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時間魔法師”王津:擇一事,終一生的鐘表人生!

他是故宮博物院的鐘表修複師,40多年來,他修複的鐘表多達幾百件,經過多年的苦心鑽研和摸索,他形成了獨屬于自己的修複技法。

他是個“時間魔法師”,浮沉半生,他仍然在為鐘表修複貢獻出自己的力量,他是項目傳承人。講述匠人故事,品鑒獨運匠心,傳播華夏文明,本期子牙童趣匠人觀察就為大家介紹這位王津的故事。

01

王津在年幼的時候就喜歡拆自行車,将一些配件清洗之後又裝上。

1977年,在故宮文物修複廠老廠長的介紹下,16歲的王津第一次走進故宮西三所的小院,他也認識了自己的師傅。

“時間魔法師”王津:擇一事,終一生的鐘表人生!

王津的老師是故宮鐘表修複第二代傳人馬玉良,他不僅從師傅這裡學到了精湛的技術更是學到了對待工作的熱忱。

做學徒第一年不能接觸文物,是以王津隻能把家裡的鬧鐘拆了裝,裝了拆。

學習鐘表修複非常枯燥,明明應該是青春年少愛玩的年紀,可是他卻堅持了下來。

在第二年他才開始努力修複文物鐘表。他修複的第一件文物鐘表是一座小型隻帶有走時功能的座鐘。

第一次正式修複鐘表,心中難免有些緊張,可是他同時也有着屬于年輕人的自信。

然而事與願違,當他拆完之後,并沒有立刻找出問題,後來又仔細檢查了一次,這才發現了一絲端倪,後來在師傅的協助下才完成。

“時間魔法師”王津:擇一事,終一生的鐘表人生!

俗話說熟能生巧,修複得多了,他的技術自然也就變得精湛起來。

他的主要工作就是粘補外殼,恢複機件功能。

1981年,他已經入門四年了。這時他才修複了第一件比較重要的文物。

那是一座清代三角木樓鐘,足足有七八十公分高,一個機芯帶着三面表盤走針。

當他修複完之後,又組裝好拿給師傅看。雖說表面上雲淡風輕,可是心裡卻是天人交戰,十分精彩。

“時間魔法師”王津:擇一事,終一生的鐘表人生!

皇天不負有心人,最終他得到了師傅的肯定,興奮得像個小孩子,整整一個晚上都沒有睡着。

02

有一座來自瑞士的鐘表大師設計的“老人變戲法鐘”,拆開頂蓋,裡面的機芯有着完整的7套系統,看起來各自獨立,卻又緊密聯系在一起,像一座迷宮。

不同的系統負責不同的工作,這座鐘會唱歌,會學鳥叫,會走時,甚至還會變魔術。環環相扣,由于它的零件非常多,超過了1000個,是以卡在一起還不敢硬掰開。

僅僅是将這座鐘表完全拆開,王津就用了好幾天的時間。

“時間魔法師”王津:擇一事,終一生的鐘表人生!

制作鐘表整整修複了一年的時間才恢複到原樣。在調試成功的那一瞬間,王津的臉上露出了久違的笑容。

和這個鐘有異曲同工之妙的是另一座叫做銅鍍金鄉村音樂水法鐘,擰動開關,裡面的音樂聲就會響起。閉眼感受,仿佛身處在一個潺潺流水的小溪邊,小鳥扇動翅膀,魚兒跳出水面,生機勃勃。

“時間魔法師”王津:擇一事,終一生的鐘表人生!

他曾經修複了一座銅鍍金樂箱水法雙馬馱鐘。鐘高112厘米,是乾隆時期異國使節朝拜觐見時所獻上的國禮。

它的熠熠生輝早已被時間沖淡,被歲月無情蹉跎,如今的它隻剩下暗淡殘損。

對于王津來說,讓它重制往日的風采就是自己需要完成的任務。

對于修複鐘表來說,第一個步驟就是清洗。可是文物比較珍貴,是以對于清洗材料要求非常嚴格。最常用的就是煤油。

“時間魔法師”王津:擇一事,終一生的鐘表人生!

