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病毒性心肌炎的相對發病率不斷增加,病情輕重不同,表現差異很大。
嬰幼兒病情多較重,成年人多較輕,輕者可無明顯病狀,重者可并發嚴重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甚至猝死。

小兒心肌炎要注意氣溫變化
一般來說,病毒性心肌炎在冬春季節發病率較高,約有半數患兒在發病前有上呼吸道感染和消化道感染史。部分患者由于症狀不典型而僅表現類似“感冒”的症狀,是以容易造成漏診。
小兒病毒性心肌炎的主要表現可以是心悸、胸悶、心前區隐痛氣促等等。
年齡較小的幼兒或嬰兒自己不會說胸悶、胸痛,多數是以一種與心髒有關的突出症狀而就診的,如感冒後出現面色蒼白、疲倦乏力、頭暈、嘔吐、甚至昏厥(突然暈過去)。
部分是因為家長發現自己的小朋友心跳很快來就診,這些小朋友常常全身症狀為主、心髒症狀不明顯。
預防小兒病毒性心肌炎的四大方法
一、要根據氣溫變化來給小兒增減衣物,預防感冒,同時加強身體鍛煉,增強抗病能力,中醫所謂“正氣存内,邪不可幹”。
二、80%的心肌炎複發病人患有慢性咽炎、慢性扁桃體炎、慢性鼻炎,是以積極治療上述疾病是防止心肌炎複發的重要措施。
三、對于上學的小朋友來說,平時要注意勞逸結合、生活規律,避免功課過勞,因為心髒是最怕勞累的器官之一。
四、在飲食調理方面,要合理飲食,不暴飲暴食,少吃燒、烤、煎、炸食品,多食新鮮蔬菜水果,在患病時要注意避免使用可能有心髒毒性的藥物,平時也可根據個人的體質用中藥湯水食療調理,最好在中醫師當面望聞問切後辨證指導食療。
心肌炎發病前有什麼症狀?
1、有大部分患者在并發之前都會有不同程度的流行性感冒病或者是扁桃體發炎等。
2、患者的出現全身疲乏無力、發熱、頭暈以及氣短等症狀,嚴重時也會出現心功能不全。
3、心跳加快、雜音改變。吞咽困難以及心律失常等。
4、皮膚損害,如頭面部浮腫性紫紅斑等。
5、心肌發炎狀還包括少數患者有發熱、關節痛等。
病毒性心肌炎預防措施細節
多數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在發病前1-3周内或發病同時有呼吸道或消化道感染的前驅表現,是以積極采取預防病毒性心肌炎的措施加以預防,可以減少病毒性心肌炎的發生。
第一:加強身體鍛煉
适當的身體鍛煉,對于機體、呼吸、循環及新陳代謝均有良好的作用。
兒童要經常進行戶外活動性遊戲,接受日光均勻照射,做體操,學遊泳,并可參加跑步、跳舞、溜冰、劃船等運動。
成人可選擇适合自身的體育鍛煉項目,如跑步、體操、跳舞、溜冰、遊泳、冷水浴、練氣功、打太極拳等,以增強體質。
第二:規律作息制度
規律的生活作息制度能有效地防止機體抵抗力降低,避免遭受病毒等緻病微生物的侵襲。
保證充足的睡眠以恢複精力和體力,建立起早睡早起、适當午睡的生活習慣。兒童年齡越小睡眠時間應越長。
合理安排飲食,保證足夠的熱量、蛋白質、各種維生素、礦物質及微量元素的攝入,切忌偏食、擇食、饑飽無常或暴飲暴食。
保持樂觀情緒和平靜的心态,不要大喜、大悲、憤怒或意志消沉,兒童應避免驚吓與精神刺激。
第三:提高機體免疫功能
在預防方面,由于微量元素或礦物質如鐵、鋅、銅等缺乏可使機體免疫功能低下而發生反複呼吸道感染,是以在一般預防措施中尤其應當重視保證機體攝入足夠而全面的營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