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兒子拿回三張獎狀,老婆考出會計證,杭州小菜店:每一份辛勞和努力都有意義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章然

寫在前面:

過去一年,有一批杭州小店進入錢江晚報小時新聞的視野。

9個月的時間,錢江晚報關注報道了疫情之下160多家小店的故事。我們在長達270多天的互動中,和不少小店店主成了朋友。

在這些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小店裡,我們見識到了生活的另一面:店主守店的不容易,小店背後小家庭的奮鬥,小店裡來來往往人們的心事……

這些小店和它們的主人,就好比每一個平凡的我們,努力、堅韌、面對生活不徐不疾不慌張,能于平凡中長出強大的力量。

歲末年初,我們再一次重回2021年4月,7路記者親曆過店長助理的小店。我們想看看這一年它們過得好不好,想知道小店年終賬本上,最讓他們難忘的是什麼?新的虎年,他們又有着怎樣的希望和期待。

第三篇,我們去一位年輕爸爸的小菜店看看。

入夜,天氣更冷了。

于飛揚在杭州湘湖家園小區的小菜店亮着昏黃的燈光。

于飛揚比夏天的時候瘦了些,腿更細了,揉着眼睛,略微犯困,眉目之間有些疲倦。

7歲的女兒馨馨走到面前撒嬌,爸爸我冷,幫我暖和暖和手。

于飛揚來了精神,聽女兒的話,一遍遍揉着女兒的小手,直到馨馨感覺暖和起來。

“1月26日回老家去,小孩子都很期待,每天都數着倒計時回家的日子。”于飛揚像這個世界大多數父母一樣,沒有更多關于自己的心願,為孩子的開心而開心,為兒女的期待而期待。

兒子拿回三張獎狀,老婆考出會計證,杭州小菜店:每一份辛勞和努力都有意義

小時新聞記者曾在這個小小的菜店當過一天助理店長。(小時記者當店長|兩個孩子讀書的事,這對小夫妻最操心:希望他們能站在我們肩膀上看世界)

小菜店背後是一個小家庭。

過去這一年的生活中,他們有哪些獲得與失去?

1】這一年找了兼職,過得匆忙,欣慰的是小店挺住了

于飛揚沒有記錄家庭賬單的習慣。

“怎麼知道今年的是賺了還是賠了的方法很簡單。”于飛揚菜店抽屜裡是每天店裡的現金收入,微信錢包和支付寶每天都有店裡的賣菜轉賬收入,需要用錢進貨買日常用品,就直接從這三個管道拿錢。

如果每天能拿錢出來,到年底還有餘錢,這一年就是收支平衡,如果年底三個管道都沒什麼餘額,“那可能就是這一年收入不太好了。”

過去這一年,小菜店的生意不太理想。

每一天,微信收賬400-600塊錢,支付寶收賬400-600塊錢,現金收賬200-300塊錢。

“三個管道收賬一天1000多塊錢,往年生意好的時候,一天能入賬4000-5000塊。”于飛揚養着兩個孩子,這些收入刨去成本、房租、孩子的教育投入,還有的剩,但剩下的不多。

