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竈神是紅衣美女?閑聊中國古代竈神形象變遷

大家好,我是以史為鑒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凍豆腐;二十六買豬肉……”,每一年春節前最熱鬧的一個節日,恐怕就要數小年了。

竈神是紅衣美女?閑聊中國古代竈神形象變遷

每逢臘月二十三、二十四、二十五這幾天,不論是南方還是北方,老百姓都會自發地統一行動,舉行一項極為久遠的民俗——送竈!也就是俗話說的“官三民四船家五”。

為什麼一個送竈會差別對待呢?其實這要怪封建社會的階級劃分了。

其實送竈都是在臘月二十四,宋代範成大的詩詞中就寫到:”古傳臘月二十四,竈君朝天欲言事。“

但是在清代開始,每年到了臘月二十三,清朝皇帝就提前一天在坤甯宮大祭竈神,同時安設天、地神位。

竈神是紅衣美女?閑聊中國古代竈神形象變遷

坤甯宮要提前準備好供案、神牌,神牌前要準備好香燭供品,在坤甯宮的殿廷中設燎爐、拜褥。

當然宮裡面祭祀竈王爺的祭品比民間豐富多了,要供奉前一天專門從皇家獵場打來的黃羊兩隻,以及三十三品幹鮮果糖品。然後宮殿監奏請皇帝到神像、神位前拈香行禮。

既然皇帝帶頭了,官員們也跟着皇帝在二十三送竈以示身份;

而普通百姓依然在臘月二十四過小年,送竈神;這就是“官三民四”,而“船家五”,或者是“乞丐五、僧道五”……都是社會階層比普通百姓更低或者更特殊的疍家、乞丐、僧道們過小年的日期。

竈神是紅衣美女?閑聊中國古代竈神形象變遷

而竈神因為不論是皇家官吏還是普通百姓,甚至是僧道乞丐都要祭祀,是以竈神也成為了中國普及度最高的本土神仙之一。

但是竈神有這麼大的知名度,你知道竈神的來曆嗎?他是人是神?是男是女?有何事迹?

竈神祭祀可以追溯到久遠的商周時期,在周代的時候,就有七祀之說,竈神就是七祀神之一。

孔子在論語裡面也提到過當時人“與其媚于奧,甯媚于竈”。可見春秋時期信仰竈神已經很常見了。

但是竈神到底是什麼人呢?是男是女呢?

竈神是紅衣美女?閑聊中國古代竈神形象變遷

在《周禮》裡面說,竈神是五帝之一颛顼的兒子祝融!

“颛顼氏有子曰黎,為祝融,祀以為竈神。”——周禮

祝融是火神,做飯就要燒火,祝融當竈神在邏輯上沒啥不對,是吧?

但是後世大儒們在考證中卻有不同意見,有許多人都認為竈神極有可能是女的!

《禮記》中寫到“奧者,老婦之祭也”,到了東漢時期,被當時的大儒鄭玄批注道:“老婦,先炊者也。”意思是這個竈神老婦名字叫先炊;

到了唐代,著名大學士孔穎達直接說:“爨者,老婦之祭也。……此祭先炊,非祭火神。”意思是竈神不是火神,而是主管廚房的女神先炊!

竈神是紅衣美女?閑聊中國古代竈神形象變遷

在鄭玄和孔穎達看來,這個竈神雖然是女的,但還是個“老婦”。但有人直接指出竈神是女的,還是個美女!

這個人叫司馬彪,是司馬懿的侄子,也是西晉時期著名的史學家,他特别喜歡莊子,在《莊子》裡面記載了一個齊桓公的小故事,當時齊桓公問齊國的大賢人皇子告敖:“這世上到底有沒有鬼?”皇子告敖答曰:“有。水下有鬼叫'履',竈中有鬼叫'髻'。”

司馬彪在這個故事下寫了一句批注:“竈神,其狀如美女,着赤衣,名髻也。”

看,竈神是穿紅衣服的美女哦,史學家司馬彪說的哦!

竈神是紅衣美女?閑聊中國古代竈神形象變遷

但是竈神美女說一直沒流行開,到了南北朝時期,民間開始有了竈神公公和竈神奶奶的傳說。

當時寫民俗的《荊楚歲時記》中直接說:“竈神姓蘇名吉利,婦姓王名抟頰tuanjia。“

後來也有人分析,為啥竈神叫蘇吉利,不叫蘇長安?其中一個理由是”蘇吉利“有可能是”宋無忌“的諧音,宋無忌是火精的名字,民間可能聽成了蘇吉利,反正都是火精,這也沒毛病。

那竈神王奶奶叫”抟頰“是啥意思呢?

因為抟頰的字面意思就是揉臉,以史為鑒個人瞎猜,在古代廚房做飯,因為柴火熏眼睛,從廚房出來都要揉臉擦擦熏出來的眼淚啥的,可能就因為這個就把竈神奶奶叫抟頰了吧。

竈神是紅衣美女?閑聊中國古代竈神形象變遷

到了唐代,竈神又多了一個變化,唐李賢注引《雜五行書》又稱,“竈神名禅,字子郭,衣黃衣,披發,從竈中出”。說竈神穿黃衣服,披頭散發,從竈台裡面出來。

但同在唐代的筆記小說集《酉陽雜俎》裡面,提到竈神姓張名單,又名隗,字子郭。這個張單長得是貌如美女,取了一個名叫卿忌的老婆,生了六個女兒都叫察洽。

而且在這個記載裡面提到了竈神權力很大,家裡要是犯了啥罪,要是問題很大就直接抹掉你300天壽命,要是問題不太大,也要抹掉100天壽命!

是以大家都争着搶着要用糖瓜糊上竈神的嘴巴,誰也不想一下子少活300天,100天的是吧,哪怕竈神張單狀如美女也不行。

竈神名隗,狀如美女。又姓張名單,字子郭。夫人字卿忌,有六女,皆名察(一作祭)洽。常以月晦日上天白人罪狀,大者奪紀,紀三百日,小者奪算,算一百日。——酉陽雜俎

竈神是紅衣美女?閑聊中國古代竈神形象變遷

而玉皇大帝姓張也是來自于這本著作,張單在民間傳說中,也是因為和玉帝同姓才給安排竈神職務的。

到了明代嘉靖年間,張氏大修族譜,根據當時的《張氏統宗世譜》記載,張氏祖先可以追溯到黃帝的第五子揮公,因為他發明了弓矢于是被賜姓張;而張揮公的十一世孫張單,在任“火正”之職時,發明了“造竈”,于是就成了人們供奉的“竈君公”。

清代成書的《事物原會》又說:”黃帝作竈,死為竈神。“

看了這麼多竈神的來曆,你覺得竈神是男是女呢?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