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广州10月2日电:试飞之路,永不孤单——"英雄试飞员"李中国首届"珠海装备论坛"速记
李云, 郭忠正, 刘毅
"我曾经是人民空军的试飞员,一直是我国蓝天的老兵。
在第十三届中国航展上,由军委装备发展部组织的首届珠海装备论坛于10月1日开幕。"81奖章"获得者、"英雄试飞员"李中国嘉宾论坛,讲述试飞故事,科学试飞知识。
现场没有空座位。李克强回忆起自己"惊人挣扎"——2005年5月20日,也是李中华与死亡最近的距离。
"那天,我和我的战友试飞是'飞行员引起的振荡'。在机场长途导航站附近的转弯过程中,系统突然报警,当飞机向右急剧偏转时,从大侧滑入"倒车按钮"状态。"
当时,飞机高度为500米,飞行速度为每小时270公里,处于"反向扣"状态,飞机机翼锁定,无法控制,在空中坠落到地面。
"在驾驶舱内,我和战友们倒挂着,地上的麦田和道路面对面。在快速下降的过程中,我迅速关闭了右侧电脑电源开关,飞机似乎已经"塌陷",由于机械操纵而恢复,我毫不犹豫地迅速将飞机翻转过来。"李说。
生死7秒,震撼。当飞机恢复正常时,它距离地面只有200多米!
李的故事,仿佛只是在回忆一件平凡的老事。声音刚落,整个掌声雷鸣般响起。
在航空发展史上,飞机性能记录和重大技术突破几乎总是先由试飞员先完成。优秀的试飞员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推广新飞机,提高试飞效率,降低风险。
20多年的漫长试飞之路,谈起感受,李中用两句话来总结:一是刻在中国试飞研究院试飞纪念碑上的"试飞铺平了通往天堂的路";
"1999年5月,我和战友李双宝完成歼-7飞机失速尾旋的试飞时,白发中国飞行试验研究院失速尾旋总工程师李树业紧紧地抱着我,眼里含着泪水,兴奋地说:"我研究这个课题快30年了, 今天,一切都被征服了!"李说。
正是这次试飞的成功,填补了我国三角翼飞机机尾部旋转失速的空白。
跨越时空,中华航空已经走过了"百年",李说。从"列宁"到"煜-20""云-20",几代试飞员用青春、鲜血,甚至生命,推动着我国航空试飞事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突破和飞跃。
仰望星空,"试飞为天空铺平了道路"。
然而,试飞路线并不容易。在西安市外的景山,16名试飞的英国烈士在试飞医院的烈士陵园睡觉。虽然它们已经离开,但它们已经成为恒星历史上最亮的坐标。他们赤裸裸的忠诚和牺牲是李再代试飞员的宝贵精神财富,延续他们的荣耀,走向未来。
回顾中国航展的起源和中国试飞,李说:"在任何航展上,中国试飞员和奉献精神从来都不缺乏。那些首次亮相,令人惊叹的模型,都是从试飞场起航的。那些难忘的时刻,是对中国试飞、中国航展的深深热爱。"
在观众提问环节,一个孩子胆怯地举起麦克风:"李鲍勃,你在天上的时候,害怕吗?"
"孩子们,克服了胆怯,总是相信你在战斗中并不孤单。李说,"一次又一次地与'死亡'面对面,其实我很放心,坚信会安全回来的。因为试飞准备工作相当完整。每次试飞,地面监测室都有十几名试飞工程师陪我飞翔。"
来源: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