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胎政策都開放了,但生育率卻不理想,出生率又創新低,全民都在熱議“如何讓女性多生小孩?”更有甚者直接提出:“應該給生娃的女性發錢,或是增加一些福利待遇”。各種主意層出不窮,大衆為了催生也是操碎了心。
但是,問題來了!為什麼2021年的生育率很低,大陸出生人口數量,還不如2020年和2019年呢?很多生過娃的寶媽表示:生娃養娃的苦和累,真是一言難盡。
案例:寶媽當衆“尿失禁”被嘲諷,女兒沖出來擁抱媽媽
詹璐接女兒放學,沒想到在女兒學校的大門口,她的褲腿處卻有液體流了出來。詹璐很焦慮,臉紅心跳,不知道該怎麼辦好?周圍的人看見後,全是譏笑聲,根本沒人安慰她,更沒人給她一個解決辦法,幫她緩解尴尬。

就在此時,幼小的女兒沖到了媽媽面前,給了媽媽一個無比溫暖的擁抱。可詹璐感覺,自己真心對不起二胎的女兒,這媽媽當得很不稱職,沒有照顧好女兒。
在這個家裡,詹璐幾乎沒什麼地位。面對重男輕女的婆婆,她日子過得非常委屈。有一回,婆婆在家裡跟人聚會,為了炫耀有孫子,竟然把正在她懷裡吃奶的娃給抱走了,對兒媳很不尊重。
還有些時候,她要趴在地上擦地闆,像保姆一樣被婆婆使喚來使喚去。可老公卻置身事外,冷漠相待。詹璐委屈滿腹,又無人可依賴。
這樣的生活寫照,簡直是一部分女性的真實人生,讓人淚目又心疼。總結來看,女性生娃養娃的苦和累,一下子就顯而易見了,大概就是這五點。
生娃後,女性可能會面臨這五大難題:
第一大難題:身體健康受損
一些女性生娃後,頭胎就落下了病根,比如,黏連或發炎、腰疼等病,很難完全去除病痛。健康受損的體驗,讓女性長期受折磨,感覺到病痛的煎熬,對生二胎三胎産生了恐懼感。
第二大難題:婆媳沖突
有些女性生娃後,在帶娃養娃的瑣事上,婆媳沖突加劇,倆人意見不統一,調和起來又很難。是以,女性的情緒受到影響,為了自身和家庭的和諧考慮,就對懷二胎三胎也不抱有期待了。
第三大難題:老公躺屍不帶娃
有些老公婚前表現挺好,但婚後表現就差到家了。老公躺屍不帶娃,把家裡照顧孩子的活全交給寶媽,甚至還覺得老婆帶娃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這樣的老公簡直就是寶媽的克星,寶媽遇到了哪裡還敢生二胎三胎?
第四大難題:寶媽沒工作,不掙錢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一些寶媽婚後的生活,全靠老公的零用錢支撐。這樣伸手要錢的日子過得久了,寶媽覺得很心累,自己沒工作不掙錢,想生二胎三胎也沒底氣。畢竟,管别人要錢生活缺少安全感,自尊心也受挫,很不自在。
第五大難題:心情焦慮,容易抑郁
女性婚後帶娃,尤其是新手媽媽,沒那麼多經驗,初次帶娃的焦慮感,遇到棘手問題時的煎熬體驗,都會刻在腦海裡很久難忘。每次想起來,估計都很難有勇氣再做生二胎三胎的打算了。
其實,女性要是看過《女心理師》這部電視後,就能對以上這些女性婚後面臨的難題,有個更深的了解,對女性帶娃養娃的艱辛,有個更全面的認知。
劇裡講了很多案例細節,包括重男輕女、婆媳沖突、孩子早戀、産婦後遺症等内容,将一個已婚女性的生活呈現在大衆面前,赤裸裸又很真實。自然也就更了解女性,為什麼不想生二胎三胎了。
那麼,問題來了!女性該如何調整心态,重燃生娃的欲望呢?
未婚女性若是能從日常書籍或電影、他人經曆中,掌握到婚姻和育兒的技巧。已婚女性也能夠從生娃帶娃的經曆中,吸取一定的經驗。那麼,女性完全可以通過努力,生養好下一代,同時也照顧好自己。
即便是意外懷上了二胎三胎,或是心裡仍有再生一個娃的欲望,女性也不用再壓制了,可以大膽地懷孕生寶寶了。
女性可以采取的措施是:在懷孕生娃前檢查好身體,有問題先治愈、再懷娃。生娃後,盡可能讓娘家媽或公婆幫襯一下,減輕點坐月子照顧娃的壓力。必要時可以請保姆或月嫂,看護娃并伺候月子。
然後,女性要把重心放在賺錢,以及婚姻生活裡。先解決好婆媳沖突,實在處理不好可以減少婆媳見面。當然,能調整好夫妻關系,讓老公多看護寶寶,寶媽抽身來兼職賺錢,那女性的家庭地位和經濟方面,也都會有所提高。
如果我們既能在家帶好娃,又能賺到不菲的收入,生二胎和三胎也不再是“為難”的事了,對提高生育率也有一定幫助作用。
您認為,還有什麼好方法,促進生育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