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2021 年賺翻了的特斯拉:今年無新車,偏愛“擎天柱”

2021 年賺翻了的特斯拉:今年無新車,偏愛“擎天柱”

他回來了。

「今後我很可能不會參加财報電話會議,除非有非常重要的事情需要我說。」距離馬斯克在 2021Q2 财報會上說出這句話,僅僅過了半年,他又出現在了 2021Q4 财報電話會上。

這次是有什麼「非常重要的事情」要宣布?

如果你在期待新車型的消息,那可能要失望了。财報會中特斯拉透露,2022 年的規劃中并沒有「新産品」,也就是說那些被大家期待得開始「包漿」的 Roadster、Cybertruck、Semi、2.5 萬美元的緊湊型車們,都要再等一年了。

不過在馬斯克眼裡,似乎有些東西比新車型更重要。

2021 年賺翻了的特斯拉:今年無新車,偏愛“擎天柱”

「對特斯拉而言,2021年是突破性的一年,每一個重大進展都極大程度上堅定了人們對電動汽車的市場可行性和盈利能力的信心。」,馬斯克這樣形容剛剛過去的 2021 年。

從年初馬斯克登頂世界首富,到特斯拉市值突破萬億,馬斯克和特斯拉用 2021 年回應了世界對于電動汽車的質疑,「史最佳」「創新高」…… 這種詞在過去一年裡反複出現在特斯拉财報中,已經不太能刺激動大家的神經。

Q4 财報的表現也「一如既往」:2021 年第四季度,特斯拉總收入達 177 億美元,同比增長 65%;其中汽車業務貢獻了 90%以上,約 159.7 億美元。GAAP 淨利潤為 23 億美元,同比增長近 8 倍,又一次創造了自己的曆史新高。

我拿出了電腦,算了一下特斯拉在第四季度每天的淨利潤,相當于 1.59 個小目标。

産能擴張:傳遞量年均增長 50%

1 月初,特斯拉就公布了 2021 年全年的生産和傳遞數量,全年傳遞約 94 萬輛,同比增長 87%,距離年産百萬輛僅一步之遙;Q4 傳遞量 30.87 萬量,同比增長 71%。

2021 年 Model 3 和 Model Y 依然是主力,全年傳遞 911242 輛,占傳遞總量超過 97%,同比增長 106%;而 Model S 與 Model X 全年傳遞量為 24980 輛,僅占傳遞總量不到 3%。

2021 年賺翻了的特斯拉:今年無新車,偏愛“擎天柱”

盡管特斯拉表示,是供應鍊、晶片、勞動力短缺等汽車行業的共通問題影響了工廠滿負荷生産運作的發揮。不過目前對于特斯拉來說,擴大自身産能依然是首要任務。

2021 年賺翻了的特斯拉:今年無新車,偏愛“擎天柱”

第四季度,目前「滿載」運轉的加州弗裡蒙特工廠和上海超級工廠都加足馬力,創下了産能新高,實作了超過 122 萬輛年産能的生産效率。庫存周轉天數也從上季度的 6 天縮短到了 4 天。

「車輛傳遞年均增長率 50%」,這是特斯拉對于未來幾年的預測,2021 年同比增長 87%的傳遞量,讓 50%的預測顯得并不誇張。目前兩座超級工廠的産能明顯滿足不了未來的需求,之前一拖再拖的得州超級工廠和柏林超級工廠也終于開始啟動測試。

2021 年賺翻了的特斯拉:今年無新車,偏愛“擎天柱”

得州超級工廠在 2021 年底已開始了 Model Y 的生産,生産的第一批 Model Y 将在一季度傳遞;搭載 4680 電池芯和結構電池組系統的 Model Y 将在得到官方準許後在奧斯汀工廠率先開始生産。柏林超級工廠也已在同期啟動車輛生産裝置測試,首批生産的 Model Y 并不會使用 4680 電池,依然搭載 2170 電芯。加州和上海工廠接近滿負荷運轉,得州和柏林工廠還需要不短的産能爬坡,2022 年特斯拉的産能依然吃緊。

在産能亮起紅燈的情況下,盡管我們最近頻頻看到 Cybertruck 原型車的曝光,又有 Rivian 等電動皮卡來勢洶洶,但是 Cybertruck 顯然還要為目前「供不應求」的 Model Y 讓路,将在 Model Y 之後在奧斯汀超級工廠啟動生産。

2021 年賺翻了的特斯拉:今年無新車,偏愛“擎天柱”

