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冬季宅家看水仙

文 | 劉中才

冬天賞花,似是很難。你去看那荷,都已經零落,你去看那菊,也從秋天裡枯萎。雖說也有那溫室裡盛開的反季節綠植,但也終究不是自然狀态下長出來的,故而花色雖好、葉澤雖亮,也算不得出奇。

冬季宅家看水仙

配圖來自網絡,下同

但是那水仙就很不同,平日裡你不見她的花,一年四季有三分之二的光景在黯然獨處,隻是到了隆冬季節,她的樣子便有不同了。她先是從嫩綠的葉片間發出幾條莖,像雲薹一樣直入雲端,接着又開出潔白的的花朵,層層疊疊的花瓣裡面還包裹着鮮黃色的蕊,真是含苞怒放、葳蕤绮麗,好看到令人心生嫉妒。

以前我住在老家時就有這樣的水仙。冬天一來,母親便把她放在窗台上一處向陽的位置,接受陽光的滋潤,以期花開。她們生長得很快,在日光與室溫的雙重滋養下,頗有一種日日新、苟日新的姿态。最難能可貴的是,水仙與水為伴,易于生發,她不需要厚土奠基,也用不着沃肥澆灌,單是一碗水足矣。水仙的花期不算長,但是開花的時間恰在春節前後的一個月,因而和農曆新年有種遙相呼應的意思。

正因為如此,水仙在春節裡很受待見,入室的花香和她那安然不羁的生長方式,常常讓看客們心無旁骛。水仙代表着吉祥如意,又被譽為中國的四大名花之一,其名号也昭然在外。我總是淺嘗辄止,但也對水仙有過一知半解。她那麼高潔,必然适合入鏡,因而書畫中常見水仙的影子。大概是她的與衆不同也博得了詩人的眼球,是以白居易以水仙應景,寫了一首《江上吟元八絕句》。

白居易說:“大江深處月明時,一夜吟君小律詩。應有水仙潛出聽,翻将唱作步虛詞。”這首詩很歡快,也很诙諧。這個時候的白居易很是自在,一夜吟詩到天明,不曾想,詩中所言全被近在身旁的水仙收入心中,而那婉轉優雅的唱詞又無一不是詩裡的精華。

冬季宅家看水仙

相比之下,李商隐的憂悒總是顯得漫不經心。他并不是個拈花惹草的人,這一次,卻因為與詩人李郢相别的時候,李郢身邊的情人深深打動了李商隐,也或許是離家太久,蓦然想起了遠在故鄉的妻子而情愫頓起。更為準确地說,是映入眼簾的水仙勾起了他的憂思,心中蕩起了漣漪。于是在闆橋店揮手告别的那一刻,李商隐寫下《闆橋曉别》贈予李郢:“回望高城落曉河,長亭窗戶壓微波。水仙欲上鯉魚去,一夜芙蓉紅淚多。”

其實誰又何嘗不想執子之手與子偕老呢?可是生活處處都是嚴峻的曆險,多半時候不是不想而是身不由己。李商隐如此,我們亦如是。因為人在路上行走,就要目視遠方尋找需要的光與影,其間的過程很難,卻也很甜。如果你覺得累了,不妨在百無聊賴的日子裡回到寒冬陌陌的老宅,種上一畦水仙,靜靜看着她發芽開花,那一身的素淨,待到來年的春天,回頭再看,所有不經意間濺起的回憶已然成了日子裡的詩。

(作者機關:湖北省糧食局,來源糧油市場報)

壹點号山東金融文學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