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吉利汽車,已不再需要形容詞|汽智

小時候,國文老師教育我們,好的寫作都是盡量的少用修飾詞;長大後,經濟學理論告訴我們,好的企業都是盡量的少用形容詞,因為在他們看來,企業的核心能力就是在變化的時代中構築穩固的做事能力。

從這個角度上講,本就是造車次元豐富的吉利汽車,其在2022年開端的一系列動作,或許會成為其未來做事兒的一個節奏模版,甚至會成為吉利汽車未來宏大做事規模的重要組成部分。

吉利汽車,已不再需要形容詞|汽智

1月24日,吉利汽車指定其全資下屬公司甯波吉利汽車實業有限公司為投資主體與力帆科技設立合資公司,并命名為睿藍汽車,該公司經營範圍包括汽車零部件研發、汽車新車銷售、新能源汽車整車銷售、新能源汽車換電設施銷售等。

再往前,1月22日,有消息傳出吉利集團旗下的手機公司正在與手機廠商魅族洽談收購事宜,吉利汽車并未予以否認。1月21日,吉利控股集團和雷諾集團宣布雙方簽署了協定,将基于吉利汽車的CMA架構和混合動力技術,在南韓生産、銷售雷諾品牌的燃油車和智能混合動力汽車,同時也将會出口到南韓以外的市場。

吉利汽車,已不再需要形容詞|汽智

也就是說,新年伊始,努力的吉利悄無聲息地做了許多事情,基本上都是集中在未來的汽車發展趨勢上,新能源換電、車機一體、技術海外輸出等。對比這些事件,吉利在2021年以132萬連續5年斬獲自主品牌銷冠的成績反而不再似以前那般興奮和激動,最大的原因可能就是吉利汽車對于自身的發展思路越來越理性和克制了。

這種引而不發的缜密邏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大概要追溯到2021年10月31日吉利汽車釋出的“智能吉利2025”戰略。

吉利汽車,已不再需要形容詞|汽智

“創造超越使用者期待的智能出行體驗;打造科技引領型全球汽車企業;成為最具競争力和受人尊敬的中國汽車品牌。”吉利汽車集團“智能吉利2025”戰略的使命和目标非常明确。

為此,從吉利全球動力科技品牌“雷神動力”的釋出,開啟了吉利全面邁入動力科技電氣化的“動力4.0”新時代,到建構“一網三體系”全域戰略布局,實作智能汽車核心技術全棧自研,這是吉利為自身謀劃出的技術改革之路,想必也将撐起中國車企下一輪的進階征途。

這裡很明顯的事實是,關于吉利汽車布局,其實都有一條做事的暗線,即科技就是力量。于是,在縱觀吉利汽車2025戰略之後的動作時,其做事嚴謹得令人折服,有明确态度,有明确行動,有明确目标,但沒有情緒化表達。幾乎沒有形容詞,也沒有說“破局”“引領”之類,從企業的角度來看,是得體而“中正”的。

多說一句,中正,是易經的重要思想之一,中正展現的是不能“過”與“不及”的概念,得中得正就是吉,吉利汽車就掌握好了其中的分寸,即不說過頭話,也不會做得不到位。

吉利汽車,已不再需要形容詞|汽智

當清晰認知這一點時,即可發現,吉利汽車并不是刻意的标新立異,而是其深刻認識到,在這個新舊交替的“臨界點”,需要用技術升維,才能實作自身品牌從量變到質變的進化。

于是,吉利汽車所有的行動也就順理成章了。

“雷神智擎Hi·X”子產品化智能混動平台,其串并聯均可用的特性,實作了43.32%的全球最高熱效率、DHT Pro三擋雙電機變速器、40%節油率、以及全動力域OTA,能令車輛既可直驅,又可電驅,保證更好的機械效率和轉化效率,進而達到對經濟性、動力性、舒适性和智能化的全面更新。

可以說,雷神智擎Hi·X會是吉利汽車技術疊代的一個縮影,從中看到的是一個中國頂流車企該有的覺悟。

吉利汽車,已不再需要形容詞|汽智

再來,睿藍汽車将基于吉利汽車的GBRC換電平台,規劃覆寫轎車、SUV、MPV,聚焦換電産品和換電服務的落地,在B端和C端共同發力,并推出多種動力形式車型解決不同使用者的出行痛點。

還有魅族手機的收購,吉利汽車将引領智能手機+智能汽車所構成的車機協同和互聯的發展,打通一條快速通往智能化的捷徑。至于與雷諾合作出口全球市場,則可被視為吉利汽車開始技術輸出的重要起點。

“沒有人才就沒有技術,沒有技術就沒有未來,人才和技術的不斷進化,正是吉利發展的内驅動力。”吉利汽車的産業覺醒,需要表面上講目标,背後看實力研發。

不誇張的說,2022年的吉利将呈現一個燃油、混動、純電産品,換電服務、手機協同服務,以及海内外市場多元向上的局面。

吉利汽車,已不再需要形容詞|汽智

此背景下,如果吉利汽車站在“被超越者”的角度,做出情緒化表達,很容易獲得更多國内消費者的呐喊助威,可吉利汽車盡量把努力做事放進了純粹理性架構之中讨論,控制了做事中的情感力量。

因為,時至今日,吉利汽車已經不再是需要形容詞的公司——其更希望形容詞都由使用者腦補。

采寫| 水淼

編輯| 敬遠之

繼續閱讀