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未改鬓毛衰”。小時候,無法了解鄉愁是一種怎樣的味道,更無法讀懂高中老師說的鄉愁是一碗拉條子。我是一個土生土長的臯蘭人,從上國小到高中未離開過縣城,一直在家鄉縣城裡面生活學習。後來因上大學,我便遠離了自己的家鄉,看過了外面的風景,就有些不喜歡家鄉的風景。每次回到家,我就開始嫌棄家鄉山的顔色不夠綠,嫌棄家鄉的道路不夠平坦。
一年又一年,就在這種嫌棄的味道裡,我大學畢業了。而後是選擇婚姻,我選擇了遠嫁,而我和故鄉又是隔山相望,我拼命在地圖上尋找你的地理位置,用手丈量着我和你的距離。淚水刷刷的模糊了我的視線,那一刻,我稍稍了解了故鄉的含義。鄉愁是一種淡淡的味道,讓我敢愛确無法訴說的痛。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2022年的春節即将來臨,此刻我離故鄉将近三千公裡的距離,我無法用手去丈量我與她之間的距離,我更無法克制我内心的思念。整整兩年沒有回去了。我多麼想吃一頓簡單的酸菜散飯,聆聽一下父母的唠叨。在臯蘭的馬路上,一個人踏踏馬路,欣賞一下夜景。雖然這個縣城不大,但是确實讓我無比思念。以前的嫌棄也變為了思念。我的腦海裡面浮現出2019年我離家時候的場景,父親為我準備遠行的背包,母親為我準備一碗拉條子。在這種無言的氛圍裡,隻是覺得時間有些快,聽着滴答滴答的鐘表聲,我是不願不忍看着鐘表,在那一瞬間,我是多麼想讓時間可以慢點走。突然,母親說:“飯熟了”,這種氛圍被簡短的話語打破了。我吃着那碗拉條,淚水就不知不覺的流了下來,父親在一旁不吭聲了,一邊抽着煙,一邊說常回家看看。母親則開始絮絮叨叨,那一刻,我是多麼享受這種時光,我是忍着淚吃完那碗拉條子。那碗拉條子長長的,分明是人生長長的路,又分明是我腳下踩的路。父親語重心長的對我說到:“姑娘,吃虧是福,在外要照顧好自己,好好工作,好好吃苦,工作不能挑來挑去,有啥事給家裡打電話,家永遠是你最溫暖的港灣”。母親則不停的給我塞錢,我的淚又一次止不住……
2022年新春的腳步越來越近了,對于故鄉的思念又一次加深了。每次從新聞上還是抖音上,我都會尋找家鄉的變化,我都會尋找有關家鄉的消息。從家鄉的小吃再到老家的人,一草一木都是兒時濃濃的味道。思念有多深,愛就有多深。“為什麼我的眼裡總是飽含眼淚,因為我對于這片土地愛的深沉”。無論我走多遠,我都深深祝福我的家鄉,祝福我的家鄉越來越好,人民安居樂業,日子紅紅火火。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着幸福的微笑。
—END—
作者:魏文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