正在充電的愛車走去。

心向美好,e趣出行

寫在最後:

心向美好,e趣出行!今年的旅行雖平凡但又足夠難忘,因為有了與e-POWER的偶然邂逅,讓筆者切實感受到了别樣的體驗,這一次在春節裡的“小确幸”,也将成為筆者幸福感滿滿的珍貴記憶!

(資訊)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