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探尋殷墟遺址,揭秘3300年前的商代文化

郭沫若先生在《訪安陽殷墟》一詩中贊歎道,“中原文化殷始創,觀此勝于讀古書”,這樣的評價對殷墟來說絕不為過。

探尋殷墟遺址,揭秘3300年前的商代文化

殷墟中蘊含了多種文明形态,其中最著名,意義最重大的當屬甲骨文。甲骨文是契刻在動物骨頭上,最初被當做止血藥來賣的。

其實,這些甲骨文是殷墟出土物中最具史料研究價值的部分,它印證了《史記》等一系列文獻記載的真實。

殷墟,成為中國第一個有文獻記載并得到考古發掘所證明的古代都城遺址,把有記載的中華文明史,向前推進了近五個世紀。

在三千多年前的商代,由于生産力低下,人們非常迷信,凡事都想遵從上天的意志,是以他們在做事情之前都要進行占蔔,預測吉兇。

當時在商王朝的宮廷裡,有占蔔官,占蔔官的地位很高,他平時會注意收集一些龜的腹甲和背甲,或者牛、羊、豬的肩胛骨和肋骨,占蔔時拿出一片甲或者骨,在其背面挖上槽或鑿幾個洞,然後放在正燃燒的木枝上烤,待烤到一定溫度,甲或骨就會爆開裂縫,占蔔官就根據這些裂縫的深淺或者走向,來判斷上蒼的意志,并向國王彙報,國王就根據占蔔官的彙報來決定活動是否實施。

事後占蔔官還要把所占蔔事情的結果刻在這片甲骨上,這就是甲骨文,也稱甲骨蔔辭。

由于人們事無巨細都要進行占蔔,是以甲骨文的内容也非常廣泛,明确記載着商王時的活動和當時的經濟社會生活情況,有的還記載着起居、夢幻等生活瑣事。

甲骨文的大量發現,使我們能夠全方面地了解商王朝的各個社會領域,為我們研究商王朝曆史提供了豐富的資料。

探尋殷墟遺址,揭秘3300年前的商代文化

從甲骨文發現至今,殷墟出土的帶字甲骨共16萬多片,其中能夠辨認出的單字有5000多個,專家們已認出的漢字,有1700多個。

從甲骨文的文字結構來看,在3000多年的時間裡,甲骨文雖然經過了金文,篆書,隸書,楷書等,不同書寫形式的變化,但是以形、音、義為特征的文字和基本文法,卻一直保留至今。

甲骨文是大陸古代漢字中時代最早,體系較為完整的文字,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規律性和系統性,它的風格賦予變化,結構有疏有密,線紋有粗有細,轉折有圓有方,行列有的嚴整,有的自由,這些差别,形成了甲骨文字差別于其它的藝術風格。

探尋殷墟遺址,揭秘3300年前的商代文化

甲骨文字中還儲存着很多的繪畫形象,如對人和各種動物的形象,以及各種事物與人的動态行為刻畫,都能抓住對象特點,明确的表現出來。

這些刻在獸骨上的文字,工藝都非常精美,字畫橫平豎直,準确無誤,這種甲骨的雕法和當時骨器工藝的技術是相同的。

遺憾的是,由于早期的保護不力,甲骨文被大量挖掘盜賣,先後流散到12個國家和地區,總數有10萬多篇,這是大陸考古界的巨大損失。但是随着甲骨文的重要價值被逐漸認識,對甲骨文進行專項研究的學者也越來越多,并在國際上形成了一門新的學科,甲骨學。

1903年,劉鹗出版了大陸第一部甲骨文著作《鐵雲藏龜》。

1956年,陳夢家出版了《殷墟蔔辭綜述》一書,系統論述了甲骨文發現及研究的各方面情況。

1978~1982年,由郭沫若主編,胡厚宣任總編輯的《甲骨文合集》陸續出版,這是一部集甲骨蔔辭于大成的著作,在甲骨學史上具有不可磨滅的功勳。

探尋殷墟遺址,揭秘3300年前的商代文化

青銅器是殷墟出土文物中又一絢麗的文化瑰寶,這一時期的青銅器數量衆多,種類齊全,造型優美,工藝高超,達到了中國青銅時代的頂峰。

考古工作者在進行考古發掘時,曾發現過一個鑄造青銅器的工廠,工廠裡有一個鑄造圓形青銅器的内範,口徑達1.6米,比司母戊鼎還要大的多,當時的生産水準已經達到了一定的高度,社會分工非常嚴密。

鑄造這種規模和體型的鼎,需要有一批熔爐同時工作,還必須有大量的鑄造勞工,互相之間進行協作,商朝人不僅注重工藝水準的提高,還在鑄造青銅器的過程中,融入了自己的審美情趣。

探尋殷墟遺址,揭秘3300年前的商代文化

殷墟出土的青銅器上面有很多華麗繁複的紋飾,有的還有寫實感,有些青銅器上則刻有簡短的銘文,這些銘文是研究當時商王朝的家族形态,家族制度與宗教觀念的重要佐證。

玉器,也在很大程度上展現了商朝人的審美意識。殷墟出土的玉器,色澤瑰麗多彩,晶瑩光潤。

探尋殷墟遺址,揭秘3300年前的商代文化

殷墟玉器的原料非常珍貴,大多是新疆的和田玉、遼甯岫玉,種類也很齊全,以裝飾品數量居多,其中不少作品雕琢的相當出色,但是,這些精緻的青銅器和玉器,并不是每個人都可以享有,因為在奴隸社會中,社會等級制度非常森嚴。平民和奴隸主之間,奴隸主和王氏之間的地位,都有很大差别,這在殷墟墓葬就可以略見一斑。

殷墟遺址中的墓葬數量衆多,包括王陵和大量族墓,有帶墓道大墓,長方豎穴墓、無墓圹墓及祭祀坑等,這在世界其它文化遺址中是少見的。

這些墓葬等級森嚴,随葬禮器的大小、形制、組合、數量,代表墓主人的不同等級和身份。

王陵大墓規模宏大,殺殉衆多,禮器精美。

而平民、奴隸的随葬品則很少,甚至沒有。

商朝人在建築方面同樣有着令人折服的創舉,殷墟範圍内的宮殿宗廟,已具備中國宮殿建築“前朝後寝,左祖右社”的規劃雛形。

特别是回字形宮殿建築,洹北商城及其中軸線附近夯土建築群的發現,在考古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它填補了以鄭州二裡崗為代表的早商文化和以殷墟為代表的晚商文化之間的空白,完善了商代的編年架構。

殷墟豐富的遺存,對被湮滅了3300年的殷商文化,提供了一種獨有的曆史和科學的見證,就如郭沫若先生對殷墟的贊譽,“洹水安陽名不虛,三千年前是帝都”。

殷墟的發掘,标志着中國近代考古學的誕生,對殷墟的研究,為正史和補史提供了許多實物資料,将大陸的信史提前到了殷商時代。

殷墟,作為中國第一個有文獻記載并為甲骨文及考古發掘所證明的古代都城遺址,其重要的曆史,科學,藝術,文化價值及其對人類文明史的深遠影響,決定了殷墟在中國乃至世界文明史上的獨特地位。

注:本文所有圖檔,全部來自網絡,如侵犯您的權益,請聯系本号作者删除。

探尋殷墟遺址,揭秘3300年前的商代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