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1年3月,世界上有77億人活着,如果每個人都住在同一個城市,我們都必須生活在一起,是以讓我們停下來想一想。

我們目前居住的人口中有60%生活在亞洲,16%生活在非洲,10%生活在歐洲,8%生活在北美,5%生活在南美洲、澳洲和大洋洲,以及南極洲,那裡的人數最少,無法大規模登記,是以,首先我們必須就世界上每個人都将遷往哪個大陸或島嶼達成一緻。讓世界上50.5%的人現在生活在一個城市,是以我們必須說服另外49.5%的人加入,現在我們假設我們都在同一個地方看看一些現實生活中的例子,看看我們住得有多近。它實際上可能看起來像新加坡,目前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國家,有539.9萬人生活在一個隻有710平方公裡的小國,這意味着該國平均每平方公裡有605人,但新加坡是一個城市規模的國家,人口稠密的城市密度比世界上已經存在的要高得多, 曼哈頓中城的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裡26,339人,其中許多人很接近,但我們隻是觸及了表面。
當今世界上最密集的城市是菲律賓的馬尼拉,那裡的人口為每平方公裡41,515人,但馬尼拉的總人口相對較低,隻有178萬人生活在如此小的空間内,世界上任何地方最集中的人口都可以在日本,東京都擁有3600萬人。澳洲,紐西蘭和大洋洲在一個城市中占世界人口的0.5%,但我們仍然有另外95.5%的人口需要考慮,我們仍然可以将人們安置在一個更小的空間裡,到2021年比城市還小,并且可能在印度孟買市有一個名為Daravi的貧民窟。 如果我們考慮這個規模并将其與紐約市的中央公園進行比較,它所覆寫的面積僅為2.17平方公裡,貧民窟僅占相同面積的64%或更少,居住在這個小空間的人數在70萬至100萬之間。平均而言,我們現在每平方公裡有391,700人,是當今世界1980年代居住在一平方公裡内的最大人數,還有一種更可怕的幽閉恐懼症,曆史上人口最稠密的地方是香港的九龍城牆。
總面積隻有0.26平方公裡,你可以想象它到底有多小,是以這裡有三個并排的美式足球場,九龍牆比他們加起來大一點,33,000人住在這個小空間裡,這意味着如果我們延伸一平方公裡的人口密度将是120萬人住得那麼近, 這個數字絕對是極限,我們在現實世界中看到,在這麼小的區域内可以一起生活的人數,是以現在讓我們想象一下,根據我們首先讨論的不同人口密度,我們假設的全球城市有多大,讓我們以路易斯安那州的新奧爾良為例,人口密度約為每平方公裡784人, 在這個尺度上,如果我們繼續計算密度,我們的全球城市将與美國大陸的大小大緻相同,比如德克薩斯州奧斯汀,我們将看到一個與澳洲大小相當的城市,還剩下空間,但我們希望更小,是以我們将努力讓每個人都适應與芝加哥相同的密度。
城市的大小将與伊朗差不多,但讓我們在新加坡縮小它,我們可以容納德克薩斯州,俄克拉荷馬州和路易斯安那州的整個人類,這已經比新奧爾良小得多,但我們将繼續在曼哈頓變小,我們将在南美洲看到一個與厄瓜多相當大小的城市, 如果我們在馬尼拉看到一個城市,那麼世界上的每個人都适合美國密蘇裡州,但是為了變得更加恐懼和幽閉恐懼症,我們在孟買的Darragh貧民窟看到的密度相同,全球城市将與紐澤西州相同,并且接近絕對現實世界的限制,如果我們建造與九龍城牆相同的人口密度的全球城市, 我們将把世界上的每個人整合到一個大約相當于巴勒斯坦大小的地區,而巴勒斯坦本身的面積大約是東京的一半。最後,九龍城牆,無論你怎麼看,住在同一個城市都會很奇怪,在世界上留下了很多開闊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