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試飛上路,永不孤單——"英雄試飛員"李中國嘉賓首屆"珠海裝備論壇"速記

作者:光明網

新華社廣州10月2日電:試飛之路,永不孤單——"英雄試飛員"李中國首屆"珠海裝備論壇"速記

李雲, 郭忠正, 劉毅

"我曾經是人民空軍的試飛員,一直是我國藍天的老兵。

在第十三屆中國航展上,由軍委裝備發展部組織的首屆珠海裝備論壇于10月1日開幕。"81獎章"獲得者、"英雄試飛員"李中國嘉賓論壇,講述試飛故事,科學試飛知識。

現場沒有空座位。李克強回憶起自己"驚人掙紮"——2005年5月20日,也是李中華與死亡最近的距離。

"那天,我和我的戰友試飛是'飛行員引起的振蕩'。在機場長途導航站附近的轉彎過程中,系統突然報警,當飛機向右急劇偏轉時,從大側滑入"倒車按鈕"狀态。"

當時,飛機高度為500米,飛行速度為每小時270公裡,處于"反向扣"狀态,飛機機翼鎖定,無法控制,在空中墜落到地面。

"在駕駛艙内,我和戰友們倒挂着,地上的麥田和道路面對面。在快速下降的過程中,我迅速關閉了右側電腦電源開關,飛機似乎已經"塌陷",由于機械操縱而恢複,我毫不猶豫地迅速将飛機翻轉過來。"李說。

生死7秒,震撼。當飛機恢複正常時,它距離地面隻有200多米!

李的故事,仿佛隻是在回憶一件平凡的老事。聲音剛落,整個掌聲雷鳴般響起。

在航空發展史上,飛機性能記錄和重大技術突破幾乎總是先由試飛員先完成。優秀的試飛員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推廣新飛機,提高試飛效率,降低風險。

20多年的漫長試飛之路,談起感受,李中用兩句話來總結:一是刻在中國試飛研究院試飛紀念碑上的"試飛鋪平了通往天堂的路";

"1999年5月,我和戰友李雙寶完成殲-7飛機失速尾旋的試飛時,白發中國飛行試驗研究院失速尾旋總工程師李樹業緊緊地抱着我,眼裡含着淚水,興奮地說:"我研究這個課題快30年了, 今天,一切都被征服了!"李說。

正是這次試飛的成功,填補了我國三角翼飛機機尾部旋轉失速的空白。

跨越時空,中華航空已經走過了"百年",李說。從"列甯"到"煜-20""雲-20",幾代試飛員用青春、鮮血,甚至生命,推動着我國航空試飛事業從無到有,從弱到強的突破和飛躍。

仰望星空,"試飛為天空鋪平了道路"。

然而,試飛路線并不容易。在西安市外的景山,16名試飛的英國烈士在試飛醫院的烈士陵園睡覺。雖然它們已經離開,但它們已經成為恒星曆史上最亮的坐标。他們赤裸裸的忠誠和犧牲是李再代試飛員的寶貴精神财富,延續他們的榮耀,走向未來。

回顧中國航展的起源和中國試飛,李說:"在任何航展上,中國試飛員和奉獻精神從來都不缺乏。那些首次亮相,令人驚歎的模型,都是從試飛場起航的。那些難忘的時刻,是對中國試飛、中國航展的深深熱愛。"

在觀衆提問環節,一個孩子膽怯地舉起麥克風:"李鮑勃,你在天上的時候,害怕嗎?"

"孩子們,克服了膽怯,總是相信你在戰鬥中并不孤單。李說,"一次又一次地與'死亡'面對面,其實我很放心,堅信會安全回來的。因為試飛準備工作相當完整。每次試飛,地面監測室都有十幾名試飛工程師陪我飛翔。"

來源:新華社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