為了能夠保證文物的安全,王津在清洗的過程中非常小心謹慎,從來不會傷到文物分毫。

修複這座鐘最困難的地方就是需要對其中一個齒輪進行“微創手術”,也就是手工栽尖。

在不到1毫米厚的中心點垂直鑽出一個0.4毫米的孔,然後在重新載入鋼軸。難就難在這種細小的鑽頭極脆,稍微用力過猛就會折斷。

這就要求修複師同時做到三到,心到,眼到,口到。這在我們看來非常嚴苛的技術要求,對于王津來說卻隻能算是基本功。

“時間魔法師”王津:擇一事,終一生的鐘表人生!

修複文物,要本着修舊如舊的鐵律,就是盡量做到對文物的幹預最小化。

王津在這方面已經非常成功,因為他能夠将輪齒修補到幾乎百分百還原的程度。

先拿出一塊準備好的銅,把它磨成米粒大小焊接在齒輪上,又在這一輪齒上锉磨出與原輪齒完全一緻的磨損紋理。而能夠做到分毫不差,王津憑借的正是自己的心、眼、手巧妙地結合。

經過拆卸、清洗、除鏽、锉削等近百道工序的修整之後,這座鐘進入了最後的調試階段。

原本以為時鐘可以正常運轉了,齒輪卻再一次損壞。

“時間魔法師”王津:擇一事,終一生的鐘表人生!

俗話說失敗是成功之母,王津并沒有心急如焚,反而是耐着性子去深入研究,尋找問題的根源。

再次經過了重重檢查之後,王津确定問題出在時鐘本身。

由于200年前的制作工藝并不發達,是以異國工匠忽略了時鐘内部的緩沖裝置,導緻這一部位的齒輪更加容易磨損。

可是在修複的過程中卻不能在鐘内增置零件。僅僅是解決這個問題,就讓他花費了一個多月的時間。

03

雖然鐘表隻是一個物品,可是它卻代表了好幾代匠人的心血,刻上了他們的故事。

“時間魔法師”王津:擇一事,終一生的鐘表人生!

在這些舊物當中,王津不僅僅能了解到一座時鐘的變化曆史,更能夠體會到一代代匠人的良苦用心,是以他對這份職業懷有敬畏之心。

由于這些零件最好的清洗辦法就是用煤油清洗,作為鐘表修複師,每天将雙手泡在煤油裡幾個小時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

起初王津還會感覺到煤油的味道有些特别,然而伴随着清洗零件的次數越來越多,他逐漸有些忍受不了煤油的味道。

修複鐘表最難的地方就在于修複師沒有見過鐘表原來的樣子,也沒有書籍資料可以參考,是以隻能夠靠自己的想象。

“時間魔法師”王津:擇一事,終一生的鐘表人生!

憑借機械原理去摸索,在自己腦海中建構出它原本的結構。

在故宮1500多件古董鐘表裡,王津參與修複過兩三百件。 為了保證它們的健康,每隔一段時間他就把這些鐘表做個全面檢查。有問題就及時修複,沒有問題就做個保養。

他如今也有了一些徒弟,就連他的兒子也成為了一名鐘表修複師。

他總會告訴自己的徒弟們,遇上複雜難修的鐘表時,可以做點其他事情來轉移注意力。

等到自己心平氣和的時候再去繼續修複。曾經的他為了達到這種心境,他還在自己師傅的建議下約上自己的朋友打球,看書。

“時間魔法師”王津:擇一事,終一生的鐘表人生!

故宮裡的鐘還有幾百種沒有動過,就算他一輩子也修不完。

他是一個時鐘魔法師,他改變了很多個鐘表的時間,卻無法改變自己的時間。

随着時間的流逝,他的年紀越來越大,視力也大不如前。幾年前他戴上了老花眼鏡,現在戴着五倍放大鏡看小零件已經有些吃力。

但他說隻要自己還有一口氣在,那麼就要一直堅持修複鐘表。 無論做任何事情,最為寶貴的就是堅持。聽了他的故事,你們認為鐘表修複是一種什麼樣的工作呢?你們覺得自己是否有這個勇氣和毅力來從事這一份工作呢?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讨論。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請關注我,為我點贊并轉發,你們的每一份鼓勵,都将是我做出更好文章的動力。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