前不久,有外媒的無人機拍攝到柏林超級工廠用于生産 Cybertruck 的 8000t Giga Press 巨型壓鑄機也已經準備就緒,将于下個月開始營運,進入準備階段。看來 Cybertruck 雖然被推遲,但至少不太遠了。在 Cybertruck 量産之前,如果定價合理、如何實作年産能 25 萬輛等等,也都是特斯拉需要解決的問題。

面對目前 Model 3/Y 供不應求的現狀,經曆過」産能地獄「的特斯拉和馬斯克顯然不想再經曆一次噩夢,産能、供應鍊顯然是特斯拉目前亟待解決的最大挑戰。至于 Roadster、Semi,以及被傳的沸沸揚揚的 2.5 萬美元緊湊型汽車,更是被無限期推遲了。

2021 年賺翻了的特斯拉:今年無新車,偏愛“擎天柱”

是以,四座超級工廠終于要全部走入正軌後,特斯拉開始未雨綢缪了。

特斯拉宣布将在 2022 年全球範圍内為新工廠選址,并可能在年底前對外公布。繼去年放棄了上海超級工廠旁邊的擴建地塊兒後,第五座超級工廠會花落誰家,可能是 2022 年圍繞在特斯拉身上的新問題了。

2021 年賺翻了的特斯拉:今年無新車,偏愛“擎天柱”

重新定義毛利率天花闆

三個月前的 Q3 财報中,特斯拉 30.5%的毛利率曾被很多人認位是單車毛利率天花闆。僅過了三個月,特斯拉就重新定義了天花闆,又增長了 0.1%,毛利率達到了 30.6%。

這個數字不僅讓努力控制成本的新勢力車企們羨慕,就算對于規模效應更明顯的主流傳統車企們來說,也是望塵莫及。

特斯拉對于成本的壓榨,一方面來自于打造爆款車型帶來的規模紅利,另一方面上海超級工廠提供的本土化保障。

2021 年賺翻了的特斯拉:今年無新車,偏愛“擎天柱”

在上海超級工廠成立之初,就有研究機構給出資料:上海生産 Model 3 的供應鍊全面本土化能将成本降低 6%。目前,上海超級工廠的供應鍊本土化已經超過 90%,在第三、第四季度中,特斯拉的平均單車成本已經降至 36000 美元,這其中既有 Model 3/Y,也有成本更高的 Model S/X 車型。剩下不到 10%的零部件本土化比例,也給單車成本留下了進一步降低的空間。

2021 年賺翻了的特斯拉:今年無新車,偏愛“擎天柱”

配合着未來巨型一體壓鑄機、結構電池組、4680 電池等項目的投入,單車賺錢能力的天花闆到底在哪裡,就要看特斯拉的力度了。

更何況,在馬斯克看來硬體的銷售和盈利隻是起點,軟體付費帶來的利潤才是未來加速增長的關鍵。

馬斯克眼中比車更重要的事

對于目前的馬斯克來說,什麼是比新車更重要的事?一個是完全自動駕駛,另一個就是人形機器人 Optimus 了。

2021 年第四季度,美國參與 FSD Beta 測試的車輛增加到了近 6 萬輛。馬斯克表示将在 2022 年内向全球所有搭載該系統的車型推送。

2021 年賺翻了的特斯拉:今年無新車,偏愛“擎天柱”

半年前特斯拉在 AI Day 上釋出了人型機器人,當時外界的質疑除了産品和技術本身外,更多的是在什麼場景使用、商業前景如何。在 Q4 财報電話會上,老馬自己先給出了一個使用場景。他表示 Optimus (擎天柱)将首先在特斯拉使用,在工廠裡移動零部件,充當搬運工。

用人形機器人代替打勞工,特斯拉的單車成本是不是又可以降低了?

2021 年賺翻了的特斯拉:今年無新車,偏愛“擎天柱”

在馬斯克看來,未來 Optimus 可能比汽車業務更重要,是「最重要的産品」,解決了勞動力短缺的問題。不過,在高度自動化和內建化的未來,機器無限解放人類的勞動力後,也許過剩的勞動力又會帶來新的問題…… 這個,先讓 Optimus 落地再說吧。

最後

相比于以往被比特币、碳積分搶了風頭的财報,2021Q4 财報中雖然沒有預告新的車型和産品,但汽車占了絕對的主角,也出乎意料的務實。

在 2021 年賺的盆滿缽滿的特斯拉,2022 年的目标似乎隻有三個:産能、産能,還是産能。

特斯拉的這套打法,把傳統汽車行業最擅長的标準化和規模化引入智能汽車的賽道中來,「以彼之道,還施彼身」。

至于效果如何,就看新一年的戰況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