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心理學家:一個人的命運在7歲前就被注定了,幼年經曆對人生影響很大

精神學科和心理學科等多項研究表明,兒童早期心理發展與成年後的性格形成密切相關。俗話也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

這麼說來,一個人的一生可能早在童年初期就被注定了。

聽起來讓人難以接受,好像一切都命中注定好了,無從抗拒也不可更改。

心理學家:一個人的命運在7歲前就被注定了,幼年經曆對人生影響很大

那麼這是為什麼呢?假如童年不幸,長大後該如何擺脫童年給我們的人生桎梏?

為什麼童年早期會對人的一生,産生不可磨滅的影響?

在心理研究領域,兒童從胎兒到6~7歲這一時期被稱為“萌芽期”,是一個人成長的黃金時期。一個孩子四歲的時候,将獲得50%的智力,在接下來的三年時間裡,他又将獲得20%的智力,最後的30%則在7歲到17歲間獲得。

與此同時,孩子的性格形成和身體的基礎發育,都跟智力一樣,在7歲前完成。是以,7歲标志着萌芽期的結束,在這之後,人的生理、心理、體力和智力都達到了一個成型的階段。這也是為什麼,大部分人到了7歲的時候才具備比較成熟的能力,能夠進入國小正式開啟學習生涯的原因。

心理學家:一個人的命運在7歲前就被注定了,幼年經曆對人生影響很大

1.個體心理學學派:兒童時的早期記憶,能夠反映出一個人的三大方面

個體心理學認為,記憶隐藏着一個人最真實的樣子。因為記憶能夠讓人回憶起自身的限度和環境,就好比是一種随身攜帶的載體,并且任何人的記憶都不是偶然的。能夠讓人下意識回想起來的,都是從數以萬計印象中篩選出來的。

記憶承載着一個人過往的所有經驗,人們從中得到安慰或吸取教訓,達到人生裡某個目标的實作,讓一個人一步一步變成今天的模樣。

第一,任何人生活方式的根源和最簡單的表現形式,都會如實反映在記憶中,尤其是人生最初幾年的記憶。

心理學家:一個人的命運在7歲前就被注定了,幼年經曆對人生影響很大

心理醫生可以通過記憶,來判定一個人在童年的時候,在原生家庭裡是被忽略還是被寵溺,是否能和其他人産生良好的合作,喜歡和哪些人相處,遇到問題是如何解決的。

第二,早期的個人興趣,将指向未來的目标和生活方式。

如果童年中留下某些不可磨滅的印象,這段記憶必定是她所感興趣的,即使這段記憶可能帶來的是負面情緒。奧地利個體心理學家阿爾弗雷德·阿德勒在一次研究中,發現有個女孩之是以決定成為醫生,是因為兒時祖父去世的那段記憶。

她清楚地記得,因病去世的祖父臉色蒼白,四肢僵硬地躺在棺材裡,然後棺材被蓋上,親人們把棺材放進墳墓。這是她對死亡最初的印象,死亡奪走了世界上最愛她的人。

心理學家:一個人的命運在7歲前就被注定了,幼年經曆對人生影響很大

是以每當她聽到有人去世時,她都會無比恐懼。沒想到,正是因為害怕親人再次被疾病奪去,長大後她成了一名和死神作鬥争的醫生。

第三,早期的記憶能直白地反應,兒童與父母等家庭成員之間的關系好壞。

并且這段記憶是否正确是無關緊要的,之是以如此重要,是因為這段記憶展現了一個人内心的想法。如果一個人被心理疾病和精神障礙所糾纏,很有可能是因為原生家庭不合格。

2.童年創傷難以自愈,是因為在童年沒能得到心靈的滋養

一個成年人健康的人格狀态是“自信”,能夠保持着對世界的探索求知的好奇,擁有發揮創造力的能力,能夠關心外界和陌生人的利他之愛,還有和他人進行良好互動的合作能力。

為什麼有些朋友比較缺愛,總是在一段關系裡,渴望别人對自己無條件、真心的愛?因為他們在本該得到原生家庭的愛的時候,得到的不夠,甚至壓根就沒有。

兒童剛來這個世界的那幾年,和原生家庭的回應與互動,對健康人格的形成和成長至關重要。他需要得到來自父母的穩定的正向回報。

心理學家:一個人的命運在7歲前就被注定了,幼年經曆對人生影響很大

零歲和一歲之間,嬰兒是一種主客體未分的狀态,嬰兒不知道自己是誰、父母是什麼、處于一種“我就是世界”的原始混沌狀态。在滿月到一歲半的這個階段,嬰兒通過父母和外界的回應,他們能夠漸漸厘清“我是誰”,在我之外,有誰,有什麼其他的事物,這個就是主客體分離。

在這個時期,第一關鍵的是安全感需求方面的正向回報。當嬰兒啼哭時,父母的及時照料和安撫,讓嬰兒知道“我是安全的”,這時候,他們最基本的安全感得到了滿足,也為之後的性格土壤,生長出對外界的信任感,打下了基礎。

接下來第二關鍵的是,滿足嬰兒的存在感。這是孩子在和父母的互動中獲得的,比如家人們對寶寶展露的微笑,比如爸爸在和大人的遊戲中獲得的快樂。父母和周圍人會以他為中心,進行良好的互動,這就是存在感的來源。

心理學家:一個人的命運在7歲前就被注定了,幼年經曆對人生影響很大

如果這個階段沒有得到滿足,也沒有建立實在的安全感、存在感和價值感,就會産生“心理匮乏”。

人格障礙、精神分裂、抑郁症、自卑補償等等,都是因為早期心理發展不足所影響的心理問題。

一個孩子假如0到2歲之間受到了不正當的養育,比如冷漠或者強迫性對待,為了對自己心理進行補償,他的人格會大機率産生變異,比如偏執、控制欲、自戀狂和表演型人格。

心理學家:一個人的命運在7歲前就被注定了,幼年經曆對人生影響很大

抑郁症、焦慮症和強迫症的主要原因,也是在兩歲到六歲這個階段得到的持續、穩定的正向回報不夠。

比較嚴重的狀态是缺愛和焦慮。具體表現為:不斷地詢問伴侶是否愛自己,動不動就自我攻擊、否定自己,總覺得自己不行,做什麼都不可能成功。

在先天沒能得到的心靈滿足,必須在後天建立一段穩定的主客體關系。童年創傷是絕對可以被治愈的,隻要一段時間裡,在穩定的客體關系裡得到積極的回應。

心理學家:一個人的命運在7歲前就被注定了,幼年經曆對人生影響很大

比如合格的父母,非常好的閨蜜或者和兄弟,或者談過一段非常安全的戀情,你選擇的戀人是一個安全性的人格,他穩定地愛你回應你,最後就是心理咨詢、心靈理療、心靈成長。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