于飛揚說,店面租金一年四萬,租的房子單間1800元一個月,女兒的舞蹈班一年7000塊錢,兒子的畫畫般一年8000塊錢,英語班一萬五一年。

雪白的賬單嘩嘩飄下,都壓在了這個30歲出頭的年輕男人肩膀上。

兒子拿回三張獎狀,老婆考出會計證,杭州小菜店:每一份辛勞和努力都有意義

去年天氣正熱的時候,于飛揚開始兼職。他選擇的是社群團購配送。

從6月份開始,下半年全年無休,于飛揚每天從上午8點幹到下午2點多,一個月能掙8000多。

疫情最嚴重的時候,于飛揚做好防護,一車子上裝了幾千斤的大米、飲料,車子開到小區門口,小推車裝上幾百斤的貨物,拉到小區配送點。

天氣最熱的時候,最冷的時候,配送的貨物隻增無減,工作量反而加大了。

但,于飛揚都堅持下來了。

除了睡覺的時間,于飛揚幾乎都在忙碌。

有點累,但慢慢就習慣了。“這半年,靠着跑單掙了7萬塊錢,補貼了很大一部分家用。”到年底,于飛揚檢視了微信餘額,刨去開支,還有7000多塊錢。

2】孩子想學什麼給她學,想吃什麼給他吃,最大的快樂是看着孩子長大

于飛揚和妻子有兩個孩子,小女兒馨馨,7歲,幼稚園,是一個愛畫畫愛撒嬌愛穿漂亮裙子的小女孩。

大兒子子辰,10歲,腼腆老實。

每天夜裡,馨馨和子辰都乖乖等在店裡,等爸爸媽媽關店下班。

媽媽買的零食,是兩個孩子最好的安定法寶。

兒子拿回三張獎狀,老婆考出會計證,杭州小菜店:每一份辛勞和努力都有意義
兒子拿回三張獎狀,老婆考出會計證,杭州小菜店:每一份辛勞和努力都有意義
兒子拿回三張獎狀,老婆考出會計證,杭州小菜店:每一份辛勞和努力都有意義

“馨馨晚上回來已經吃了好幾個巧克力了,現在還鬧着吃。”得不到新的巧克力,馨馨轉頭又吹起了泡泡。

晚上沒什麼顧客,店裡是馨馨的玩鬧主場。

一會兒爬到爸爸肩膀上騎馬,一會兒又要趴爸爸的背,或者是拿爸爸的手機看視訊。

沉沉夜色中,在爸爸背上的馨馨笑得很開心。

“要學什麼給她學,要吃什麼給他吃。”于飛揚負責給錢,媽媽更在意細節,女兒愛吃洋芋,兒子不愛吃葉子菜,都一一記在心裡。

學校放假了,上二年級的子辰前兩天回了趟學校。

“領國文老師給的獎品。”于飛揚的妻子拿出來三張獎狀,子辰害羞地指了指獎狀上的褒獎智語,有點自豪也有點不好意思。

“比起去年,子辰更懂事了,拖地、掃地、倒垃圾都會,兩個孩子自己洗自己的衣服,自己的紅領巾,自己刷自己的鞋子。”甚至,在于飛揚運貨回來的時候,子辰會小跑過來,幫忙扛10斤的米放到貨架上。

兒子拿回三張獎狀,老婆考出會計證,杭州小菜店:每一份辛勞和努力都有意義
兒子拿回三張獎狀,老婆考出會計證,杭州小菜店:每一份辛勞和努力都有意義

“我現在長肌肉了。”10歲的子辰從貨架上搬下來10斤的米,“再大一點,我能搬50斤的米。”

爸爸的辛苦,10歲的子辰看在眼裡,是以他想要幫爸爸媽媽一點,他可以看店,可以照顧妹妹,如果有客人會幫客人挑菜,再喊媽媽過來稱重。

“明年馨馨就要上國小了,他們兩個真的都長得好快呀。”于飛揚妻子感慨。

臨近過年,兩個孩子一直都想回安徽老家。

等25日子辰上完英語課,一家人就會開車回老家。

于飛揚妻子的弟弟剛生了個寶寶,給這家族增添了喜氣。

兩夫妻準備了4000塊錢的紅包給這個孩子。

兒子拿回三張獎狀,老婆考出會計證,杭州小菜店:每一份辛勞和努力都有意義
兒子拿回三張獎狀,老婆考出會計證,杭州小菜店:每一份辛勞和努力都有意義

“我也是第一次做姑姑,特别開心。”下一代總代表着新的希望和幸福,也帶來了無窮無盡的快樂。

小店年終賬本和新年心願

靠兼職多掙了7萬塊

兒子拿回三張獎狀,老婆考了會計證

過去這一年,于飛揚的小店沒有掙到多少錢,不過他靠着兼職,半年掙了7萬塊。

支出更多,店面租金一年四萬,租的房子單間1800元一個月,女兒的舞蹈班一年7000塊錢,兒子的畫畫般一年8000塊錢,英語班一萬五一年。

算下來,一年到頭,微信的錢包裡還多出7000多塊。

但于飛揚也有其他收獲,比如兒子的三張獎狀,老婆考出了會計證。

新的一年,會繼續兼職,也會繼續守着小菜店,然後看着兩個孩子快樂成長,慢慢長大。

本文為錢江晚報原創作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複制、摘編、改寫及進行網絡傳播等一切作品版權使用行為,否則本報将循司法途徑追究侵權人的法律責任。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